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一章 拖兵之计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孟达突然一切都明白了,反倒是没了之前的提心吊胆,蜀国方面出现问题,总好过自己这边出现问题。孟达清楚,这个时候信任尤其重要。

  “申仪那边有什么动作?”

  “申仪已上报给朝廷了,不过他那边日前还没什么动作。”

  孟达点了点头:

  “好,我已经知道了。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来人见孟达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不禁急道:

  “大人,现在情况危急,还请大人速做决断啊!”

  孟达笑笑,透着上位者的镇定:

  “放心!我自有算计,很快,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说话间,眼中充满了对故国的眷恋,充满了对故国的回忆:故乡的人啊!你们是否一切安好?

  孟达此时已经平复了平静,而张师却难以平复了。

  如果来时张师还对孟达心存幻想的话,那现在,张师几乎已经可以断定孟达有此决断绝对是空穴来风了。孟达的犹豫已经出卖了一切,看来这一次,申仪说的即使不尽然,也**不离十了。

  来不及休息,张师便急急拟了两封信,仔细揣好,他相信现在自己应该已经被孟达监视起来了。

  次日,孟达若无其事地带着张师在各营巡视了一番,这种走过场的东西,谁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不过,张师还是让孟达陪着逛了一整天。

  这样子又过了两天,张师才缓和了下来,不再像前两天那样一丝不苟了。

  孟达知道安顿好眼前这个人是眼下最重要的事,自然不敢懈怠,几乎是每日都换着花样逗张师开心,只要张师感兴趣的,孟达都尽全力满足他。

  却说这日又是一桌好宴,张师与孟达杯酒交错,喝得十分尽兴,陪酒的也都是新城的权贵,有新来的蜀山弟子李辅及孟达的外甥邓贤。

  酒至酣处,张师才道:

  “太守,这几日实在是辛苦你了。”

  经过几日的交流,孟达与张师已经可以称兄道弟了:

  “哎?张老弟,该说辛苦的是你啊!这几日你不辞辛苦为我洗脱罪名,孟达真是感激不尽!来,我再敬你一杯,以后但有所求,老哥我责无旁贷。”

  张师笑了笑,与孟达对碰了一杯才又道:

  “老哥,我实话跟你说吧,其实我来新城之前司马大人便怀疑是有人恶意污蔑,所以,特意着在下前来巡视。一来是查证此事;二来也是要给大人吃一颗定心丸。”

  听到定心丸三字孟达不由一愣,心中暗奇,这定心丸自己这几天到是没见到,但心脏病确实快犯了。

  张师见孟达发愣的样子笑道:

  “其实我来之前司马大人就已经拟好了一封信,叫我查明清楚后再交给你。经过这几日的探访,我也可以向大人交差了。所以,这封信也可以转交给太守了。”

  说罢,张师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孟达:

  “这是一封私信,封口依旧完好,请太守验收。”

  孟达酒虽喝了不少,头脑还是清醒的,忙起身双手接过信。他狐疑地看了看张师,见对方点头,这才打开了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致内容是:蜀人对你恨之入骨,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但苦于没有办法,所以用了这条毒计。诸葛亮是个谨慎之人,怎么可能轻易泄露如此重大的秘密?很明显,他想离间你与魏国的关系。所以,你千万不要相信诸葛亮的鬼话。

  这封信几乎是直指孟达的内心了,如果不是蜀山的来信,孟达心中有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

  相对而言,朝廷对自己还是信任的,尤其是司马懿,简直就是自己的伯乐啊。在这一瞬间,孟达甚至生出一种念头:回什么蜀国,留在魏国。

  当然,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蜀山在西蜀啊。想至此处,孟达深吸口气,满脸感激的样子:

  “司马大人这封信真令孟达如饮甘泉,大人对孟达的信任,孟达更是没齿难忘!还请张贤弟到时在司马大人面前为为兄多美言几句。”

  张师连拍胸脯道:

  “那是自然!既然此间事了,张师明日再去魏兴申仪处训戒一番,便打算回宛城了。”

  听到这话,众人面露喜色,都放下心来,孟达客气道:

  “贤弟既然来了,何不再多盘旋几日?也好领略一下我西城风情?说实话,我们这怡红院的头牌还是相当不错的,我敢说,比起京师里的姑娘那也是毫不逊色。”

  “哦?”

  张师不由露出了只有男人才能看懂的笑容:

  “既然如此,再盘旋两日亦是无妨,便依孟兄之意。”

  孟达闻言笑着的脸挂却是僵了,真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这祖宗本来都要走了,自己何必还要整这景儿呢?真是画蛇添足,没事找事。这张师在这一日,自己便一日不得安宁。但自己话已出口,自然不好收回,只希望今日能把张师灌醉,第二天他能忘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