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四章 方寸大乱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司马懿看破申仪真身,心中不由暗道:一条野狗居然能混到这种地步?倒也难为他了。犬类得道者不多,其中佼佼者非那二郎神座下的孝天犬莫属,此獠能入世而不被发现却是不简单。

  既是同道中人,司马懿自是有意拉扰;那申仪又巴不得能够上司马懿这条线,一番谈话下来,双方互有所得,申仪这才拜离。

  待申仪走后,司马懿才询问司马师这些日子的情况。

  待司马师说完,司马懿连连点头:

  “我儿果然不负我望,既然你与孟达相处这么久,对这孟达,你该有所了解。说说看,你觉得此人道法如何?”

  司马师在脑中回味了一番,这才道:

  “儿臣以为孟达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厉害,而且,其应变能力也十分有限。”

  司马懿沉吟道:

  “孟达绝非泛泛之辈,昔年他背蜀投魏,险些便命丧诸葛亮之手。这一次之所以反应的慢了,只怕是别有内情。”

  司马师马上道:

  “父亲说的是。”

  司马懿此时还在思索徐晃的死因,他却如何想的出这是哪吒暗中相助。

  此时,新城内却绝不比城外轻松,人心惶惶一团死气,士兵们大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会突然有朝廷的人马围困新城,各部人马只是因为新城高层强力的弹压才没有兵变罢了。

  当然,新城中最难的当数孟达,此时孟达正在议事厅来回踱着步子,口中喃喃道:

  “太快了!太快了!”

  嘀咕间,暗暗后悔自己不该如此拖沓,更暗恨自己不信李严之话。

  李辅、邓贤等几名亲信都侍立两旁,此时兵临城下,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尤其是李辅,方刚从蜀山上下来就遇上如此棘手的事情,他一时却也有些不知所措了。

  “舅舅,现在咱们如何是好?”

  邓贤忧心忡忡道。

  孟达此时才想起这里还杵着几个人,不禁错鄂地抬起头,半晌才道:

  “外面怎么样了?”

  一名将领低声道:

  “太守放心,大家都是太守带过来的人,绝无二心。”

  孟达闻言漠然地点了点头,脸上透着疲惫:

  “传令下去,各营严守,小心堤防!”

  “诺!”

  “你们先下去吧,让我再想想。”

  众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没有动,大家都看出此时的孟达已经没了主意。在众人记忆中,孟达几乎从没有过如此失态,便是昔年叛蜀投魏时也没有像今天这般六神无主,由此可见司马懿围城该是平生之凶险了。

  “大人,我等愿与大人同生死。”

  人群中一名将领高声表态。

  紧接着,其他将领也附和道:

  “对!大家同生共死!”

  孟达霍然抬起头,却见众人的目光都看着自己,眼神中透着一股悲壮与决绝。他心中一阵感动,忽然幡然醒悟,是自己失态了,竟然在部下面前失态了。要知道这种同生共死的心态一旦平复下来极容易变质,如果这个时候自己不能给众将士一颗定心丸的话,那么明天这些急于表态的将士们就可能把自己送上黄泉。

  孟达虽然已经被司马懿的奇兵打击地几乎跨掉,但仍提起十二分精神示意大家安静,这才说道:

  “诸位兄弟,大家自刘璋时代便一直追随我,几乎每一步、每一次选择我们都走对了,义投刘备,背蜀降魏,每一次都在危险到来之前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说至此处,他环视众将,一字一顿道:

  “我相信这一次,咱们依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见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孟达似乎也被自己坚定的情绪所感染,突然充满信心:

  “司马懿围城,看似凶险,实则我们本就在西蜀边境,我的好兄弟李严就在边防线上,他此时正调集人马来救援新城。弟兄们,我们现在只要守住新城,便一定会逃出升天!诸葛丞相已经平定蛮方,定下北伐中原的大计,就在近日。我坚信这一次咱们依旧会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语,慷慨激昂,看着众将士脸上激动的表情,孟达知道眼前的危机算是暂时被化解掉了。

  会议结束后,孟达只留了李辅、邓贤,待众人散去,孟达才道:

  “我现在要你们两个马上去两个地方,连夜出发,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出去。”

  李辅、邓贤听出孟达口中的急切,齐声道:

  “师叔(舅父)放心!”

  孟达大步来到案前,提笔匆匆写了封信,交给邓贤嘱附道:

  “这封信务必交到你李叔父手里,叫他马上派兵来增援,并让他一定要说服诸葛亮立刻北代。”

  邓贤闻言一愣:

  “难道诸葛亮还没有出发呢?”

  孟达叹了口气:

  “你叔父不同意去守汉中,北伐之计暂且搁浅了。”

  邓贤神色一黯,知道自己此行的重要,这才道:

  “叔父放心!”

  孟达拍了拍邓贤的肩膀,这才转向李辅道:

  “李辅,你速回蜀山向师祖问计,不要把诸葛亮泄密的事情忘了,告诉他老人家,我们可能是中了诸葛亮的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