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章 泾河龙王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修真中人大都知道,西游记是如来想要往东土大唐传经(后来,和尚一行到了大雷音寺,如来曾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只因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一语道破天机。东土大唐一直以道教为根本,佛门要想传入东土,必有非常手段)。既然是佛想传经,那么四海龙族在这个时候屡次出手相助孙悟空,不是大有说法了?

  所以,观音大仕来到中原,第一个开刀的便也是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很明显是被袁守诚阴了,与袁守诚赌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泾河龙王为赌赢克扣了降雨的点数,招至大罪,才有了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唐太守魂游地府这段。

  整个过程很明显是精心设计(我们看看西游记中,哪有几条龙是因为克扣了点数就被斩了的?猴子为了降伏红孩儿,去向四海龙王借雨,四海龙王亲自出马借了雨给猴子,也没见四海龙王受到什么责罚。而泾河龙王克扣了降雨的点数,整个过程天庭不仅处理地极快,甚至老龙前脚刚犯法,后脚处置的人都定好了,接着就被斩了),一环套一环,一步扣一步。而这部剧的导演也就是观音菩萨,一步一步把唐太宗李世民引上了取经的路上。

  袁守诚给泾河龙王出谋,求唐太宗李世民求情。不料魏征是梦斩的泾可龙王,李世民是有招无处使。而泾河龙王被斩后,便一直缠着李世民,口口声声要去阎王殿三曹对案。又是观音菩萨出面,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了。在这里,我们注意一下,泾河龙王是来干什么的?他是来找李世民去地府评理的,而见到观音菩萨后却一言不发地就走了,这不是大有玄机吗?

  我们再看泾河龙王去了哪个方向?是西北方向(大家一定要注意,无论是本书,还是西游记,讲到方向的时候,绝不会是作者随便胡诌的一个方向,那都是大有深意的),论理他应该是去地府,而这个方向是地府的方向吗?

  讲到这,我们就该明确一下这个地府到底在哪?西游记中有写吗?有!

  李世民魂游地府的时候,十殿阎君让崔判官去送李世民归阳,李世民便在崔判官的陪伴下游了遍地府。

  我们再看看崔判官自我介绍的时候说的话:微臣存日,在阳曹侍先君驾前,为兹州令,后拜礼部侍郎,姓崔名吧。今在阴司,得受酆都掌案判官。这里说的很清楚,阴曹地府,也就是俗称的鬼城在酆都。而酆都就在四川省,我们看看,大唐皇城在西安,而酆都在四川。从地理位置上看,酆都应该是在西安的西南。但是,上面一段中的泾河龙王离开李世民后,却去了西北方向。也就是说,泾河龙王根本就没有去地府,否则,它就应该是往西南而去,而不是西北。去了西北,那不就是去了取经的路上?

  其实,无论是西游记,还是本书,但凡是个有姓名的,基本上都有个来路。而只有这个碧波潭龙王出现的甚是神秘,那他是怎么来的呢?

  灞波儿奔、奔波儿灞其实说的也很清楚:三载之外,七月初一,有个万圣龙王,率领许多亲戚,住居在本国东南,离此处路有百十,潭号碧波,山名乱石。也就是说这个万圣龙王是三年前率领龙族来的碧波潭的,而他之前在哪?基本上就没人清楚了。而来到碧波潭后,万圣龙王就招赘了九头虫。

  那么我们是否看出来,无论是从时间,还是是从方向上,这个碧波潭龙王似乎都比较符合泾河龙王这一条。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称谓的问题。纵观西游记整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泾河龙王和万圣龙王多次以老龙的自称,这也就暗示着泾河龙王与万圣龙王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所以,我们再来捋一捋脉络。泾河龙王遭到四海龙宫的报复,导致自己身首异处。但很明显这个泾河龙王没有死,因为他没有像其他妖怪一样魂飞魄散(像白骨精,书中交待的很清楚是灰飞烟灭了),还可以纠缠李世民。魂在,人便不死。

  后来的泾河老龙显然是恢复了肉身,但泾河是待不下去了,自己已经没了神职了,那就只能去做妖怪了。但我们知道,妖怪也有妖怪的势力范围,而且划的很清楚。就像路遇白骨精那段,白骨精眼看留不住唐僧便想:再往西四十里,就不是我的地盘了。要是唐僧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就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