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棺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第三百零八章 青牛洞道观
作者:我与棺材不得不说的二三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你去干嘛?”孙老对着那女孩问道。

  “爷爷,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草药,去给你采集一点回来!”

  这理由实在是太牵强了!

  “不许去!”

  “爷爷,我想去嘛!你看人家这么年轻,就可以去湘西,为什么我不能去呢?”

  “一个女孩子家家,跟着我好好的学习医术,今年过了,让你爹将你安排进市医院。”

  “我才不呢?我不要工作,我要将我们孙家的医术发扬光大!”

  这女孩原来也会撒娇啊!

  “倩儿,不是爷爷说你,你说你今年大学刚毕业,我给你找了好几份工作你都不去,你这到底想干嘛啊?”孙老略带责备的语气问道。

  “我要学李时珍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发扬中医的医术!”

  “可得了,就你这样子,到哪里去,我都不放心。”

  谁知袁纯清嘴上露出了的一抹怪笑:“你这老头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护犊子。你看你儿子被你从小就安排了人生的轨迹,干到现在才是你们市医院的副院长。要我说,你这孙女的志向是伟大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出去之后救死扶伤,那里像你就知道窝在家里混吃等死。”

  “你……你!”孙老被气的说不出话来。

  “爷爷,我真要去!”

  谁知孙老大手一挥:“去问你爸去!”

  女孩就激动的跑进了屋子当中,不知道在给谁打电话。

  此时,就只见孙老小声的说道:“真是让人发愁啊!这大学毕业了,不出去工作,就连男朋友都没有一个!”

  “其实,我也知道我将她管的严了。即使她一辈子不工作,我都能够养活她,可是这妮子天生就是为中医而生。自幼,我就教授医术,我的本事也学了个差不多,可是缺的就是磨练啊!即使学问在扎实,可也只是纸上谈兵!”孙老叹气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为何要管的这么多呢?”

  是啊!我记得我有个同学对我说过:“穷人为什么难以出人头地,正是因为中国父母的贫穷式思想潜移默化所致。”

  “其实就是去旅旅游,再者说现在是法治社会,你担心孙女的安全,我心里也清楚。所以说这次,我让秦龙跟着去,人家可是特种兵退役的,这身手你就放心吧!”

  孙老道:“要是特种兵退役的话,这安全问题我就放心了。”

  最后也不知道孙倩用了什么方法,将他老爹给说服了。

  我估计就是,无非是想要出去旅游,散散心之类的话。

  “其实在现在,蛊术陋俗对苗族社会的严重危害,所以对于巫蛊之术的迷信到了非铲除不可的地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巫蛊之术就难以再发展下去,最后改革的吹风吹到了湘西,人民都抓了经济,还还有心思去钻研那些奇门淫术。湘西也没有你说的那么的邪乎,但是这是自古就有的,想要铲除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历史悠久。”袁纯清分析道。

  “你说的不无道理。为了几个孩子的安全,我觉得咱们还是到清华道长那里去一次比较稳妥,这老家伙对于这些比我们懂得多。’孙老笑着道。

  此时,我知道我们这一次湘西之行,又多了一个人,那便是孙倩。

  简而言之,蛊术乃是中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最早见于湖南湘中及湘西古梅山地区的一些宗教书籍中,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使之更加的神秘。

  因此也就多了几份灵异色彩,因此说我们这一次的任务繁重,其行也定然是有着危险。

  千里的寻找答案,我是秦家男儿,便不得不去。

  “元代释继洪撰写《岭南卫生方》对于制蛊之法倒是有着几句描写。将百虫置于密封器具当中,使其自相蚕食,几年后,剩下一个,便为蛊虫,便可以害人。”

  孙老还告诉我们关于蛊虫害人的事情。

  有人中了金蚕蛊之后,就会感觉胸腹搅痛,肿胀如瓮,必定七日流血而死。

  “这不是下毒吗?”

  “和下毒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可是这蛊虫可以做到出神入化,被人为所控制,所以这蛊术害怕的很。因此自古代便被官府列为十大邪术之一。”

  我们在铜川歇息了一晚之后,老头第二天便直接带我们去宝鸡的太白山。

  “好长时间没有见那牛鼻子老道了,还真的有点想。正好去问一问,这老道几个问题。”

  我在车上,早已经睡着了,因为坐车实在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从铜川到宝鸡,若是上高速,也用不了几个小时,到达太白山,我也正好醒了过来。

  太白山乃是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宛若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

  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

  《水经注》记载道: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

  而我们要去的便是,老头口中的太白山的青牛洞道观。

  我身为陕西人,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硬是将地理课讲成了历史课。

  据我所知,这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太白山可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如太白庙、文公庙、老君庙等。历代道士建宫立观,静心修行。

  太白山可谓是道教不折不扣的圣地之一啊!

  而我们要去的青牛洞道观位踞太白山北麓,远远望去青葱螺黛,溪水环绕,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

  关于这青牛洞的由来,还有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

  相传春秋时代老子去大散关途中,沿途沟壑纵横,老子被美景所吸引,驻足停留。

  到了夜晚时分,青牛用犄角刨了个洞,让老子置身其中,老子便在洞内便栖身一宿,第二天起身继续西行。

  后人为了纪念老子,在青牛洞旁建立了道观,以便世人敬拜。

  因此这里就成了十方道众说经传道之圣地。唐朝时,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也曾多次驾临青牛洞拜祖。

  老袁头打过电话之后,我们便进入了道观的后院当中。

  几分钟过后,只见一人,步不踏尘,行如轻风拂柳,走到了老袁头的面前,笑道:“几年不见,怎么瘦了这么多!”

  抬眼望去,只见一位青袍裹身,发髻锁发,手拿拂尘,面露红润之色的道士出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