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一章 暗渡陈沧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诸葛瑾方才被吕蒙盯了一眼,好似被他猜透了心思般,浑身好不舒服。诸葛瑾虽未做什么亏心事,但到底是忠厚长者,心中有所隐瞒,不由惴惴。

  此时听孙权发问,强作镇定道:

  “瑾以为以关羽现在的心境当与往日大为不同,昔年关羽年轻气盛,好勇疏狂。而今,关羽已年近半百,顾虑重重,非似当年恃勇而为了。”

  说话间偷眼暗察孙权神色,但见孙权亦在点头似是颇为认同,只是身旁吕蒙冷笑连连让自己大不舒服。

  诸葛瑾续道:

  “今日的麦城与昔日的土城(关羽降曹之时于土城约三事)情境相同,既然当年关羽能降,如今关羽为何不能降?瑾劝降关羽时,关羽双鬓斑白,早无往日雄风,与南郡于禁有何分别?主公胸怀天下,若拿出求贤若渴的姿态,必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愁不能收降区区一个关羽?”

  这几句话说的孙权爽声大笑,长身而起,来到诸葛瑾身旁,拍了拍诸葛瑾的肩头连连笑道:

  “子瑜所言甚是,只要他来,孤必以国士相待。”

  吕蒙听孙权言语间似被诸葛瑾说动,心中暗道:关羽与刘备铁板一块,如何能降?好个诸葛瑾!唇鼓舌间,便将我苦心经营的优势尽付诸东流。但转念一想,菩萨既已明言此地是关羽的死地,他又岂能这般轻易死而复生?

  吕蒙正要开口,忽见孙权将目光移到自己身上:

  “伤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羽虽有降孤之意,只怕他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阿蒙还是要辛苦几日,切不可懈待!”

  听完这句话,吕蒙不由放下心来,只要由自己来办,就不信杀不了关羽,两眼杀机抖现。

  诸葛瑾修为虽高,到底水平有限,却也算不出此地乃是关羽的死地。听完孙权的话,眉头深锁,心中却如明镜,知道前途如何,全看关羽造化了。

  此时,诸葛亮一行已出了阵,回到人间,灵台清明,打了一卦,不由长叹一声。

  一旁马良、黄月英、黄承彦三人俱都凑了过来,天明、天亮更是竖起耳朵。

  马良开口道:

  “师叔,关羽可还有救?”

  诸葛亮摇了摇头:

  “关羽已陷死地,除非他肯降孙权,否则再无生路。”

  众人均知关羽性情,无不倒吸一口冷气,马良惊道:

  “竟会如此?师叔,关羽既然如此重要,当不惜一切代价解救才是啊!”

  诸葛亮喟然长叹:

  “你乃修道中人,难道不知天命不可违吗?”

  马良闻言默然,但见诸葛亮眼中寒芒一闪,不由道:

  “罢了!终是被法正算计输了这一阵。不过,法正既是蒋干,必是为周瑜、鲁肃报仇而来。他得神斧一击,命不久矣,但余党尚在,除恶勿尽。”

  马良心中生恨发狠道:

  “师叔所言及是!此子着实可恨,师叔切不可心慈手软。”

  不表诸葛这等人算计着如何剿灭法正余党,却说关羽点算人马,不过三百余众。关羽见时辰差不多了,问关平:

  “一切可准备妥当了?”

  “义父大人,俱已准备妥当。方才我查看了一番敌情,四门皆有重兵把守,不曾松懈,但北门兵力较少,或有一战之机。而且,北门向西尽是僻壤小路径可通往西川,却是天赐良机。”

  关羽听了亦觉如此,点头道:

  “便走此路!”

  当下,关平令手下军士遍插旗帜,马衔枚,蹄裹布,关羽手持长枪,左赵累、周仓,右关平引残兵三百突出北门。

  北门因地形所限,兵力有限。关平、周仓二人早摸清暗哨,悄无声息的解决了前哨,三百兵士顺利逃出北门,又向北行二十余里,这才放下心来。

  众人方逃出吕蒙包围,便一哄而散,关羽众将呼止不住,关平随手抓了一个士兵喝道:

  “某平日待你不薄,为何要逃?”

  那士兵惊慌失措,眼神闪烁,嗫嚅道:

  “将军,我本荆州人士,现如今要我抛妻弃子远离故土,我我实在不忍。我已经跟了将军到此,还请将军放我一马”

  关平心中怒起:

  “好!你既不忍,某便送你一程!”

  说罢抽刀欲斩,那兵士大呼饶命,关平哪听的进去,正要伤人,只听关羽道:

  “我儿住手!”

  关平回望关羽:

  “义父大人,若不”

  关羽叹道:

  “罢了,随他去吧。”

  关平本来刀已抽出一半,听到这里颓然将刀收回鞘内:

  “滚吧!”

  那兵士不敢逗留,逃也是的跑了。

  三百余人一下子哄然而散,竟只余十数骑亲随。关羽一时间感慨万千,万没想到自己守荆州十数年,自认克已待人,深得民心,最后竟只余十数骑跟随自己。

  关羽来不及感伤,调整思绪,此时尚处于危险境地,不敢耽隔,匆匆向北而行,直行了十几里才缓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