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三章 出兵阳平关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夏侯渊为应对当前战势,急召众将入帐商议:

  “大耳贼欲与我军长期消耗,对我军实为不利。我欲出兵与刘备决战,诸将以为如何?”

  张郃虽然不同意夏侯渊的说法,但他方经大败,哪里好劝夏侯渊?不由朝一旁的郭淮、徐晃打了个眼色。

  徐晃却丝毫没有因为张郃的眼神而有所变化,徐晃都快闲出蛋了,他虽然负责四处接应,但只有在马鸣的时候才真正与蜀军交战过一次,还是一次毫无悬念的歼灭战。他手下兵将精力旺盛,再不交战,只怕就要自己在大营消耗剩余的激情了。事实上,他比夏侯渊更需要一场大战来释放无处消耗的热情:

  “将军所言甚有道理!若将军出征,某徐晃愿为先锋!”

  徐晃话毕,差点没把张郃噎死。看着夏侯渊连连点头,他正想言语两句,忽听一旁郭淮淡淡道:

  “将军,末将以为不妥!刘备在定军山占尽地利,又坐拥数万甲兵,我军若然强攻,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此为其一;其二是战争对于彼此都是消耗的,我军消耗不起,刘备也未必消耗的起。还望将军三思。”

  逆天鹰与夏侯渊私交甚好,旁人的话他可以不听,但自己至交好友说的话,他也不能不掂量一二,夏侯渊沉呤片刻:

  “伯济说的不假,不过大王令我掌管汉中,如今我受刘备牵制,在此虚耗,徒劳无功,只恐大王怪罪。渊掌汉中之地,不能为汉中百姓谋太平盛世,有何面目留于此地?”

  郭淮知道夏侯渊性情,知道他主意已定,也不好再劝,只得长叹口气。

  张郃心中确实想说长期消耗对我军远比对刘备军有利,而且坐守阳平关虽不至胜,但至少可保住阳平关,一旦出兵战势不利,则不仅要损兵折将,只恐还会丢了阳平关(北卜可说过汉中要折一上将啊)。他想法虽好,但想了想还是咽了回去。以夏侯渊这种想法,自己若然开口,他横看竖看自己不顺眼,只怕又少不了一顿臭骂。

  决定了攻打定军山,夏侯渊便再没犹豫,会上便决意由自己亲率兵马屯于定军山下正面攻击定军山,令张郃率军屯于定军山右的广石从旁侧应,一举拔掉卡在咽喉的这根鱼刺。

  会上众将都无异议,只有徐晃有点丈二头摸不着头脑,自己主战更甘为先锋,现在要开打了,怎么没怎么什么事了:

  “将军,那某呢?”

  夏侯渊看了看这个满脸忠厚的徐晃,犹豫再三,还是不放心,万一他看到诸葛亮,难保会被认出来,只怕会横生枝节(当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才会把徐晃留在身边的)。夏侯渊走出帅台,来至徐晃座前,轻轻拍了拍徐晃肩头:

  “有公明坐守后方,某才可全无顾虑全力与刘备决战啊!”

  徐晃张了张嘴,本想再说点什么,但夏侯渊说的合情合理,自己也不实在难以分辨。但他总有一种感觉,夏侯渊是在刻意的让自己远离主战场,只不过他掩饰的很好,让自己丝毫说不出话来。

  次日,夏侯渊三军齐动,开拔进入各自的战略位置。

  刘备在定军山上俯视山下栅寨,曹军的营帐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虽然山上蜀军环饲,但曹军们三三两两的围坐在篝火旁,轻松写意,谈笑风声,不时有放肆的笑声传至山上,丝毫没有决战前的拘谨。

  刘备久经战阵,不由得心中暗赞,这些曹军确实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他们常年在刀口舔血,卧冰尝雪,早已习惯了杀场上的血腥,坐卧丝毫不受其影响。更有一阵身处边陲野性未褪的凶性,确实是当世精兵。不由对站在身侧的法正道:

  “看来这个骨头不好啃啊。”

  法正点了点头:

  “夏侯渊部久经杀场,转战南北,这支队伍曾经深入西部蛮荒之地,千锤百炼,彪悍之气远胜其他队伍。”

  看刘备面现忧色,法正看了看被晚霞映的血红的天际,不由笑道:

  “主公亦不必过分忧虑,天佑主公,必可藉天势而胜。”

  刘备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夏侯渊扎好营盘,营中有从内地调来最新锐的攻山器械,他当然明白,舍地势之利而战于山下,除非刘备脑袋被驴踢了。刘备会吗?他驰骋杀场,军中铁血,怎么可能?想来便知道定军山一战必是一场硬战,只待将士休整齐备便全力攻山,争取一举夺下定军山。

  结果却大出夏侯渊所料,当夜,趁着茫茫夜色,刘备数路大军齐下,兵锋直指广石张郃。

  当夜黑云罩顶,漫天弥漫着浓浓的杀气,呼吸间都透露着淡淡的血腥。张郃只听得四面喊杀声震天,以他的修为,一时间竟难以分辨敌人主力的位置。张郃不敢贸然进攻,只得缩小战圈固守营寨,广派斥侯四处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