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章 殿前斗武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关兴突然睁开双眼,自目中射出两道极为凌厉的目光,只听得嗡的一声闷响,弓弦崩回,激起弦上微弱的尘灰,弦上劲箭嗖的一声化作一道毫光飞了出去。

  不过,关平这一箭在外人看来却是平平无奇,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水准。

  张苞立在关兴身后不远处,心中冷笑:这小子还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认输不就好了,何必在此丢人现眼?

  他正自走神,忽听场中爆发出一声惊呼,紧接着掌声如雷,此起彼伏。

  只听得台上刘备高喝一声:

  “好箭法!”

  张苞不由大奇,忙朝箭靶望去,但箭靶上并没有箭羽。

  他疑惑地看着校场上众人,见众人都盯着箭靶,心中大奇,箭靶完好无损,莫说是射中靶,貌似连边都没碰到,这t分明不就是脱靶了吗?

  张苞正疑惑间,关兴的第二箭又射了出去,这一回,张苞眼都没敢眨,终于看清楚了。

  只见那支劲箭仿如飞鸟一般飞向箭靶,但就在快触及箭靶的瞬间,怪事发生了。

  那枝劲箭的去向明明是第一道箭靶,却渐渐偏离了原有的方向,竟然绕过第一道箭靶,稳稳地射到了第二个箭靶上。这一手却难了,若是高抛射中第道二箭靶自然不是难事,但若平行直射,从诺大一个箭鞭射过去,还要正中第二道箭靶的靶心,便是在高手如云的三国时代,也是十分罕见。

  不过,这在名将如云的蜀国却并非是关平的绝技,严颜望着黄忠惊赞道:

  “想不到汉升竟有如此箭法!老夫佩服!佩服!”

  严颜说完,赵云不由侧目望向黄忠。

  关兴这一手虽然精妙,但像他这般高手却看的出火侯尚欠:其一是箭距有限;其二是靶心微有偏差,不过,却也足以令观者惊叹。但若此箭真出自黄忠之手的话,纵观天下,怕也无人可以匹敌了。他虽知黄忠箭术通玄,却也不曾料到会厉害到这等地步。

  黄忠却未得意,摇头叹道:

  “严老弟谬赞了!此子技艺未精,就敢殿前贸然献拙,实是年轻气盛。想老夫教他此技之时尚在九年前,如今竟还是这般火侯,实是不成器。”

  九年前正值长沙陷落,关羽与黄忠在长沙城下决一死战,不想二人惺惺相惜,不忍向对方痛施杀手,以致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也正是那个时侯,黄忠未曾藏私传授给关兴这一手绝技。却也难怪关兴在成都时竟一直住在黄忠府,可见两家关系却并不似传闻中那般不堪,黄忠也未曾因当年关羽不服与自己并称五虎上将而记恨他。

  此时,关兴已翻身跨上俊马在场中纵马奔驰,最后弯弓射箭一箭连穿两靶,却与张苞无异,但也同时显示出了他的膂力过人。

  场中登时掌声雷动,叫好声连连,可见三军将士均对关兴箭术惊叹不已。

  看台上的刘备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赞好,身边众将也是难得见到刘备有如此兴致,纷纷附和。

  近两年来,刘备连受挫折,先是折了关羽失了荆州,后又去了法正,今年又没了张飞,身边旧人宿将接连应劫,直弄得心力憔悴。而如今看到关兴、张苞校场比箭,身手俱是不俗,仿似关张英灵犹在,如何不让他宽慰?

  关兴兜马回至看台前,立在马上俯视张苞道:

  “你可认输?”

  张苞虽知道这等箭技自己射不出,但他少年心性血气方刚,如何肯就此服输?愤愤道:

  “你这箭法在杀场之上能有何用?不过是花拳绣腿罢了,这等花哨徒有其表的东西,张某自愧不如,但要论杀场争锋,你可敢与我较量一番?”

  关兴立于马上,冷笑一声:

  “有何不敢?”

  张苞正因比箭输了一阵,心有不甘,闻听关兴应战,登时提起其父的丈八蛇矛便要与关兴较量。

  关兴毫无惧色,提起手中刀便要撕杀。

  这两把兵器一个是张飞曾用过的神器,虽说飞了真龙,失了灵气,与俗器无异;一个是模仿青龙偃月刀而铸,也非是上品。但二人均颇有其父遗风,刘备远远望去竟以为是关羽、张飞,一时竟看得呆了,仿似看到昔日关羽、张飞拆招的场景,一时竟情难自控难以自拔。

  待听到身边有人说话才自恍然,却是陈到道:

  “陛下,关兴、张苞都是少一辈的翘楚人物,少年义气,血气方刚,只怕撕杀起来会有损伤。”

  刘备不由点了点头:

  “正是此理!”

  忙高声道:

  “二位贤侄!速速停下来!不可造次!”

  但刘备身子未复,气劲不足,加之关兴、张苞已战在一处,全神贯注,二马交错间,刀枪交击声接连不断,哪能听到刘备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