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四章 酒宴子冀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蒋干转身作势欲走,周瑜闻言不由哈哈大笑,连连点指蒋干道:

  “好你个蒋子翼,竟然将我一军!”

  说罢拉住蒋干回身对众将道:

  “诸位可知昔年我等求学之时,旁人怎么称呼我们?”

  众将闻言纷纷摇头,周瑜笑道:

  “据险守关真子敬,跨江水战佳周郎。”

  回身笑对蒋干道:

  “舌灿莲花奇子翼。子翼,你可不要怪为兄疑你,我虽不及师旷之聪(师旷之聪指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师旷对太子晋自称暝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盲人,并说自己只靠耳朵便可以辩别一切,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呵,颇有点《听风者》里何兵的感觉。他与视觉敏锐的离朱并称于世。吕氏春秋记载:晋平公铸造大钟,乐工们都说音已调准。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这些都记载了师旷的音准感极佳。左传记载:晋国听说楚国要来进友,师旷说不用害怕,我吹响律管,从声律中听吉凶。知道楚国打不了胜仗。吹律听声预知吉凶,据说是当时最高乐师的职责之一。这些足可说明师旷音乐上的造诣。),但闻弦歌而知雅意还是有的。”

  周瑜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但师旷二字在蒋干听来有种被加重的感觉。

  蒋干眉头微微上挑,眼中竟闪烁些异样的光芒,旋即便消逝在黑色的眼芒之中。不由轻叹了口气道:

  “看来,公瑾是真把我当成曹操的说客了。唉!我是跳进长江也洗不清了。不过,既然公瑾还记得昔年的同窗之谊,还算你有点良心。”

  说至此处,蒋干环抱双肩道:

  “不知公瑾带这么多人来,是想划清界线还是想尽地主之谊壮壮声势呢?”

  周瑜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跨步走上前来,左手上前搭在蒋干的肩头,紧紧抱了一下,方道:

  “子翼既然敢来,我周瑜怎能轻易放过?人来!”

  两旁早有人道:

  “诺!”

  周瑜高声道:

  “传我令去:速备酒席,迎子冀入寨,今日不醉不休。”

  手下自早有人去准备酒席。诸将闻言也不由闪开一条大道,周瑜执着蒋干的手大步流星向寨中走去。

  入得寨内,却见寨中两旁军士守卫有度,并没有因为这里热闹而偷眼观看,而是小心戒备。再见东吴水兵,更是军备齐整,甲亮盔新。远处仍能听到军士挥汗操练所发出的呐喊声。蒋干不由点了点头,暗赞周瑜不愧是兵法大家,竟能在数年间将水军练的如同五百年前其陆军一样骁勇。抬眼间正看到帐后不远处高高大大的粮垛,齐齐整整绵延向远方,虽看不清数量,但估算来也能看得出东吴与曹操大战的决心。

  蒋干正四处扫视,暗思周瑜兵粮调度,忽听一旁周瑜道:

  “子翼观我军容、粮草可否与曹操一战?”

  周瑜这话声音不大,但周围将士却都能听的清楚,不由得都竖起了耳朵。

  蒋干闻言不禁一愣,旋即笑道:

  “公瑾兵容肃整,更胜从前,粮草齐备,看来万事俱备只看周郎挥兵北上了。”

  说罢斜眼看了看周瑜,暗暗揣摩自己这么答是否合他心意,这个角度后面的将校却是看不到的。周瑜闻言不由一笑,没有言语,不过从周瑜的表情上看的很清楚,周瑜那表情分明意思就是:你果然懂我。

  蒋干看着周瑜的表情不由有些发愣,周瑜却道:

  “瑜许久未曾畅饮了,自兵下赤壁以来,久不曾饮酒。今日子翼造访,终可以大醉一场了。”

  蒋干没有言语,眉心紧锁,似要说什么,终是到了口中却又吞了回去。

  周瑜心如明镜,只当没有看见,大步步入帐内,见酒菜正有序端上,不禁笑道:

  “看来酒菜早已备好,只等某与子冀对饮了。”

  说罢拉着蒋干手走了进去,将蒋干安排到了自己右手旁的第一个位子,而程普在自己左手旁第一个位子坐了下去。其余众文武也分次落座。周瑜端坐主席,见众人一一落座,点了点头,端起酒杯,环顾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蒋干身上,朗声道:

  “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与子冀情如兄弟,只怪造化弄人,数年未曾相见。今日能有缘在两军阵前一见,实是天地见怜。”

  说罢深望蒋干一眼,将目光洒向众将校道:

  “今日诸位可以开怀一醉,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说罢直起身来,端起酒樽道:

  “列位,咱们这第一樽酒一祝昨日大胜曹操,二敬某与挚友相逢。公瑾先干为敬。”

  说罢满饮此杯,蒋干一众见周瑜饮尽此杯,不由都端起酒杯干尽杯中酒。

  宴席正式开始,自赤壁对阵以来,满营众将都处于紧张状态,又有明令禁酒,诸将都久不曾饮酒,今日却是开了荤,都撒了欢般放肚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