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封录 第六十一章二师弟
作者:归海求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但现在来讲,灵隐仙宫的兵库之内是没有飞刀这种暗器的,当然一般的飞刀飞剑显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使用这样小型的兵器,按照修道之人的做法,起码也需要炼器的师傅专门为你炼制才行。

  可是灵隐派的炼器阁吗,孟长青想到那个地方不自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己也抽空再去了一趟灵隐仙宫的兵库,上次能够找到一个神奇的药锄,这次是不是还有希望得到更好的东西哪?

  但结果是失望的,各个角落都扫遍了,并没有能够让他满意的东西。

  当然灵隐仙宫仙尊传承,万年的历史,留下的宝器真器无数,更有不少珍贵的尊器和仙器,这都是被宗门珍藏的,没有一定的贡献值你是得不到的。

  但宗门任务你需要时不时的前去领取,难度大一点的还需要找帮手来一同完成才行。

  小的宗门任务得到的贡献值又太低,想要得到尊器或者仙器兵器,那不知道要累计多少贡献值,耗费多少年了。

  何况孟长青现在还没有看上那些宝器真器,想到仙器和尊器,估计能让他满意的也不会太多。

  其实他还是有期待的,这个期待就是等待杨老伯睡醒之后,以他的阅历和记忆帮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武器。

  但没有好的武器,五绝一刀的刀术还是要练的,于是孟长青从药园原来于清泉居住的房子后面,找到一把刀。

  这把刀所在的地方原本是一个山洞,因为异常的干燥,被后来这里的人当做了柴房!

  于清泉也一直都在这里劈柴烧水,做饭,他目前只是气胎六级的修为,尚不能辟谷,所以吃饭还是要吃的。

  于是孟长青也会来这里,大家一起烧煮一锅牛肉汤,而也是在这个情况下他发现那把刀。

  那是一柄砍柴刀!

  孟长青并不觉得离谱,这把砍柴刀虽然样子粗糙,但却厚重结实,其材质也挺奇怪,黑乎乎的,入手并不沉重,假如用此练刀倒也合手。

  每日清晨之时,孟长青都会在后山药园的偏僻角落里练刀,此处无人,且有几块杂乱的大石头。

  五绝一刀的第一刀叫做拔刀式,顾名思义就是将刀拔出来,但拔出来的这一刀却是要命的。

  拔刀拔剑都是有一个过程,往往延缓了攻击的时机,而五绝一刀再练刀的时候,强调刀势,胸中要先有刀意。

  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大多数时间,孟长青都是站着不动,心中默默按照刀谱中记载的心法慢慢酝酿刀意。

  刀意的酝酿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自己在神魂当中去刻意的树立一把凌厉的刀锋,对神魂的要求极为重要,这在刀谱中也反复强调了。

  好在孟长青被杨老伯合并在一起,他的神魂够强大,所以这一段路要比别人走的顺利的得多。

  几天之后,孟长青站在那里,白雾从眼前飘过,发丝之间有星星点点的露水,孟长青整个人都沉浸在意念之中。

  猛然间,双目当中一抹精光闪过,孟长青突然侧身挥出了一刀。

  一道白影猛的射向前面的大石!

  “唰!”随后是一声令人牙酸的“嚓嚓!”之声。

  那块大石头的表面顿时出现了一道白痕,火星直冒。

  孟长青捂着耳朵,挤着眼睛,直吸凉气,手臂被震得发麻,但手中的那柄柴刀却一点事也没有。

  似乎是小有成绩,但孟长青知道,自己还差的远哪,从酝酿刀意,到拔刀式出刀的过程,时间花的太多。

  拔刀式一定要在瞬间刀意成型,手中的动作一动,立刻形成刀势,刀出,夺命!

  电石火花之间,这一刀劈出去,即便是十步距离,也是一刀到身前。

  柴刀在手,没有刀鞘,也不需要插在裤带上,否则一拔刀,裤带断了也麻烦,孟长青就抓在手中,刀意一成,刀势起来之后,运用拔刀式的手法,一刀是由下到上反手撩出去的。

  这本就减少了拔刀式的过程时间,但还是太慢,拔刀即可正手也可反手,只要掌握了诀窍,无所谓正反手,但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行。

  此时的孟长青,他性格当中的那股子韧性开始发挥作用,既然要不断地练习,那就别怕吃苦,一刀一刀的不断练就是了。

  几天下来之后,前面的那块大石之上横七竖八的布满了刀痕,都是孟长青用柴刀劈的。

  他偷偷的练刀,没有任何人知道,凌晨之时一直练到日上树梢,此时的于清泉会四处查看药铺,除杂草,松土捉虫。

  这个时候,孟长青就会回去,那把柴刀他会放在温泉之旁,同时用清水清洗一下。

  药园的日子忙碌而清闲,好在有于清泉,叶灵珊和陆游儿也经常来来帮忙,而他们如果看到孟长青打坐修炼,都不会去打搅他。

  但这一天,陆游儿去上前来,坐下来对孟长青说道:“听说了吗?二师兄回来了。”

  “嗯!”孟长青没在意,但随后警觉道:“什么二师兄?”

  陆游儿的神色看出来有点异样,这让孟长青感到奇怪。

  “你不知道啊小师兄,就是金掌门收的弟子,我们灵隐派三代弟子中,真正的杰出的那个人。”

  灵隐仙宫的掌门金玄光只有两名弟子,大弟子早年间陨落了,而这位二弟子名叫申先龙,三年之内从入道到转灵胎机已经大成圆满,但却迟迟未能进入丹境。

  于是他辞别师门外出游历,寻找自己的机缘,悟道修炼上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灵胎转玄胎一念之间,很多人甚至一生都无法转玄胎,就是这个“一念”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你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哪怕是师父跟你说再多,你那“一念”过不去,仍然没用。

  从来都是到三千条,可是关键之处却仍是在你的内心深处,这个“一念”不过关,不要说灵胎转玄胎,后面的丹境之中也会碰到,甚至虚境中更有一念天元,能不能冲到仙神境,也在这个一念之间。

  申先龙外出游历多年,如今回来已经跨入丹境,真正成为了灵隐派的中流砥柱,丹境修为是现在整个南域各宗门衡量实力的根本。

  而丹境弟子的多少更是决定了宗门整体实力的强弱,申先龙现在就是第一个成为丹境的三代弟子。

  而此人却被排在孟长青之下,首席弟子之下他只能是二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