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七章 魏王亲征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听到刘备发问,法正微微一笑:

  “主公何必与之空耗兵力。我军傍山而守,就算曹操亲至,也无能为力,岂不妙哉?”

  刘备微错愕,旋即明白,不由朗声笑道:

  “孝直说的好,说的好啊!就让张郃在对岸忙活吧,且不去理他。”

  刘备当即不再理会对岸热火朝天地深挖战壕,坚守栅寨,按兵不动。

  曹军一切安排妥当,苦等了两天也没见刘备方面动静,不得不派斥侯去对岸查探。结果发现刘备大军压根就没下山,还是依山而守。

  张郃与郭淮面面相觑,郭淮颇不理解地道:

  “刘备到底想做什么?”

  徐晃沉吟道:

  “他不会是想跟咱们就这么干耗下去吧?”

  张郃、郭淮相视一眼,越发坚信,齐声道:

  “他恐怕真是这么想的……”

  正如张郃等人所想,刘备摆开了长期作战的架势,不但从三巴地区将军粮源源不断的运往定军山,还把长坂坡名将赵云也调了过来,其意不言自明。

  刘备深受法正影响,行军部阵,战略方针,都与法正不谋而合,便是连诸葛亮请战来汉中,也被刘备推辞掉了。法正对刘备的想法当然心知肚明,一山不容二虎,如果诸葛亮与自己计策相左,到时听谁的?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地位已经不是像从前那样不可憾动了。对于那种言听计从、百无一漏的计策,没有人会感冒,谁不觉得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谁甘心当一枚棋子呢?不知道,后世的刘禅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呢?这个容后再说吧。

  曹操没有让刘备等太久,不到半月曹操大军便抵达阳平关。

  曹操的到来无疑给风雨飘摇军心动荡的曹军打了一剂强心针,曹军闻魏王亲征,士气大振,呐喊声惊得刘备军纷纷引颈向对岸张望,只觉得对岸的曹军整个军容都与往日不同。

  曹操检阅三军列阵,乘着战车从队列前驶过,不时向阵前列队的士兵挥手示意。曹军气势如宏,曹操所过之处,刀枪林立,山呼魏王。军中士气空前高涨,给刘备军无限震撼。

  而此时的刘备正坐在帐中与法正对酒当歌,不用人说,也知道是曹操来了。法正叹道:

  “曹操在军中地位崇高,单是这个名号就已足以让曹军士气大振,何况是他本人亲临阵前。”

  刘备微微一笑:

  “就算曹操亲至,又能如何?今日的刘备,却不是从前的刘备了!”

  说罢,与法正相视一笑。

  曹操在众将簇拥下奔中军大帐而去,曹洪看曹军将士士气高涨,不禁笑道:

  “魏王亲征,汉中军容为之一振,看来此战胜负已定啊!”

  曹洪一番话说的随行众将都跟着大笑起来,个个胸有成竹。张郃、郭淮、徐晃一众汉中守将却面面相觑,如何也笑不起来。

  胜负已定?这句话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经过定军山一役,曹军粮仓被夺,军粮已捉襟见肘。而今听说曹操为了驰援阳平关每人只带了半月口粮,要是他知道汉中此时的情形,不知道还会不会像现在这般乐观了。

  众将说笑间进入中军大帐,各分次序排列两边,曹操自中间通道走上帅台,目光落在张郃身上:

  “说说现在的战况。”

  这个问题张郃在脑子里早已经过了无数遍,他清了清嗓子:

  “末将遵旨!摄于我军的威势,刘备不敢贸然进军,只是屯重兵于定军山龟缩不出。从他近来的动向来看,似乎有意与我军长期对峙。”

  虽然张郃所答避重就轻,但这个说法倒让曹操安心不少,点了点头:

  “我军现在的粮食储备如何?还能坚持多久?”

  终于问到点子上了,张郃扫了一眼郭淮,额上泌出细汗:

  “前日,夏侯将军于定军山前大败,被刘备偷袭粮仓,粮草本就不忌,如今大军新到,粮草压力很大,还望魏王督促后方早运军粮。”

  曹操眉头微微一皱,这倒是大大出乎意料,他只知道夏侯渊死了,汉中军士气低落,却不知道当前形势如此严峻,连粮草也已短缺:

  “到底能坚持多久?”

  张郃不由得汗流浃背,只觉得口干舌噪,半晌才道:

  “不足半月。”

  话一出口,连自己都听得出声音中的颤抖。

  曹操眉头深锁,盯着桌案半晌没有言语,方才还洋洋自得的众将登时没了先前的乐观,一个个俱都不言语了。

  片刻,曹操这才道:

  “公明,你从西汉水渡过去,佯攻刘备,牵制住敌军主力,孤立刻传令长安调粮来解粮草问题。”

  曹操不知道徐晃来历,却也没有夏侯渊那般顾忌,本来他便把徐晃当作夏侯渊的臂膀,这才安心让夏侯渊留守汉中,但夏侯渊顾忌诸葛亮的身份不敢重用徐晃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徐晃得了命令,意气风发,总算不用在后方继续打酱油了,当即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