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六章 力主北伐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过不多时,李严走了进来,不想一进来却见到这么多蜀国高层,就好像事先准备好了一般,不由眉头一皱,一种厌恶的神情一闪即逝:

  “原来诸位都在。”

  众人却皆面色不善地看着李严,诸葛亮笑道:

  “正与诸位商议北伐之事,不知尚书令可有兴趣坐下来谈谈?”

  李严闻言叹道:

  “不想严却与丞相想到一块去了,北伐一事宜早不宜晚,此时正是时候。”

  诸葛亮摇头笑道:

  “后方不定,如何北伐?”

  李严知道诸葛亮是嘲笑他上次拒绝守汉中之事,不由解释道:

  “丞相,李严实有难言之忍,今次前来正是为此事而来。”

  见众人听他这般说都带着玩味的眼光看着自己,李严却也不介意。这些人大多是诸葛亮的亲信,自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好感:

  “前些日子严正在策反孟达,为免前功尽弃,故而不肯去汉中继任。丞相试想,若孟达反魏,实是我西蜀之幸事,丞相北伐也自然如虎添翼。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孟达已反,此时正是北伐的最佳时机。”

  闻听此言,众人面面相觑,费诗道:

  “尚书令是说孟达已经在新城反魏了”

  李严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敢相信,不由向诸葛亮看去。

  诸葛亮却丝毫不惊讶,笑吟吟道:

  “想不到孟达这么快就反了,却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好!既如此,我明日便向圣上进言北伐。”

  李严听了不禁暗道:现在时间紧迫,孟达旦夕之间便有破城的危险,莫说一日,就连半日都拖不得。

  想至此处,当下道:

  “丞相,末将以为战机稍纵即逝,不如今日就进言,明日便起兵北伐。”

  不等诸葛亮开口,费诗已冷笑了一声:

  “尚书令真会开玩笑,大军出征,哪是今日说明日就能走的了得?粮草、军需、将士动员……哪一样不是动辄数日的事情?”

  李严知道诸葛亮为此事已筹备数月有余,如果说旁人说需要半月准备的话他信,但要说诸葛亮,却是打死也信不得。

  李严沉吟道:

  “不是我危言耸听,此乃我西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一旦错过,只怕就再没机会撼动曹魏了。诸位试想,孟达是新城太守,一旦我军占据新城,借新城为踏板,则长安唾手可得。”

  这听起来的确很诱人,一时间相府的议事厅都静了下来,只剩下李严的声音在厅内回荡:唾手可得……

  诸葛亮见李严这么急不可待不由得沉吟不语,从内心深处,他已经大致猜到了真实情况。与其说长安唾手可得,倒不如说新城危在旦夕,不然李严也不会如此仓促前来扯脖子北伐。只是李严说的对,这的确是蜀国的一个大好机会,新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是进逼长安的最佳路线,当然这是在新城没有易手的前提下。

  诸葛亮知道再犹豫不得,开门见山道:

  “现在新城的情况怎么样了?”

  李严言辞闪烁道:

  “新城?新城孟达时刻准备着,只待丞相大军一到,便可与丞相会师,直取咸阳。”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笑,仿似看透李严心事般不急不缓道:

  “哦?既然如此,你可告诉孟达,月底我大军便可抵达新城。”

  现在方刚距月初,到月底还有二十几天,若是真等到那个时候,只怕新城早就被攻破了。

  李严一听,不敢再遮掩,忙道:

  “丞相,时间紧急,如何还拖得了半刻?现在孟达反魏的消息几乎已经传遍大魏,若再拖个十天半个月,只怕不等丞相出兵,魏军便已拿下新城了。”

  诸葛亮摇头笑道:

  “尚书怎么忘了?新城与魏廷往来怎么也得月余,何况,对付一个新城太守边疆大员又岂是说出兵征讨便能征讨的?”

  李严大急,几乎脱口而出:

  “哪还用月余,现在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说完,李严就发现自己说露了嘴,忙住了口,嘴巴闭得死死的,直愣愣盯着诸葛亮。

  这话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除了诸葛亮依然微笑望着李严,其余人都张大了嘴巴。

  邓芝喃喃道: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蒋琬还算镇定,追问道:

  “尚书此话可是真的?”

  不待李严搭话,诸葛亮已经轻声道:

  “这个消息应该是不会错,不然尚书也不会如此激进了。”

  李严知道此时再掩饰已经没什么用了,反倒轻松下来,搬了把椅子坐下,抱着肩膀道:

  “不错,这个消息是从新城传过来的,千真万确。”

  “孟达有反魏的意图也不过几日,魏廷反应怎么会如此迅速?”

  知道内幕的马谡不禁怀疑道,事实上从诸葛亮将这消息透露出去到现在也不过十天光景,魏军这个速度实在让马谡难以置信。

  他忽然想到什么,脱口而出道:

  “莫非是魏将曹真?”

  其他人闻言都点头表示赞同,东吴战线现在主要由曹休来指挥,而曹真很有可能对蜀全权负责。

  李严摇了摇头:

  “是魏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