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乱 第224章 说服1
作者:漂流的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属下从江南而来,就是来特意寻笛主的。”林伯淡淡地叹了口气,眼睛瞧了一眼颜若曦,颜若曦很是知趣地站了起来,向宁奕和林伯告退了以后,这才娓娓地离开了这里。

  林伯望着颜若曦的背影,忽然冲着宁奕微微一笑问道:“笛主,不知笛主于我这小侄女…何时成亲?”

  “这个…”宁奕想了想,也是微微一笑,说道:“快了吧。”

  林伯点了点头,忽然有些伤感道:“颜帮主去世以后,也就剩下这么个女儿了,笛主若是不嫌弃,还是请早早的将她收入房里…也算是有了个名份。”

  “这我省的。”宁奕有些头大,慌忙不秩地点头说道。

  “好,这下属下就放心了。”林伯忽然正色说道:“属下这次从江南来,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朝廷河禁的事情,不知道…朝廷的河禁,究竟何时能够解禁?”

  宁奕微微地一沉吟,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曾向皇上递过折子,然而消息却如同石沉大海,一去不复返,至于何时解禁,我也不知道。”

  宁奕的这一番长叹让林伯也不由得有些沮丧,好半天以后,林伯这才长叹了一声说道:“我漕帮一直是靠着漕运为生,而眼下朝廷封了民间河运,这等于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现在,我漕帮也只好继续做一做那贩卖米粮的买卖了。”

  “贩卖米粮?”宁奕怔了一怔,问道:“哪里的买卖?”

  “不知道。”林伯摇了摇头,“私运的货物,我们漕帮只管卖,至于卖给谁,就不清楚了。”

  顿了一顿以后,林伯的眼睛忽然咪了起来,低声附在宁奕耳边说道:“但是属下至江南来的路上,得到了消息,买米粮的…是金国人!”

  “金国?”宁奕倒吸了一口长气,想了想,也复又低声问道:“不至于吧?金国与我大宋有互市贸易…应当还不至于从大宋民间收购米粮!”

  “说不准。”林伯摇了摇头,说道:“宋与金的互市贸易上,一两金子是三石大米,而如果是从民间收购,则是九石,这些年金国不乏人才,对于这里面的门道,也应当清楚的很了。”

  “一两金子三石米?”宁奕又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太贵!”

  “何止是贵啊。”林伯叹了起来,“简直是价比白银!”

  “但是。”林伯话锋一转,苦笑着说道:“这也为我漕帮提供了资金上的助力,否则,我漕帮上上下下可就真得饿死了。”

  忽然之间,一个灵感忽然浮上了宁奕的心头,只是刚一想到,宁奕便急忙问道:“金国人…要多少粮食?”

  “两万石!”林伯伸出了两个手指。

  “金国人,要那么多的粮食做什么?”宁奕思索了一番,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林伯笑了起来:“北辽压制金国太久了,金国那种地方,本就是不毛之地,等到寒冬一来,就连打猎的地方也没有,若是不买粮食,岂不是不用等到北辽来攻,自己就先饿死了?”

  想了一想以后,宁奕这才终于长长叹了口气,什么也都没有再说了。

  林伯看着宁奕的眼睛,忽然说道:“属下这次来京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与金国人的使者进行接触,据消息,金国人的使者,已经到了京城了…但是对方要求见面的话事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不知笛主能否…”

  “要我去跟金国人谈生意么?”宁奕怔了一怔,想了一想以后,这才终于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好。”

  只是还有一个疑虑,宁奕是没法向任何人吐露的,亲手制造了晋康之难的那个民族,金国人女真族的使者…竟然到了京城了!

  金国人女真人,来大宋买粮食这一举措,究竟会不会因为此时的一番影响而对以后的那场晋康之难埋下了一个深深的伏笔?会不会因为这个小小的举措,而影响了未来的整个时代的发展?

  如果…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如果我宁奕试着去改变这一切,让女真人不在能够在大宋获取粮食的话,那么对今后未来几年所造成的结果,又将会是怎么样的呢?

  是女真人被灭国,还是继续与北辽打的不可开交,从而制造西夏,金国,北辽,大宋等四足鼎力的局面?抑或是历史的走势不可改变,北辽被灭,女真人取代北辽成为了那头北方的猛虎!

  这一切孰是孰非,是也不是?

  宁奕想到了这里,心思也开始不由得有些活咯了起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从天而降掉在自己面前的机会,如果自己不去把握,坐视不理,又或者是帮助金人,那么这个机会,迟早会飞走!

  也许,靖康之难,会因为自己的这个小小的举措,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思而不在发生?这也完全说不准的。

  宁奕思付已定,心中已然下了定论,正在整理思绪,准备与林伯商量一番的时候,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巨大的人声鼎沸的嘈杂声,宁奕顿时有些不悦,目光向着门外望去,只见几个青衣仆人正在一起正激动地说着些什么,宁奕的眉头不由得立即便皱了起来。

  怎么这么没有规矩了?平日里,云儿总是很注意府中的规矩的,无论是庐州宁府,还是扬州宁府,下人们一向很懂礼貌,很守规矩,怎么偏偏来到了京城以后,就换了一副样子似得了?而且还偏偏是府中有客人的时候。

  宁奕清了清嗓子,走出门外,淡淡地道:“你们几个在说什么呢?”

  那几个仆人正在叽叽喳喳的功夫,猛地一听见宁奕的声音,顿时纷纷浑身一颤,这才发现自己的举止有些失措,急忙纷纷跪在地上冲着宁奕连忙大声道:“少爷…外面出大事啦,京里的那些百姓们把太师府给围起来啦!”

  “围起来了?”宁奕怔了一怔以后,这才猛然间反应过来,立即眉头一杨,扬声喝道:“你说什么?老百姓们把太师府给围起来了?他们想干什么?”

  “说是除奸臣…清君恻…”那几个下人一看宁奕的脸色大变,心里更是害怕,连忙忙不至的答道。

  “tamade!”宁奕盛怒之下立即爆了一句粗口,紧接着铁青着脸大喊道:“快!快!快把本官的护卫全部召来!还有周丁,林枭,全部到这里集合!!快快!!”

  自家少爷盛怒之下,焉有不效鞍前马后之理?见宁奕要自己召集人手,顿时一个个如蒙大赦,急急忙忙地便跑了开来。

  宁奕负手站在院中,一脸的怒容,林伯见宁奕这番脸色,也情知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什么话也都没有多问。

  这一次的集合比往常的任何时候都要常些,就在宁奕等的都快要焦急的不耐烦的时候,这个时候,四下里这才慢慢地聚拢来了从各位飞奔而来的各位护卫们,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周丁和林枭。只见众人一个个衣冠不整,显然是急匆匆的赶来的,宁奕也在顾不得其他关于形象方面的面子工程了,立即大喝了一声:“操兵刃,备马,随本官去太师府!”

  说句良心话,自从来到了汴京以后,宁奕便再也没有召集过护卫随行了,的确是有些散漫了些,可是任谁也想不到,宁奕会突然间这么急匆匆的召集大人,顿时一个个又分头回去去取兵刃,一翻忙碌的准备以后,宁奕当先跨入了大门,猛地飞身上马,带着几十骑护卫立即火急火燎地向着太师府的方向奔了过去。

  “这些百姓…这些愚民…是想要造反不成?!”骑在马上的宁奕咬了咬牙,心里的急迫之情也是越来越重,压在自己胸口里的那块大石也是越来越沉,恨不得立即脚下生风,立即飞到太师府不成。

  汴京城极大,比起扬州来大上何止几个档次,汴京是五朝京都之所在,扬州也不过就是自宋建立以后,自金陵没落之时,经济才有了快速的发展,才有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说法。平时,宁奕总是感叹京都之繁华,乃是天下繁华中心之所在,可是此时此刻,就在今日金时,宁奕却恨不得把京城拆了才好。

  “清君侧,除奸逆,简直就是个笑话!”宁奕不由得想着,这群百姓又怎么会好端端的说出这些话来,除非…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受人窜唢,这才会齐齐地高喊着这句的口号。一联想到成千上万的百姓围在太师府门前叫嚣抗议的样子,宁奕脚底板上就止不住的一阵寒气上涌,这要是真的出了什么大事,自己的小命恐怕第一个就会被徽宗皇帝,那位当今的真龙天下给第一个砍了脑袋泄恨!

  宁奕可没有忘记,皇帝命令自己的七日之说,想到这里,宁奕又是一阵烦恼。

  烦恼啊烦恼,接踵而至,烦不胜烦!!

  眼下,还是渡过这次的难关为好吧!

  经过一阵急急的策马疾驰,太师府终于渐渐地显现在了眼前,宁奕只是微微地一看便差点眼前一黑栽倒在马蹄之下,只见黑压压的一群百姓,从前望不见头的人潮正围堵在太师府四周,将四下里围了个水泄不通,看起来,恐怕足足有全京城一半的人口数量了!

  宁奕顿时脸色一阵苍白,坐在马上晃了几晃,险些栽倒下来,幸得周丁眼疾手快,连忙一把扶住了宁奕,这才使得宁奕没有真的倒在地上。宁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以后,嘴唇发白地身后的护卫们道:“走,我们过去瞧瞧。”

  “大人。”周丁看了一眼那一眼望不见头的人群,急忙说道:“大人,现在最好还是不要过去的好,恐怕会有危险。”

  听了周丁的话以后,宁奕轻轻地摇了摇头,脸色苍白地道:“百姓之意,国家大事,关乎社稷之危,我身为大宋父母官,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又岂有不亲自前往的道理。更何况,皇上还与我有七日之约,我宁奕就更加得去了。”

  周丁听了宁奕的话以后,嘴唇动了一动,知晓了宁奕的心意以后,也只好暗暗地叹了口气,没有在说什么了。

  宁奕向前方微微地看了一眼,猛地拉动马栓,就要冲上去,身后的几十骑护卫便也纷纷一勒缰绳,跟着宁奕就往前冲,那黑压压的百姓仿佛狂风海浪一般,恐怕只要有一个不小心,所有的人就要瞬间栽倒在了这股狂风巨浪之下了!

  还在找”宋乱”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