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家俏军嫂 第一百二十四章初生无皮
作者:絮儿飞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那男人被说的不吱声了,低着头看自己下面。那女人则眼中都是泪水,哄着怀里哭声微弱的孩子。

  这个时候那大娘拿来了稻米。柳絮道谢后就拿去跟许胜利一起把米碾成了面。跟另外两味药粉混在一起,找了一个装完药的瓶子装好了递给那女人,“回去给孩子擦身上,一天三次,连擦三天,孩子就好了。”

  “谢谢谢谢。”女人抱着孩子,身体虚弱的起不来。她男人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这个时候村里人开始劝说。

  “铁蛋啊,你媳妇刚生完孩子身体虚着呢。这要是落下什么毛病,以后你想要娃娃也难了。女儿是小棉袄,长大了也能伺候你。等你家媳妇儿养好身子,过个一年两年的再生一个就是了。”

  “是啊,赶紧带你媳妇儿和孩子回家吧。”

  铁蛋总算顺过来点,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去了。柳絮重新坐到位置上,“下一个。”被这什么破铁蛋的态度气得还没顺过气来。

  阑尾炎病人输上液被抬到病房去了。准备明天做阑尾炎手术。章邵华坐在柳絮身边,看了她一眼,“生气呢还?”

  “可不吗?我们女人招谁惹谁了,要被这么歧视。”柳絮说话的时候还气呼呼的,莫小君也忍不住说,“就是嘛,女人生孩子就是在过鬼门关,还得被家人这么对待,太寒心了。”

  “就是。”柳絮愤愤的说着,也帮对面那大娘把脉。大娘怕把脉不准,急急忙忙的说:“闺女啊,我这右半个头疼了有一个礼拜了,吃了止疼药也不管用。就好像孙悟空戴了紧箍咒啊。”

  柳絮拿出病历单,询问了大娘的姓名年龄后又问了病史,老大娘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是硬朗,平日里很少吃药,没有过头疼历史。

  她记录完毕红用手指压了一下老大娘的一个穴道,老大娘喊疼,柳絮又检查了她的眼底和舌头,“大娘,您这是风寒型头疼,可以开点中药喝喝,也可以针灸治疗。针灸能见效快一点。”

  “那就针灸吧。就是针灸疼不疼啊?”老大娘没吃过药,没打过针的,这要针灸了,心里挺害怕的。

  “大娘,您生了几个孩子啊?”柳絮笑着问。那大娘说,“哎哟,我生的孩子可多了。三个儿子,四个闺女。”

  “大娘,生孩子的疼您都受了。这针灸算什么呀。再说针灸也不疼的,稍微会有点感觉,您别紧张。”

  “说的是。那就针灸吧。”大娘捂着头,疼的心烦意乱的,也顾不上去纠结了。做针线的时候不也被针尖扎过吗,没什么好怕的。

  柳絮取了自己的银针过来,让大娘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她把针消毒后,取玉枕穴、天柱穴……等四个穴位用针。还不忘记把莫小君和许胜利叫过来,给他们讲解。

  扎好了针后,柳絮问:“大娘,疼不疼啊?”

  “,有点胀胀的麻麻的感觉。”

  “大娘您放松点。等半个小时起针。”柳絮说着又去忙了。

  来看病的人一看许胜利和莫小君都得跟柳絮学,自然对柳絮的医术信赖起来。忙忙碌碌中过去了半个小时,柳絮帮那老大娘把银针起了。

  老人家摇晃了一下头,惊喜的说:“哎哟,真管用呢。这头好多了。没那么疼了。闺女啊你可真有办法啊。”

  柳絮一边把银针消毒一边嘱咐着:“大娘,连着针灸个三四天,明天记得再过来啊。”

  “好,好。”老大娘一脸轻松的走了。

  忙忙碌碌的,很快一下午就过去了。来看病的人除了明天需要做手术的,都走了。一个是急性阑尾炎,一个是需要切除胆囊的。

  大家又累又渴还饿的,正打算休息一下的时候,老乡喊他们去吃完饭。一伙人就赶紧去了。

  虽然说交了伙食费,但是,一般人不愿弄这事,毕竟,给这么多人做饭也是个麻烦事。晚饭后柳絮他们几个帮忙洗了碗筷后才离开。

  老乡做了不少的饭啊,可他们人多,又都跟饿狼似得,吃了不少,也不好意思再多吃,因此就吃了个半饱。

  回到乡政府院子里,个个捂着肚子喊饿。柳絮和莫小君住一个房间,洗漱后,柳絮开始整理自己的提包,发现韩东就塞了两身换洗衣服,一身睡衣一和洗漱用具给她,其余的都是吃的,对,都是吃的。什么鹌鹑蛋罐头、午餐肉、小鱼罐头、饼干、什么的,装了一提包啊。

  柳絮开心的笑了起来,感谢韩东,他真的太有先见之明了。她的肚子不会挨饿了,柳絮掏出四包来,留了两包下来,“小君,你饿吗?给。”

  莫小君一看是,不由惊喜的睁大了双眼,“哇,柳医生你竟然还带了这东西来啊。”

  “我去给章医生他们送两包去。他们肯定也饿着呢。”柳絮出了房间,敲了敲隔壁的门,不一会儿有人开门出来,正是章医生。

  “章医生,这个给你们。”

  “你带的?”

  “对啊。”

  “我给你钱。”章邵华要掏钱,柳絮却小脸一绷,“章医生,你笑话我是不。不用给钱。好冷,我先回去了。”

  柳絮回到自己屋子里的时候,莫小君已经泡好了。这年头刚兴起,都觉得是好东西。谁也不去计较什么有没有营养,吃多了不好,反正也不是天天吃顿顿吃。

  吃饱后洗漱了一下就睡了。虽然是陌生的地方,但太累了,倒下就睡着了。早上,老乡做好饭给他们送了过来。

  “孩子们昨天没吃饱吧。”老乡大概五十来岁,憨厚,朴实,“人多,饭估的不准。早上的饭特意多做了一些。”

  “叔,谢谢啊。”

  大家纷纷跟老乡道谢。那老乡却说:“客气啥了。是俺们应该谢谢你们才对。你们慢慢吃,中午我再给你们送饭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