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九章 诈谋百出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周瑜听得鲁肃说诸葛亮羽冀尽去,不由得摇了摇头道:

  “我最近才听说去年诸葛亮与黄承彦之女黄月英结亲,这倒是件麻烦事。”

  “黄承彦”

  鲁肃眼珠一转恍然道:

  “此人大有来路,其与水镜先生私交甚好,当是个极难缠的人物,想不到诸葛亮竟会与他家结亲。”

  周瑜眼光发寒道:

  “所以,我要在三年内将诸葛亮逼入死局,到时至于杀不杀得了他,便全看造化了!”

  鲁肃点了点头:

  “切不可勉强!”

  “嗯!”

  周瑜回到案前,饮了杯茶水道:

  “师兄,有一件紧要事,需得你做。”

  鲁肃也饮了杯茶水点了点头。

  “今日蔡中、蔡合来降,师兄可去探探诸葛亮的虚实。”

  “好,趁天色尚早,我现在就去。”

  说罢,鲁肃径直去寻诸葛亮去了。

  自两军在赤壁列阵,诸葛亮便一直留在东吴,主要也是作为两军的枢纽。

  却说鲁肃刚到门口,便听诸葛亮道:

  “我正想子敬兄,不想子敬兄便至,莫不是心有灵犀?”

  鲁肃闻言哈哈大笑推帐门而入道:

  “我便知道孔明在等我!”

  当下落座道:

  “今日蔡中、蔡合来降,孔明怎么看?”

  诸葛亮早知鲁肃会这般问,笑道:

  “真降、假降,此番都是个契机,何必追究?只当诈降便是了!”

  鲁肃闻言心中暗赞:蔡瑁、张允乃你阐教门下,这蔡中、蔡合也自是为你阐教效力,今日为了刘备,你竟都舍得!嘿嘿,蔡中、蔡合,也算你二人大限将至!既然人人都叫你二人死,你二人怕是想活都难啊!想至此处,鲁肃点头道:

  “都督终不如孔明,看来孔明已认定此二人是诈降了。”

  诸葛亮点头笑道:

  “子敬,以都督之才,此二人怎会骗得了他?此番当是都督用计之时!你我只当坐看好戏便是!”

  鲁肃闻言,心中更赞:此人确实是个对手!

  却说,蔡中、蔡合在东吴待了两日,甘宁待之甚好,每日均请二人饮宴。

  这日饮过宴后,但见蔡合红光满面走在路上,边剃着牙边道:

  “哥哥,此番真是咱们兄弟的造化!不仅能为大王报仇,更是前途无量啊!”

  “你我大限将至!你竟还不知死活!”

  蔡合闻言登时停住脚步,面如死灰,猛然回过头,但见蔡中满脸忧色,忙跑到蔡中跟前道:

  “哥哥,什么意思?”

  “甘宁若待你我如常,咱们兄弟便是取得了周瑜的信任,但今番,他待你我甚是殷勤,端的是心藏暗害之心啊!”

  “什么?”

  蔡合闻言更吓得面无颜色,怯声道:

  “曹操不肯容咱们,周瑜也不肯容咱们,这……这却如何是好?”

  蔡中拍了拍蔡合的肩头道:

  “贤弟,咱们需得尽些本份,只有争取到周瑜的信任才有一线生机。”

  “那大哥说怎么办?”

  蔡中叹了口气道:

  “急他不得,你我还需等待时机!”

  蔡合闻言,也无好计,只得怯怯地点了点头。

  其实,此时的周瑜看似风光,但也并不好过,两军兵力相差甚是悬殊。曹操又弄了个铁索连舟,极为凶悍,自己虽自认有破曹良谋,但毕竟乱世当道高手如云,眼下的高手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谁知曹营有什么高手?所以周瑜虽早有定计,但经鲁肃提点,也深知一山还比一山高,不得不加以调整。可思索了许久,仍觉得破绽重重,难以一举重挫曹操,不觉心烦,正此时,忽听帐外有声音:

  “都督……”

  周瑜闻得此音轻声道:

  “既有贵客造访,还请里面说话。”

  话音方落,但见帐帘一卷,一人走入。但见此人身披黑色斗篷,将整个人都埋藏在黑色夜幕下,甚是神秘。周瑜细一打量,竟是黄盖,不由喜道:

  “公覆深夜造访,必有良谋!来,坐下说话!”

  黄盖摘下斗蓬,额上一块黑斑显露出来甚是显眼,当即坐下道:

  “都督,敌众我寡,欲破曹贼,易早不易迟啊!”

  若再过些时日于禁水军练成,东吴水军自然更难讨得好处。周瑜闻言点头道:

  “公覆有何良谋?”

  黄盖高深一笑道:

  “还如上次之见,必用火攻!”

  周瑜微微一笑心中道:敌众我寡,非火攻不能破敌。知黄盖必有后话,点头迟疑道:

  “公覆之言正合我意,只是这火……难啊……”

  说话间拿眼偷看黄盖,但见黄盖点头道:

  “都督所言不假,正如前次都督所言,这火确实难放。若是凡火,怕是难烧得到曹营水寨。纵使有了火,怕也难接触曹营,无处施火。”

  周瑜听黄盖说的头头是道,不由点了点头。

  黄盖又续道:

  “黄盖虽不能解都督之忧,却有一计或可以一试。如某诈降曹操,趁机纵火,或有一线生机。”

  哦?!周瑜闻言心中不禁大惊,黄盖能想出用火计破曹自是不难。想他乃是鲤鱼精所化,自是知道水中玄机,但他一粗人,又是畜类所化,竟能想得通这等计策,倒是出乎自己意料了(畜类大多比较难修得仙道,纵使修得,头脑也并不灵光,除非有仙人引路,否则甚难得道。周瑜道行虽高,却不知这黄盖已是修了数千年的仙道了)。周瑜想至此处,不由得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