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十章 错斩蔡张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蔡瑁、张允眼见“铁证如山”早吓的丢了魂魄失了颜色,听得曹操要斩二人,不由地明白过来,吓得跪在地上嗷啕求饶。

  曹操本就不喜此二人,现下又深信二子通敌背叛,哪还理他二人,摆了摆手,早被五六个曹军生拉硬拽拖了出去。

  不多时听得啊啊两声惨叫,二人魂魄已往昆仑山而去。

  曹操环顾众将,当即任命于禁为水军都督,毛玠为水军副都督兼监军。

  于禁自然是欣然领命,作为水军都督,曹操第一批水军主帅,于禁当是春风得意。想来他乃天英星临凡本就根骨极佳,这些日子自己在蔡瑁跟前也不是只当酱油,对水军练兵布阵早有所领悟。虽然与东吴水战还是有些胆怯,不过凡事又不是刚出生就会,都有个适应过程。

  再说,曹军兵力是孙刘联军何止几倍,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但毛玠可不这么想,他可是一点水军经验都没有,也没有于禁那么乐观。前次水战他也曾参与,看得是心惊肉跳,如今被封为水师副都督,无论如何他也承担不起,连忙推托道:

  “丞相,末将不经水战,实难担此重任!”

  曹操做的决定岂是旁人所能阻止得了的?

  曹操淡然一笑道:

  “孝先不必介怀,孤曾闻你在青州济南避难时曾遭遇水战,对水战颇有心得,何必推脱?”

  “丞相,臣在青州所领战船不过是渔船改装而成,何况其数量也不过二三十艘,岂能与今日数百上千条大规模水军做战相比。如若丞相非要毛玠领命,毛玠必当尽全力而为之,不过若有闪失,还望丞相不要怪罪。”

  曹操闻言不由摆了摆手道:

  “你二人放手去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孤不怪罪你等就是。”

  话已至此,二人相视一眼只得领命。

  却说帅帐之上,众人都在看曹操封将,但蒋干却全然没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一心想着那封信的来历。究竟是什么人呢?

  方才司马懿说要查此事,然后就查到了这封信,莫非?

  想到这里,蒋干不由将目光移向司马懿。

  但见司马懿神色如常,丝毫没有变化。蒋干不由叹了口气,眼前的司马懿无论如何也不该设计陷害蔡、张,那究竟是谁呢?

  蒋干心神这一失守,不由目光未被敛住,司马懿登时感觉到了蒋干的目光。不由顺着目光看了看蒋干。蒋干感应,微微一笑算是招呼,司马懿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司马懿回过身来时,已然心如明镜:蔡瑁、张允定是被蒋干怨死无疑,从周瑜那盗信的是他,说那是诸葛亮字迹的也是他,这期间要有什么阴谋,自然是蒋干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蒋干要陷害蔡、张二子?不过也好,蒋干是敌是友暂且不论,但至少二人的敌人是一样的,此二子是昆仑山的弟子,自然留他不得。司马懿自思虽不知这蒋干来历,但若非蒋干,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松便除去了这两个道童。想来,有了这封信这两个道童必然深恨姜子牙不可了。

  原来,就算蒋干不出手,司马懿也会出手害死蔡瑁、张允,想来他与诸葛亮别有仇怨,岂能留得昆仑山弟子在身边?司马懿本就与姜子牙颇有交集,今世又是水镜先生司马徵的亲侄,自然识得诸葛亮的笔迹。而那水镜先生自然也知道司马懿的本相,想来能与他成为亲戚的人,自然别有关联?全是碍于他人情面,才做了司马懿的人情。你想司马懿一出山,司马徵便离了凡间,可知其间定是有诸多算计,只是现下并未牵涉,自然也便不值一提。

  司马懿本欲以此信来吸引曹操目光,欲让其注意诸葛亮与蔡、张的关系,到时自然有机会下手。

  不想,自己方做完机关,机会便来了。可怜蔡瑁、张允就这般稀里糊涂的死于非命。但二道童毕竟立了些道果,暗自也曾私下合计,但终也未合计出个所以然。只认定是诸葛亮知他二人水军厉害,故而设计害死二子,后来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破曹军,二子更是对此深信不疑,心中尝怀愤恨。

  却说这日,晴空万里,曹操心情大为好转,想起于禁、毛玠练兵之事,便引心腹去观于禁、毛玠操练水军。

  由于水军主帅易主直接导致荆州水军的作战**与执行能力大幅减弱,而原北方士兵由于水土不服加之晕船晕水者甚多,故而水军操练行进甚是缓慢。当然曹操乃三军主帅,自然知道练习水军并不简单,所以也并未报太大的希望。

  一行人来至水寨,曹操坐在当中,谋臣武将位列两旁,由毛玠坐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