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溺宠医妃 第89章 89送上山
作者:幻幽蓝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要给那女子擦药是不是要脱掉衣服啊。凋零拂去了脑海中的画面,说,“不然,我来擦吧。”

  连绝,“你会给人擦药,还是你想对人家图谋不轨?”

  凋零,“想对那女子图谋不轨的人是你吧?又是抱人家又是想擦药的。”他什么时候那么怜香惜玉了,难道是连绝看上那女子了。在落花宫好多女子都比这昏迷的人好看好吗。

  连绝知道在和凋零争论下去,凋零只会不依不挠。

  在破院子里,连绝在给女子擦伤口,只是手臂上的。都是一些皮外伤,不会严重。

  凋零在另一边数这些东西,一边监视着连绝,防止他看到不该看的。

  安静的夜晚,只听到细微的声音。

  凋零感叹了一声,真的是赚大发了。

  连绝说,“晚上我把这女子送到山上,你把这些珠宝兑换成银票吧。”

  凋零听到这句话跳了起来,真觉得连绝是想要避开他,和那女子在一起了。

  “我不同意。先不说别的,你一个人在晚上上山,万一遇到了野兽狼群啊,野猪群啊什么的,那岂不是很危险。”

  连绝,“……”他常年都在清幽谷进深山采药有时还夜宿深林,怎么可能就被凋零的几句话就吓住。

  凋零,"反正这里也没人会发觉到,要走的话,一起走,至少有一个伴儿。”他是绝对不会放着连绝和这个女子一起单独相处的。特别连绝现在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

  待天要亮的时候,凋零和连绝把昏迷的姑娘带上山。

  这个时候南宁村的村民都起床了。他们都要结队进山林找野味。

  连绝抱着女子,凋零扛着一袋大米。山上的人看到凋零拿的东西都非常的兴奋,他们有好几个月没吃到米饭的味道了。

  季村长看到连绝带来的女子,问,“公子,这女子是?”

  连绝,“这是被范县令儿子迫害的女子,要是不离开明德镇,被找到就惨了。”

  季村长点点头,“放心吧,公子,我们会好好的照顾她的。”看那手臂都有好几条数目惊心的血疤了。那县令一家真的是坏事做尽啊,真希望老天呀能早点收拾他们。

  连绝,“不要告诉她人是我救得,就说是你们路过顺手救下的。”这里的女子啊,非常的崇拜大侠,有救命之恩,然后就以身相许的。他可不想招惹到烂桃花。

  而凋零听到连绝的话暗地里微微地勾起嘴角,连绝能这么说就说明他对那女子没意思,他放心了。

  季村长点点头,看着那女子问,“她的伤需要治疗吗?”他在山林里也生活了好一些时间了,认识了一些受伤可以止血的药草,只是不知道没有有内伤。

  连绝,“只是一些皮外伤口,我已经找人包扎过了,她很快就醒来了。”

  凋零,“对了,她都快要醒来了,你不想让她知道是我们救了她,我们是不是应该赶紧走。”

  连绝,“……”怎么感觉凋零这么的幼稚呢,和一个不相干的女子争风吃醋。

  凋零被连绝的眼神看的发毛,讪讪的说,“我们不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吗,赶时间啊。”

  回到客栈的时候大家才刚起来,所以丝毫没有人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事情。

  忙活了一个晚上没睡觉,现在需要好好的不眠的。

  白天一切安好,看来昨晚那县令是没有查看他的钱财宝贝了,不然早这个时候闹翻了。

  而县令的儿子不举却被有心人传的沸沸扬扬的,镇里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都在暗地里拍手叫好,报应啊,这下看他还怎么祸害他们的闺女。

  镇里最好的大夫都被叫到县令的府里给县令家的宝贝儿子看病,毕竟县令家就只有一个儿子啊,单传啊,要是治不好永远不举下去那他们家就断了香火,那是不孝的。

  而大夫给出的答案是精力亏损。就是做那种事太频繁了出毛病了,建议修身养性,禁欲一段时间。

  这对于一个每天游走在花街柳巷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啊。能不能治好就看令公子这段时间的调养了。

  那大夫其实也是很讨厌县令家的公子的,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德行,没说得太绝,其实按个脉象看来是没救了,可是若说出来的话他就走不了了,那县令公子肯定会迁怒于他。

  他决定这段时间去别的地方比避避风头,反正他的钱财是够用的。

  大夫说出来的这些话范县令是在场的,寻思他可能要减少去花楼的时间了,免得像他儿子一样。于是今晚范县令就留在了家中。

  而这些事情都跟凋零连绝两个人没有关系。他们下午睡饱后正商量着要把这些钱存放在哪里。在这里兑换目标太明显了,肯定会引起店家的注意的。连绝说,“你哥不是开钱庄的吗,这里没开吗?”

  凋零道,“没有。”要是泱清有生意在这里,这县令的所作所为早就上报了,哪还留着他在这里做土皇帝好几年呢。

  想了一下,隔壁的清驻镇就有一家他的钱庄。

  说起泱清要在那个镇上开店的理由还觉得好笑,因为这镇里有一个清字是泱清的名字,觉得有缘,所以在才在那里开的。

  一个镇的生意涵盖附近好几个镇的。泱清名下大多数的店都是开在州府的,少数开在镇上。主要是镇上的经济人流比较少,盈利不多。

  凋零说,“我想到了要把这些东西运到哪里了。”

  镇上的人们大多数都是村民进出买卖,所以守在大门口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多大的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