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章 平定永昌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未等说完,吕叔义已经用手捂住了吕凯的嘴,狠狠的把刀插了进去。刃尖透胸而出,血红的锋刃滴着妖艳的鲜血,在烛光的映射下更显诡异。

  “你若不死,吕氏一族永远不会东山再起,所以只好对不起你了。”

  说完吕叔义缓缓移开了手,吕凯此时颓然的倒在椅子上已没了半点生息,不想吕氏族长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去了。

  望着这具已经没了声息的尸身,安祖摇头叹道:“可惜,可惜啊。吕凯此人若是能有点雄心,以他的本事不愁打不出一个天下来。”

  吕叔义冷哼一声淡淡道:“终非是济世之人,只会辱没了我吕氏门风,这样的人,不要也罢。”

  几位吕氏族人此时表情各异,场面尴尬之极。

  吕叔义的一位族叔语重心长道:“叔义,你太冒失了,吕凯做族长并无大过失,何必要杀了呢?太草率了,太草率了。”

  这位族叔只是一个劲摇头。

  未等吕叔义说话另一人已道:“族叔,吕凯在一日,我吕氏便终不能有所作为,叔义兄虽是鲁莽了些,却终非坏事,我们流的是吕氏的血,岂能苟活一世?”

  旁边的一位同辈分的人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吕凯族长决不会受人左右的,如此却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叔义胸怀大志,加之有安祖相助,定能有所成。”

  安祖点头一谢这才道:“现下最重要的是争取到族长,只有叔义当族长吕氏才能有机会,两位以为这族长大选叔义会有几分把握?”

  老人沉思片刻这才斟酌道:“五成总是有的,只是他杀了族长总是会有些反对之声的。”

  吕叔义昂起头沉声道:“吕氏若想有所作为,终是要流些血的。”

  听到这话另一位老人不禁起身摆手道:“叔义,万不可再行杀戮了,这可都是我们的族人啊。”

  旁边的老人则道:“欲成大事,终是要有些牺牲的,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却也希望能复祖上的辉煌,但能在生前看到,死亦无憾了。”

  吕叔义的几位族弟也纷纷表示赞同,好男儿自要有一番作为,热血男儿的心此刻都在沸腾着。

  “什么?吕凯死了?”诸葛亮疑惑的又重复了一遍,心中却有了个大大的疑问,怎么刚升为云南太守就死了。

  “可知道怎么死的?”诸葛亮问道。

  信使道:“从吕氏族中得到的确切消息是被吕氏族人所杀。”

  诸葛亮眉头一皱,马上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向旁边的令官道:“传令三军,停止前进。把几位将军都叫过来。”

  令官虽然心中存疑还是坚定的执行了,去了不一时赵云、张翼、王平、李恢等一众高级将领都领命而来。

  诸葛亮把书信依次传给几位,把信的内容大致说了一下这才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几位将领都没看明白,吕凯死了会有什么影响吗?

  还是赵云反应机敏,分析道:“吕凯是南中少数的亲蜀派,对我蜀中向来亲近。如今既然死于族人之手,莫不是有人不满于此?”

  听到这里旁人马上也反应过来了,王平道:“选择在我们归蜀之时动手,显然是不想朝廷解决的,看来吕氏一族内部有些乱啊。”

  诸葛亮深知吕氏一族的始末,对吕氏一向谨慎。

  之前若不是吕凯颇有亲蜀之意,且尽心尽力,诸葛亮也不会封他为云南太守。

  如今吕氏竟暗流涌动到台面上来,那就不能不管了,若是再出一个三郡来就不好了。

  诸葛亮摆了摆手打断了众人的猜想道:“无论如何,吕凯的死都必须要交出凶手,为此我不惜带大军往永昌郡去一趟。”

  望着众人不可置信的目光,诸葛亮朗声道:“南中一定是一个太平的南中,我不希望南中有任何不安因素存在。但有不逆,必不轻饶。”

  说罢对着信使道:“回永昌告诉吕氏族人,在我大军到永昌之前,提凶手人头来见。若不然,踏平他吕氏。”

  诸葛亮并没有等很久,吕氏便把凶手的人头亲自送了过来,来人竟还是吕氏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

  任谁都知道大军未拔之前一切还好商量,若是等三军开拔,损失已出再想缓解那就来不及了,亏得吕氏的反应并不慢。

  见下面跪了一群老头子,地上的托盘里盛着两个白色的包,只是里面的血已渗到了外面,那白色已被染红了半边。

  诸葛亮指着这两个沾着血的布包道:“这是?”

  为首的族人忙道:“启禀丞相,这是族吕叔义的人头及五溪安祖的人头,吕叔义也是受了安祖盅惑才杀了吕族长的,我等不才不能及时拦阻,被奸邪所乘,还请丞相宽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