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第二十四章 魂归1
作者:吴悟无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马老歪心情一直不错,爱国前些日子来信说起部队的事,只说在训练,不要家里挂念什么的,他也在要求上进,正准备申请入党了,这小子到部队就开窍了。

  这小子第一次还说要让自己保重身体,这小子真出息了,马老歪和吴家老爹感慨到。

  村子里当兵小子无论谁家来信,几家老人都要聚在一起撇会,几家关系也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好,连老村长也经常叫他上屋里坐坐了。

  村子里的大戏,是马老歪一手抓的,自从山妮出演胡大姐后,村子里的花鼓戏果然添彩不少。

  连黄师傅都少有的夸奖山妮有灵性有天赋,不仅嗓子好,表演起来也惟妙惟肖,活脱脱一个胡大姐。

  进入腊月,马上就要起灯先在村子里唱大戏,这可是村子里头等大事。

  虽然彩排了好几次,马老歪仍然有点不放心,特意找山妮几个台柱子叮嘱了好几次。

  水生他爹早几天就已看好日子了,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村子里决定就定在今天起灯唱戏。

  一大早村子里的后生已经将晒谷场上的积雪打扫得干干净净。

  自从78年改革开放后,这雪也下得勤了,这不,入腊月后不知已经下第几场雪了。

  怕影响大家看戏,所以晒谷场上今天例外的没有生上熋熊篝火。

  村子里已经有人开始从家搬二人板凳和碳火盆,大家相互打着招呼,说着笑,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从头到尾忙了一年,也就这时热闹一下,能不高兴吗。

  吃过早饭,老村长和上团下寨的头面人物一一在台前就坐,前来看戏的人已经将整个晒谷场挤得满满的,人头攒动,就如同过节般。

  老村长对有这么多人来村子里捧场,很是满意。

  十点整,三声铁铳响过,村子里锣鼓队开始闹台,掌鼓手吴家老爹,端坐戏台左侧,“叭叭叭”三声清脆敲鼓边响,全场安静下来。

  “扑隆咚镪”锣鼓暄天,闹台开始,吴家老爹几个微闭双眼,仔细认真的按先人传下来的谱子快慢有序的进行着闹台。

  这场合是代表村子里的水平的,千万马虎不得,出了错,可就成笑话了。

  顿时只见一会只闻鼓点击,宛如林间清晨,百鸟不惊;忽然锣鼓齐鸣,真如千军万马之势;一会镲歇锣响,意如村子秋夜。

  懂行的行家不仅含须点头,不懂也瞧得满是热闹。

  宛转起合,往返复来,慢慢进入尾声,“咚”随着掌鼓师一锤下去,闹台嘎然而止,顿时全场一片喝彩叫好声。

  几个小后生按安排好的分工,燃起了千子鞭。

  接下来是马老歪最拿手的男扮女妆,反串“打加关”,舞蹈的意思是开始演戏之前要进行大扫除,对戏台进行装饰之意。

  在二胡的传统乐趣中,只见马老歪身着藕荷连衣裙,手持红扇,枊叶眉樱桃嘴,真如一俏丽女子,细步迈出,撒水扫地,挂对联,然后是息我梳妆一番。

  台下对马老歪以假乱真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当马老歪打开手中所持的对联一展开:“天官赐福”时,场下扔上几十挂鞭炮和红包,只见戏台上下一遍欢腾。

  这是村子里的传统,嫁到外地姑娘和姑爷这一天都得回来,都得往上扔红包,以示对娘家人费事操心的一点表示。

  这是一个村子里很长面子的事,家境殷实的往往扔上大钞的,不用全包,只在上面缠一红纸即可,一般的则多少是一个礼,封住往上扔就是了。

  就在村子里正在感慨谁谁家的姑爷最大方时,三个人悄悄来到村子里,他们是公社龙书记县武装部长和民政局的三个人,等着马老歪表演完“打加关”,三人叫人将老村长叫了下来,几个人寒暄几句后。

  龙书记在老村长耳边耳语几句。

  村长一下呆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差人将马老歪叫了下来。

  马老歪还没来得急卸妆,着戏装就下来了,出大事了,马老歪心里慌得很。

  见到三个干部,马老歪有点明白了,“有什么事就说吧。”马老歪并不想等到家里才知道,是好是坏迟早都得知道。

  龙书记看了一下老村长,老村长点点头,张家寨男人的心狠着呢,包括马老歪在内,什么也压不跨张家寨男人的肩的。

  “马老歪同志,你得坚强点。”

  “好好好,我坚强着呢。”

  “马爱国同志于一个月前为国捐躯了。”

  虽然有预感,马一听到这消息,马老歪“嗷”的一嗓子,就软了下去。

  这一嗓子也将张家寨的快乐高兴的氛围全嚎跑了,一直到战争结束,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一种担心和伤心,连村子里说话都小声小气的了,生怕惊了谁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