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十一章 同根相煎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百二十八、

  许褚与徐晃在这争执不下,曹操哪能做视不管,忙令众将分开他俩。徐晃这才得救,但那手臂已经仿佛不是自己的了一般,心中无数怨念,怒气冲冲地看着许褚。那许褚自然不惧,也气呼呼地回看着徐晃。

  曹操走下台来,一手一个握住二人手放在一处,看了看徐晃,又看了看许褚笑道:

  “二位都是孤之肱骨,何故因一袍而动真火?”

  说罢,将两人手放在一处道:

  “今日之事,切不可记在心里!”

  许褚闷哼一声。

  徐晃哈哈一笑道:

  “丞相也忒小看某了,岂会因此伤了和气?”

  说罢,手上一紧,许褚不由羞愧,也紧了紧握住徐晃的手。

  曹操见状大喜,回至台上,当即笑道:

  “孤欲见众将之勇,岂会在乎区区一个锦袍?人来,各赠诸将一匹蜀锦!”

  当即,将方才比武的众将请上台来,各赠了一匹蜀锦,众将俱是欢喜,又是一派欢天喜地,歌舞升平。

  曹操立于铜雀台前,俯视台下,校场之上旌旗飘飘,人头密布,真若蝼蚁一般。想必圣人看待世人多是如此吧?

  曹操不由得感慨万千,诗意大盛,方要挥毫泼墨,但想及昔日曹植的铜雀台赋,不由黯然。论诗句华美,行文洒脱,曹植之才足可秒杀当世文客。想及此处,曹操道:

  “适才舞姬献艺,将校贡力,温艳、威勇足显。美中不足,却少了些许诗词佳句。在座诸公,俱是饱学之士,今日登此高台,岂可无妙言佳句以传世?”

  众臣闻言无不叫好,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无不献诗,诗词虽好,却俱不能得曹操心意。

  曹操忽道:

  “子建何在?”

  曹植应声而出道:

  “儿臣在。”

  曹操道:

  “昔年造台之时,为父曾令你作赋,今日台成,何不诵读以助雅性?”

  曹植方要作赋,忽见曹丕长身而起道:

  “父相!”

  曹操寻声望去,却是自己长子曹丕。见是曹丕,曹操不由心生反感。曹丕是曹操恶念所化,虽是自己却是自己最为痛恨的自己,所以无论曹丕如何乖巧懂事,终是不得曹操心意。见他起身,曹操眉头微皱道:

  “子桓,有何话说?”

  曹丕笑道:

  “三弟词藻华美,声调温婉空灵,平口作赋,大为不美,何不令人作曲附之?”

  曹操闻言连连点头,曹植却心生反感:曹丕见父亲欲让自己出彩,明显是要暗中使坏,不知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呢。

  其实,曹昂死后,曹丕便开始与曹植争宠,不想后来出了个更得曹操心意的曹冲,两兄弟登时无了往日的机关算计,倒也合得来,毕竟也是一个娘胎里爬出来的。

  不想,去年曹冲也死了,又到了曹操立储的时候,正是两个人斗法的时侯。

  但一时间,曹植却也看不出其中玄机。

  正此时,却听曹丕道:

  “父相,甄宓琴技不凡,正可配得上三弟的赋,何不让甄宓作曲一首以助父相雅性?”

  曹植听得此名,不由一动,当即会意。

  当年曹丕随父官渡交战,抢了袁熙的媳妇,更让其作了正室,貌似便是这个甄宓。只可惜自己当时正在许都,不曾见其真容。

  曹植是何等精明,见曹丕提起甄宓,心中登时便明白了曹丕的用意。

  自己才情无双,曹丕不能比拟,但又不想让自己在人前扬威,这才将甄宓抬出来与自己争锋。想至此处,曹植心中冷笑:为了权位,竟连自己妻子都舍得。

  却听曹操道:

  “哦?她也在铜雀台?”

  曹丕闻言忙道:

  “是!今日如此盛宴,岂可不来?”

  曹操闻言不由黯然,昔年破袁熙,风闻甄宓有倾国倾城之容,本欲招来玩玩,可惜被曹丕捷足先登,更不惜名节娶其为妻。曹丕成婚之时,曹操正在西部征伐,致使曹操至今未见真容,不想今日盛宴,他倒有心了。当即不由大喜道:

  “既如此,传甄宓台前献技!”

  曹丕闻言大喜,忙谓左右道:

  “快去寻夫人!”

  曹丕吩咐完,又令人抬上来一把玉石打造的琴,这把琴琴身温雅,琴弦清光四射,不由得看的众人连连称奇,都伸长了脖子望着那琴等着曹丕的说法。曹植也不能免俗,他本不在意,拿眼瞟去,却不由得心中一震,只觉得这琴甚是熟悉。当然,这只是一种感觉,曹植确信自己从没见过这把琴。

  以曹植的本事,这样一把别致的琴一旦看过便自然不可能忘记,当下心中暗暗称奇。

  正此时,却听曹丕道:

  “父相,此琴名为清音,乃是一把古琴,相传此琴为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所制,只弹一曲,便传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