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一章 风回路转
作者:寒雨潇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司马懿父子三人谈起当前局势,相谈甚欢,司马昭又问道:

  “父亲,那咱们明日是不是回宛城?”

  司马懿笑了笑:

  “不急,再等三日不迟。昭儿,孟达旧部迁往幽州的事就交给你来全权负责了。”

  司马昭忙应承下来,这才又问:

  “父亲,那邓贤、李辅如何处置?”

  司马懿闻言微微一笑:

  “此二人乃有功之臣,统领三军自然要赏罚分明。不过邓贤毕竟是叛臣孟达的至亲,自然不可以重用,你将此子一并迁往幽州,就让他与孟达旧部一同卫守边疆吧。至于李辅嘛,那就要看他这两天的表现了。”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视一眼,都想到邓贤日后的日子只怕是不好过了。邓贤背叛孟达,为孟达亲信所不容,真不知能在幽州支撑多久,只是这自然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了。

  司马师能体会到其父对孟达的反感,毕竟今天孟达自吻的时候他就在现场,能深切体会到孟达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以死来完善他的形象,为后人铺路,这般果断决绝,实在是不简单啊。只是这也恰恰触了司马懿的逆鳞,所以邓贤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入朝的。但李辅能有什么表现呢?司马师猜不出,他知道自己与父亲始终是有差距的,毕竟自己是父亲一手栽培出来的。

  次日李辅趁着夜色,御剑向蜀山而去。

  三更时分看看便入蜀山,忽见远处一个人影立在云头。由于离得太远,李辅也看不清楚,不过既已至蜀山地界,料想该是无碍了,李辅如是想。

  稍近一点,李辅才看清楚,那人不是立在云头,而是在云头上打坐。

  但见那道人束着发,一身青衣,脸颊瘦削,乍一看去便似曾相识,只是李辅一时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搜刮肚肠将蜀山众师叔都想了个遍也没想出来是哪一个。直到犹豫着飞到得近前,但见那人双目微睁,说出话来,李辅才反应过来是谁。

  “懿在此恭候多时,李道长这是去往何处啊?”

  听到此话,李辅的心差点没跳出来,立在剑上支支唔唔竟说不出话来。

  司马懿看着李辅,望着其身后油布包裹着的东西不由笑道:

  “若我没猜错的话,你身后背的当是孟达自刎而死时留下的那柄神兵吧?”

  李辅闻言更惊,只觉手心都泌出汗来:

  “你……你怎么知道?”

  司马懿冷哼一声淡淡道:

  “雕虫小技,瞒得了芸芸众生,却如何瞒得过贫道的法眼。若我猜的没错,孟达的元神便藏在这把剑内吧?”

  李辅倒吸了一口冷气,眼神飘忽,时左时右,故作镇定,嘴上却嗑嗑绊绊道:

  “这……这……司马将军多心了……多心了……孟师叔已经死了,司马将军昨日不是亲眼看见他自刎的?”

  司马懿负手而立,叹了口气道:

  “我昨日的确是看到孟达殒命,只是他那残魂却不知道哪里去了。先前我也以为是他那宝剑厉害,竟连魂魄都一并斩了。但思来想去,都觉得孟达不该对自己如此狠心,连一丝残魂都不给自己留着。若不是孟达那柄宝剑无故失踪,我也断不会想到这一层来,现在看来,却是孟达小儿玩的一手障眼法了。”

  司马懿的话直把李辅的心也说的沉了下去,司马懿的猜测不错,孟达在自刎之时借血溅出时大家的震撼魂入剑内。这一动作几乎是在一瞬之间,旁人只被孟达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了,却没留意到这细微的动作。

  连离得较近的李辅都没有看清,就更不要说别人了。李辅只以为这瞒天过海之计能避过所有人的耳目,却不想竟倒被司马懿识破了。

  被司马懿猜透一切,李辅反而没了方才的惊慌,定了定神道:

  “司马将军说笑了。”

  司马懿淡淡笑道:

  “是不是说笑,倒是简单,只要李道长肯把背上的宝剑借我一看,自然知道真假,若我说的有错,自当向道长赔罪。”

  李辅抿了抿嘴,知道自己是混不过去了,心中发狠:看来,只有硬拼了,自己身怀蜀山无上心法,司马懿未必就是自己对手。

  司马懿早看出李辅眼中的杀意,暗自摇头,这个年青人还是幼稚了些,杀气尚不能收发自如,竟还尚不自知。

  司马懿负手而立,显然丝毫没有将眼前这个年青人放在眼里,甚至嘴角间还带着几丝不屑。这令李辅更生出几分怒意,蜀山乃名门大派,自己好歹是蜀山门人,蜀山后辈中的翘楚,何曾受过这等待遇?好李辅登时便欲御剑一战。

  司马懿嘴角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可这冷笑还未散去便已化为凝重,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身后几乎与李辅的距离相近的地方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气息。

  这本身并不能令司马懿如此忌惮,令他不安的是,对手直到这个距离才让自己察觉,而且,他能感觉到对方此举显然是故意让自己知道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对手比眼前这小子可要棘手的多了。

  “司马道长就不要为难小辈了。”

  此时李辅已经看到说话的人,一头白发束在后面,正满脸慈祥地笑望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