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乱 第255章 王蔡之争
作者:漂流的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好,好!”宁奕惊喜的就快要说不出来话了,到了最后,只见林伯忽然躬身一拜,低声道:“属下…参见宁大人!我漕帮上下愿意举帮投效,百生百世,绝不反悔!”

  “好!”自古英雄多慷慨,接受了林伯的投效之礼以后,宁奕此时此刻,也早已经是热泪盈眶了。

  汴京的端午节,却是好生热闹。

  原因无他,只因为在这一天里,当今皇帝徽宗,将要接待来自辽国的使者耶律大石,同时朝廷禁军也将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龙舟赛,一则是起到了观赏的作用,至于二来么,我们的徽宗皇帝,多多少少也存在了一些扬大宋之威的意思。

  当然了,这一天里,宁奕等一家人自然也不会少了这个机会,待云儿,若曦,陈碧碧等三女一番打扮了以后,宁奕便携着三女一起去观看在京的禁军赛龙舟。周丁等早已派仆人和所雇的闲汉前往金明池畔占据了一处杨柳依依的观景之地,锦缎褥子铺好,各色梅红匣儿盛满砂糖元子、水晶角儿、荔枝膏、梅子姜、杏儿片等甜食,潘楼也准备了野鸭肉、滴水水晶脍、冬月盘兔旋炙、煎角子、脑子肉等杂嚼吃食,连同新酿的梅子酒,杏儿酒,都用上等的银器装了送来。

  宁奕等一家人所圈占这一块观景之地乃是金明池旁的一座山丘,居高临下望出去,只见金明池畔遍布着官商士绅的锦帐筵席,一处处围满童仆婢女。熙熙攘攘的汴京百姓围着耍把戏的形成一个个热闹的圈子,观看着吞铁剑、玩傀儡、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杂剧、话本、琴箫鼓笛、上刀山、耍猴戏等各色把戏,此外还有算卦的、猜字谜的、卖药的的游走其间,使金明池畔显得热闹无比。更多平民百姓,则是三五个人找了棵大树,面向金明池水随意席地而坐,中间摆着一竹蓝的各色小食,有的站在金明池畔踮起脚尖朝对岸的临水殿望去。

  然而,宁奕安顿好了三女之后,却还得顺着原路返回,宁奕是朝廷命官,按制必须得侍奉与皇帝左右,在好生安慰了一番云儿和若曦等人以后,宁奕这才连声叹着气的一步步地向着皇帝的观台附近走去。

  往日空空荡荡的临水殿此刻更是盛况非凡,无数旌旗遮天蔽日,殿前诸班禁军将士身着大红的锦袍,帽簪怒放的鲜花,刀枪出鞘寒芒闪闪,在日光下交映成一片。骑军驻马,步军列阵,在殿旁排列得整整齐齐。在临水殿中,黄罗伞盖,金交椅等御用器物赫然在目,这表明当今陛下徽宗正亲临此处参加端午庆典,殿中满是皇亲国戚,更有无数的宦官宫女,手捧金银痰盂、白玉果盘、孔雀尾翎扇、玉柄拂尘之类御用物事,虽然是大白天,却有二百宫人手提红纱灯笼和琉璃宫灯在外围了一圈。

  在临水殿旁有一大块空地,参加禁军将士正式开始龙舟赛之前,诸军排出了各色把戏杂耍进献官家,有的是唱戏,有的是舞狮舞豹、有的是打腰鼓舞蹈、有的是爬竹竿、有的是打筋斗、有的是赤身相扑、有的是以藤牌腰刀格斗、有的是口吐烟火,因为是刻意准备,比金明池对面百姓所观看的杂耍精彩百倍,旁边更有宫中乐部的数百乐师以管弦丝竹相和,真正是个嘉年华会。

  宋皇徽宗左手是宰执大臣,右手是亲王宗室,身后是后宫佳丽及公主等。徽宗朝外望去,只见临水殿外的百官皆冠冕朝服,在百官的行列之外,殿前司特意选拔身形高大的镇殿武士威武不凡,衬托得旁边辽国的使臣都恭谨得很。

  “不知这大宋八十万禁军,到底有多少玩杂耍的?”耶律大石轻轻道,声音仅仅只有离得最近的、刚刚站定在这里的宁奕听得见。

  “贵国所谓皮室精兵,有多少被布施给了佛寺的高僧?”宁奕针锋相对地答道,辽国贵人崇佛成痴,不少王公贵族,居然把世代追随的皮室部众都布施给了佛寺,这事在宋国亦引为笑谈。

  徽宗的眼力特好,看到辽国使臣耶律大石竟然敢抬头朝上看了一眼,鼻端不禁轻轻地哼了一声,想起前番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的与女真人结盟,挑动并支持辽国北部女真藩属骚扰辽阳之事,倒是值得一试。

  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侯祁青冬前来禀报参赛诸军皆以准备停当,徽宗示意赛龙舟可以开始,三声号炮响过之后,在数十万汴京居民震耳欲聋地欢呼声中,九条龙舟滑离起点线,每条龙舟上都有二十四条大汉,精赤上身,奋力划桨之下,龙舟似乎在水面飞驰一般。

  “加把劲!快!快!快!”铁骑军校尉酆美光着膀子,露出一身吊睛白额虎的刺青,奋力敲响着鼓点,但他自己的声音却比鼓声还要打,有短又粗的脖子上青筋冒起,他手下挑选出来的铁骑军精兵不敢怠慢,不多时,一个个汗流浃背,手臂却丝毫不敢放松,随着酆美的鼓点,划桨的频率反而越来越快,带起来的水花越来越大,两岸观战的人群的欢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买定离手,买定离手啦!现在是五十钱一张,五十钱一张!”开封府的地痞高声的叫卖着手中的赌券,开赛之前诸军实力未显,所以一张赌券按照往年的胜绩从十文钱到三十文钱不等,若是赢了他就赔一百文钱,此时诸军已经分了先后,属于侍卫亲军步军司的虎翼水军领先了半船身,自然买虎翼水军的人多,那价钱也相应涨到五十钱,到赵波也估计虎翼水军胜的时候,他便不再卖出赌券了。

  不过最终的结果却令那些地痞们大为满意,铁骑军的一条龙舟在校尉酆美带领下后来居上,居然超过了虎翼水军,率先冲断了横落在水面上的绸缎带子,一条船在金明池中心荡着圈子。

  酆美得意地将脖子上的红巾扯了下来,指挥众军卒高声喊道:“愿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先后到达临水殿正面的各军龙舟一起高喊,旁边的御前班直宿卫同声附和,声音震天动地,喜得徽宗龙颜大悦,随着此次赛龙舟的侍卫亲军都虞侯祁青冬一声高喊道:“看赏!”

  百名宫人将扎着红绸花的沉甸甸的当十铜钱丢落到金明池水里,引得诸军卒纷纷跳下龙舟打捞赏钱,得手后便将这成串的铜钱挂在脖子上,有的回到龙舟上休息,有的脖子上挂了好几串钱还在水中不住地打捞,甚至有军卒在水下相互搏斗起来,引得临水殿上的妃嫔公主们格格娇笑不已,这些深宫怨妇甚少见到如此精壮的男子,此刻趁着打赏的机会,一边将各种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银钱往水里扔,一边脸红红地看着那些只穿一条牛犊裤的精壮汉子在水里钻去钻来。

  在金明池的另一畔,还有一堆妇人在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赛龙舟的诸军军卒,她们涂脂抹粉,仪态妖娆万方,远远望去,恍若神仙姐妹,只是周围有不少恶相恶声的汴京无赖在瞪着那些存心靠近的普通百姓,这些妇人便是汴京城中的名妓和歌女。

  “红玉,那得手的壮汉军官,莫不就是你的相好么?”其中一名艳妆的女子打趣另一人道。那名唤作红玉的姑娘,皓齿咬着下唇,眼望着那金明池水中如生龙活虎般上下游动的精赤军官,脸上浮起一团红晕,“想不到,他居然这么壮硕。”她心道,看了看周围的无赖少年,眉间又飘起一丝愁绪。

  整个汴京城,大多人都知道,酆美要迎娶的乃是童太尉府上的童若兰,而且似乎童太尉已经默许了这件事情,虽然童若兰乃是一名嫁过人的妇人,可是却依旧得到了京城里满城官家子弟的热捧,要知道,攀上了童太尉这颗大树,那岂止是升官发财那么简单的事了?

  酆美似是个死要钱的命,一口气不停歇的捞钱,脖子上满满挂了十几串铜钱和小金银锭子,几乎有几十斤重了,直到捞无可捞,方才回到龙舟上,满脸笑容地振臂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宋军中居然有如此勇猛之人,就连脸上一直带着不屑神情的辽国使者耶律大石也赞道“吾观遍南北豪杰,此乃真英雄也!”他身后的羊舌子脸色一动,看起来颇有些不服。耶律大石注意到这手下表情,却只微微一笑,并不说破。

  皇帝徽宗最喜欢这样的憨直军将,又喜他的勇力,传谕再赏他绢帛两百匹,又回头对负责赛龙舟的祁青冬嘱咐道,如此勇将,定要好生看待,祁青冬唯唯点头称是。

  “陛下,既然水师可用,臣请打造大船出海,访求海外诸国,接引万国使者来朝。”丞相蔡京趁机顺水推舟道,辽国和西夏国几乎是默契地掌握了西方诸国前来朝贡的陆路通道,本朝初年曾经来朝的吐蕃、于阗、疏勒、高昌、黑衣大食等国甚至早已被西夏国所灭。如今前来汴京来朝贡的藩属,大大不如前朝,而且大都从海路上来。

  兵部尚书安惇与蔡京早有默契,闻言亦跪地秉道:“蔡相所言甚是,微臣愿率舟出海,布国威于四方!”

  安惇自恃对当今皇上有拥立的大功,担任兵部尚书这样的要职,却总被清流中人所不齿,只因为安惇是蔡京这样的权相一手提拔起来的,正因如此,安惇对于立下不世奇功的期盼格外迫切。率海船接引远国使者来朝恰恰是这样一件大事,容不得他人反对。听那些走海路的使者说,海外尚有无数的国度,贪慕中国繁华,只要稍稍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便可以重现番邦使者纷至沓来的朝贡的盛世景象。

  “陛下,此乃误国之议,万万不可!”御史中丞王黼见皇帝对蔡京和安惇的提议有所意动,当即出列阻止道。

  见王黼劝谏,蔡京的面色波澜不惊,安惇眼中的厉色微现。王黼却依然大声道:“陛下,造大船出海所用不菲,除了博得虚名之外,于国无益,此一不可。海外番邦众多,其中颇有窥伺中土繁华,心怀不轨之国,苦于不熟悉中原的民情和道路而不能为祸,此番接引使者入朝,犹如引狼入室,臣恐今后东南沿海将无宁日,此二不可。本朝与外海诸国素有贸易往来,双方以物易物早有定例,朝廷陡然赏赐诸国,必致东南商民无以为生,乃夺民之利,以肥外人,东南州县财赋将为之耗损,此三不可。”

  还在找”宋乱”免费小说

  :””,,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