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风雨 第三章 生意渐起
作者:那只毛虫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随着小窦又的长大,时光也在悄然流逝着。很快就到了公元844年,这年二月,黠戛斯遣将军谛德伊斯难珠等人入贡,言欲徙居回纥牙帐,请发兵日期和集会之地。武宗赐黠戛斯可汗诏书,谕意如今秋可汗击回纥、黑车子时,朝廷当令幽州河东、振武、天德四镇出兵要路,邀击其逃亡之众。然后,即依回纥旧例,册命可汗。黠戛斯将军谛德伊斯难珠等人在长安逗留了一小段时光,尤其每日必定出入长安城东市和西市。后来买了不少长安的新奇东西,加上武宗丰厚的赏赐,让他们志得意满。过段日子,终于满载货物启程回黠戛斯。

  此时已经十四岁的窦又有幸见到了黠戛斯将军。虽然在长安的西市做事情的窦又会见到不少胡人。但他从未见过黠戛斯人。这使得窦又在若干年后去黠戛斯也有着莫名的感慨:人生真是奇妙,年少时想着的遥远的事情似乎都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当时的唐朝处于比较开放的时候。民间的商人虽然地位低下,但各种税收不算太高,并且长安城东西市是朝廷允许的经商场所,因此,窦又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如今的他已经在王记钱庄存了一笔不小的费用了。而这一年的十二月,他的恩师,带他又回到长安城的冷先生因为身染急症,突然去世,让他也郁郁了许久。送恩师的尸体回扶风县,安葬了恩师,临走之前因为舅舅一再邀请,他又一次去了舅舅家。看着疼爱自己,但懦弱又年迈的舅舅,曾经刻薄如今却满脸讨好的舅妈,还有曾经欺负自己,如今却没什么出息的表哥,他冷了冷心肠,给他们放了几十两银子就离开了。

  等他再回到长安城后,已到了公元845年。这年,信奉道教的还算是有点作为的唐武宗却在临死之前做了很愚蠢的一件事:大规模的灭佛。

  其实从会昌元年,即公元840年,因当时的宰相李德裕等人的奏请,先后沙汰了部分僧尼,拆毁了天下小寺山房、兰若等,对僧尼的一些活动也进行种种限制。会昌二年,曾下令发遣“保外无名僧”,不许置“童子沙弥”,并令原是“杂工巧”和不修戒行的僧尼还俗;同时,还下令不许僧尼无限止地占有奴婢,规定僧限留奴一人,尼留婢二人。公元843年(会昌三年),废除了摩尼大慈恩寺,杀摩尼师,财产没入官府。会昌四年,下令各寺院禁供奉佛牙,并拆毁天下山房、兰若、普通佛堂和村邑斋堂,凡所拆毁寺院的僧尼一律勒令还俗,送归原籍等等。

  从公元842年(会昌二年)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此后,武宗陆续下令限制佛寺的僧侣人数,不得私自剃度,限制僧侣蓄养奴婢的数量,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二月,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同时规定: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寺、终南山五台寺、凤翔府法门寺等有佛指骨之处,严禁供养和瞻仰,如有一人送一钱者,背杖二十;若是僧尼在这些地方受一钱施舍者,背杖二十。到公元845年(会昌五年),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灭佛。他下令僧侣40岁以下者全部还俗,不久又规定为50岁以下,很快连50岁以上的如果没有祠部的度牒也要还俗,就连天竺和日本来的求法僧人也被强迫还俗。日本圆仁和尚在他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法难”的情况。根据武宗的旨意,这年秋七月裁并天下佛寺。天下各地上州留寺一所,若是寺院破落不堪,便一律废毁;下州寺院全部拆废。长安和洛阳开始允许保留10寺,每寺僧10人。后来又规定各留两寺,每寺留僧30人。京师左街留慈恩寺和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庄严寺。天下各地拆废寺院和铜像、钟磬,所得金、银、铜一律交付盐铁使铸钱,铁则交付本州铸为农器,还俗僧侣各自放归本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如是外国人,送还本处收管。

  据史料记载武宗这次大规模的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拆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26万余人还俗成为国家的两税户,没收寺院所拥有的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没收奴婢为两税户15万人,另外还强制大秦穆护、祆3000余人还俗。武宗灭佛沉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增加了政府的纳税人口,扩大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在“废佛”的过程中,对其它外来的四教:祅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废除手段。凡国中所有的大秦寺(景教),摩尼寺,一并撤毁;斥逐回纥教徒,多半道死;京城女摩尼七十人,无从栖身,统统自尽;景僧,祅僧二千余人,并放还俗。武宗灭佛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主要原因是当时佛教的势力非常强大,唐武宗在他的旨意中说,佛教寺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寺院不纳税,对国家财务是一个重大损失。同时僧人过多亦会影响生产活动,造成田荒民饥等后果,影响国家稳定。另一可能是唐武宗本人更加信奉道教,因此打击佛教。

  会昌禁佛是继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之后对佛教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后来长芦颐师写诗哀叹:“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还家塔寺空。”它沉重地打击了日益盛行的寺院经济,解放了劳动力,也符合人民的愿望。当毁佛的诏令一下,天下闻风而动,派出的“御史乘驿未出关,天下寺及屋基耕而之”。开源还要节流,李德裕又大刀阔斧地裁撤冗官,公元844年(会昌四年),他一下裁掉官吏2000多人,大大缩减了有关开支,会昌中兴确确实实地实现了,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晚唐大诗人杜牧很赞赏李德裕毁佛的举动。

  后代历史学家称此为“会昌法难”或者会昌中兴。

  这些朝廷的变故虽然对窦又的影响不算很大,但他永远忘不了那年的甘露之变。正因为朝廷皇族和宦官之间的矛盾,让他的父母因此受到连累而丧失了性命。让年幼的他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心里的恨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在消散,可失去父母的恨谁能忘得干干净净呢?窦又已经束发之年了,也算是一个成人了。五年在西市这个全国最大的市场的磨炼,让窦又变得越发精明。这一年窦又用自己积攒的钱,在青槐街距离现在的王府,曾经的窦府不远处买了一个小院落,总算是自己有了家。现在他还没有能力买回自家的府宅。

  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小烧饼摊。自己每日辛苦早起和自己雇佣的做烧饼的阿斗(阿斗是窦又救下的一个小和尚,当年因为家境贫困,不得已,他被父母送去做了和尚,后来又因为朝廷灭佛,他又被迫离开了寺庙,流落街头时被窦又救下。)一起做烧饼。上午卖烧饼,下午收摊。虽然辛苦,但自由自在,收入也过得去。每每收摊后他会去西市很多店铺转转,还有没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这日窦又上午和阿斗卖完了烧饼,就嘱咐阿斗收拾好一切,自己就出了店铺门去街上溜达。可巧,走到了西市的秤行南边,他看到了那儿有八亩多的低洼地,里面有常年的积水,污秽不堪。窦又心想:如果低价买下这块地,我可以想方设法把这块地填平,这可是一大片地儿,如果在此建些商铺一类的,前景非常可观啊!可是凭自己现在的银票还远远不够!该怎么办呢?他眉头紧皱,边想边往前继续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