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道恩仇 第1章 古道中秋
作者:笃庐无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中秋,会稽城外,山。

  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千岩竞秀,绝壁天悬,瓜果薰香,蝉蛙继噪……正自目不暇接,忽一亭出挑潭边:画柱雕梁,匾刊“醉月”,放浪不羁,酣畅淋漓。好一处饮酒赏月、弄墨吟诗之妙境!

  此时,醉月亭中,恰有三人雅集。

  上首坐一老儒,宽袍博带,白发白眉白须随风飘逸,雍容洒脱,背后立一女童,时不时斟茶研墨。左边坐着的,则是个中年道士,面容清矍,仙风道骨,神完气足。一儒一道都很安静,认真关注着一个胖大和尚。

  胖大和尚身高逾丈,大脸无须,大耳垂肩,坦胸露腹,天生一副弥陀相。此时和尚粗如婴儿手臂的拇食中三指,却捏着一支长不逾尺的小狼毫,那支笔在和尚手中,像极了普通人手中的一根牙签,说不出的滑稽。

  和尚站在亭中央,面前摆一长几,几上铺毡,毡上宣纸,赫然是风靡天下的“梦幻笃庐”;砚是古砚,朴拙无华,天然一凹浅浅,却似深潭幽谷,让人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正是万金难求的“醉里昔庵”。

  和尚蘸墨,轻刮锋毫,敛息沉吟,渊渟岳峙。蓦地出手,一首小诗一挥而就!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洁。

  无物堪伦比,

  教我如何说。

  “好一句‘教我如何说’!净禅师书法不染尘埃,诗亦尘埃不染,竟是愈发衬得老朽恶俗酸腐喽!”上首老儒起立,抚掌喝彩。

  “岑夫子所言,正中莽道下怀!净禅师笔墨,无中生有,又万有归无,佩服,佩服!”道士同时起立,微笑赞叹。

  净禅师闻言,哈哈大笑,声若洪钟:“岑夫子,沈真人,你们二位就别挖苦和尚了,野僧野路,和尚肉虽多了点,却还知道自身斤两!”

  原来这三位,竟是当今天下书坛大名鼎鼎的三位泰斗级人物,“酸儒”岑贤、“莽道”沈逍遥、“野僧”净尘!

  净尘说完,向二位好友摆了个请的姿势,“野僧已抛砖,请夫子道长不吝美玉!”

  “好,”沈逍遥接道,“还请夫子压轴,莽道献丑,但须稍待……”

  岑贤、净尘会心一笑之际,只见沈逍遥手上凭空出现一个巨大的朱漆葫芦,葫芦上歪歪斜斜草书四字:“难得葫芦”,横颠竖倒,憨态可掬,似醉后酩酊,又似初醒迷蒙。拔下木塞,酒香四溢。莽道此时,就像突然变了个人一样,双目放光,忙不迭嘴对嘴一通狂灌,霎时间,葫芦已是底朝天。

  至此,莽道终于有了点莽的味道。只见他面红耳赤,发髻道袍松散,蹒跚来到案几之前。野僧刚刚用过那支小狼毫,莽道看也不看一眼,一伸手,一支出锋几近半尺的超长锋羊毫已被莽道抓在手中。“醉里昔盦砚小,莽道何曾在意!”莽道怪叫一声,送羊毫入水,看万毫松散、根根飘荡之时,果断提笔,轻点重墨,乜眼长啸,沉肩蓄势,便欲一泻千里。

  就在此时,忽听马蹄声骤,由远及近,山阴古道之上,烟尘滚滚,蝉蛙骤歇!

  莽道笔势既起,不为所动,酸儒野僧却不能再专注观书,一齐转头望向来骑方向。

  只见古道弯转处,一骑仓惶奔来,马上一七八岁小童,面色苍白,双手死死抱住马颈,仍摇摇欲坠。后面几十丈外,十余骑紧追不舍,呼号叫骂。一时间,马蹄声,叫骂声,蝉鸣声,蛙叫声,加之莽道作书之唏嘘怪吼声,间杂大作,让酸儒野僧面面相觑,不禁摇头失笑。

  转眼间,小童一人一马已至近前。小童见亭中有人,眼睛一亮,却又一黑,软绵绵跌下马背!

  还在找”墨道恩仇”免费小说

  网上直接搜索:”(阅)(读)(悦)”20万本热门小说免费看,,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