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梦余生 第三十六章
作者:连城三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今年的雪,来的稍稍有些早。

  天亮后,人们欣喜的发现已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墨离习惯早起,披上貂皮斗篷,在院子里望着幽幽冒着水汽的温泉池子站了很久,久到宫女们看不下去,纷纷在她身边跪地请安,求她回屋。

  “娘娘贵体金安,万一受了风寒,奴婢们担待不起,求娘娘回屋吧。”“求娘娘回屋吧。”

  墨离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都起来吧,我出去走走,谁也别跟来。”说完一转身,双手拢进袖筒,快步往外走了出去。厚厚的积雪随着她的步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落在鞋面上的雪化成了小水珠,落回雪里。墨离早年在北域的战事中冻伤过脚,武帝降旨让织锦轩为她特制保暖又防水的鞋。此刻这样走在雪地里,呼吸着晨间清冷凉薄的空气,她还是挺感激宣政的。

  一路踱步,宫女太监们见了她,纷纷让到一边行礼问安,她自顾自的往前走着,一直走到了未央湖边。未央湖已经结冰,亮晃晃的好似一面镜子。她往前倾了倾身子,看着自己的倒影,高盘的发髻和各式珠光宝气的簪钗,她的面容已失了往日的生动,有些出神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她竟有些认不得自己了。

  当日若是拒绝了武帝,回归萧府,会不会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想了很久,她摇了摇头,答案是否定的。武帝从一定程度上成全了她对自由的向往,她的身不自由,她的灵魂不自由,可她的心却是自由的。她无需仰人鼻息、无需与人争权夺利,住在拜月宫,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就如武帝说的,这或许就是她最好的归宿,是他所能给她的最好的赏赐。

  “大冷的天,怎么一个人站在这里?”

  墨离回身,微欠了欠身子,“大冷的天,皇上怎么出来了。”武帝身后跟着太监总管刘聪。

  “屋里闷的慌,出来走走。”武帝边说边上前几步,伸手将墨离的双手握住,“手这么凉,出来很久了?你宫里的奴才胆子越发大了。”

  墨离嘴角微扬,但那不是笑,“皇上何必迁怒那些不相干的人,是我自己要出来,就算受了凉,也是我自己的疏忽。”

  武帝原本温和的脸色迅速冷了下去,放开墨离的手,负手而立,冷冷道:“你对奴才倒是体贴。”

  “算不上体贴,就事论事罢了,皇上怎么不回宫休息,看你双眼泛红一脸疲惫,许是看了一夜的奏折,还是着紧点身子好,我先回宫了,皇上万安。”墨离欠了欠身子转身要走,被武帝一把拉住。

  刘聪很有眼力劲儿的退到老远处,背过身子候着。

  “陪朕站一会儿。”

  墨离默默地挣脱开,淡淡道:“皇上一早就知道高处是个什么滋味儿,决意攀登想必早有心理准备,我不擅替人分忧解难,皇上,还是回宫吧。”

  武帝的脸上,有了怒色。

  她总是轻描淡写的提醒他们之间的楚河界限,她不过来,也不让他过去。他们曾一起浴血沙场、一起坐在沙漠的土丘上看夕阳西下、一起喝烈酒、一起策马狂奔……宣麟死后,一切都化为泡影。比如此刻,哪怕在他身边多站一会儿,她都如芒在背。

  “宣麟不是朕杀的,你要朕说几遍才会相信?”

  墨离叹了口气,大声道:“刘总管,皇上累了。”

  武帝满脸怒容,大步而去,刘聪大气不敢出,幽怨的看了墨离一眼,跟在武帝身后走了。

  宣麟,宣麟……

  墨离的脸上有了悲痛之色,其实她知道,宣政那样清高孤傲的人,若有心要杀宣麟,会正大光明的动手,其实当年在北疆,他多的是机会,但他没有动手;可是宣麟若不死,他就无法名正言顺的登上皇位,所以宣麟的死,从根结上说,是他造成的,这笔帐,墨离自然要算到他的头上。虽然曾经共患难、同赏日月和夕阳、同浴血战场,甚至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纠缠,可是宣麟死了,死因至今未详,她的心情难以平复。

  宣麟是先皇的三子,皇贵妃所生,宽德仁厚、雄才伟略,当年先皇力排众议立他为太子,据说在朝野上下掀起一股不小的波澜。先皇果决,这股波澜尚来不及掀起什么大浪来就被镇压了,可惜皇贵妃在第二年薨了。当年在北疆,宣麟跟她说起这段往事,追悔不迭,他说,若是知道太子之位要用母妃的性命来换,他宁愿碌碌无为一辈子,能守在她身边尽孝,比什么都强。

  墨离至今仍记得当时他追悔痛苦的样子,其实,她又何尝不后悔?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娘亲也是她害死的,可惜曾经年少轻狂,她不懂得平淡亦是幸福,只以为出人头地,为娘亲赢得越来越多的尊荣就是孝顺。殊不知娘亲需要的幸福,可能只是与她相依相守,看着她嫁人生子,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吧。

  墨离和宣麟,相遇在北疆的战场之上,因了相似的经历,有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此情无关风月。

  宣政是先皇的四子,先皇后嫡出,比宣麟小两岁,是先皇后最小的儿子,宣政的两位哥哥当年参与夺嫡,早几年被先皇发配去了西南荒凉地,因此宣政是被先皇后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性子正直爽朗,为人豁达。先皇后薨猝之后,他性情大变,如今更是叫人难以捉摸。

  墨离和宣政,同相遇在北疆的战场之上,虽迟于宣麟,二人却有着豪气干云的默契,若不是宣麟暴毙、宣政登基,墨离和宣政,绝不会是如今这般局面。

  但是发生的,已然发生,无力改变。过去的,也已经过去,无从追讨。

  墨离回到拜月宫时,宫女们通报她皇上新封的宁贵人已等候多时。墨离一进屋,宁贵人便笑着俯礼请安,“妾身檀宁,给淑妃娘娘请安。”

  墨离微一摆手,“起来吧。”默默坐到主位上,不说话,也不让宫女斟茶。宫女们早已习惯了她的做派,都各居各位的站着,脸色平静,没有丝毫异样。

  宁贵人坐了一会儿,有些发怵,尴尬地笑道:“妹妹这么早来打扰,有些失礼,姐姐莫要见怪。”

  “你我不过萍水相逢,你还是唤我淑妃,我唤你宁贵人吧。”

  宁贵人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早就听闻这位淑妃娘娘荤素不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她今日带了厚礼有求于她,也就顾不得脸面了,“娘娘明鉴,妾身有一事相求。”

  墨离的脸色有些难看了,正要发作,却见檀宁“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抽泣道:“妾身前些日子险些丢了性命,妾身死了不打紧,只是妾身怀着皇上的龙裔,皇儿还未出世……妾身……思前想后,唯有来求娘娘。”

  墨离怒了一怒,虽然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怒。宣政登基十年有余,各宫嫔妃却都迟迟没有动静,如今一个新封的小小贵人中了头彩,想必整个后宫的女人都难容得下她。墨离细细看了看宁贵人,娇小可人,肌肤吹弹可破,眉目如黛,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宣政对于女人的品味,不得不说,很高。

  但是她为何来找她?怎么会来找她?论背景,檀家要比萧家位高权重,家里能帮她说话,为她出谋划策的人多的是;论地位,她不过一个妃子,后宫怎么说也是皇后的地盘,横竖这个孩子她是不可能自己养的,为何不去找皇后?

  “贵人起来坐着说话吧。”墨离看了一旁的宫女一眼,几个宫女们一拥而上连拖带拉的扶起宁贵人按回了椅子上,尔后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宁贵人的贴身宫女惊的嘴都合不拢。

  “妾身想着,娘娘万福,若是皇儿能得娘娘教养是他天大的福分。”

  “说起福分,我倒是觉得,贵人该去求求皇后,若是皇后娘娘答应教养他,那才是天大的福分。”墨离看着坐在下首的檀贵人,面色清冷。

  宁贵人的小脸刷白,死死咬住嘴唇,像是在作激烈的思想斗争,但她的骄傲终是不允许她再放低姿态,她抬眼直视墨离,“妾身看着整个后宫不过娘娘这里是个清静之地,原是抱着一丝侥幸……罢了,是妾身想多了。”宁贵人拿手帕拭去泪,整了整衣襟,站起身的时候,已不见方才的惊惶,有了踏上战场前的从容不迫,神情中,隐隐透出几分视死如归,“妾身叨扰,告退。”

  墨离默默坐了很久,想了很多。尔后,她命人去问刘聪宣政今日的安排。

  刘聪打从宣政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奉先皇后之命一直侍奉他,是宣政身边的老人,深得宣政的信任,就算大臣们见了他,也都是恭敬有加。后宫的娘娘们都是上赶着巴结讨好他,只有萧墨离,这位荤素不进的淑妃娘娘,很是让刘聪头疼,在这位战功赫赫的娘娘面前,刘聪心里总有些发虚。而且,但凡淑妃心情不好,通常会招惹的皇上心情不好,皇上心情不好,所有人都别想好了。

  所以,墨离命人向他打听宣政的档期,他亲自回话来了。

  “娘娘,奴才给您请安了。”

  “刘总管不必多礼,我只想问问皇上今日可有空,你无需亲自过来。”

  “奴才想着娘娘必有要事,还是过来一趟稳妥些,皇上今日酉时才得空,近些日子南方闹洪水,皇上忙着赈灾的事儿。”

  墨离想了想,“那就算了吧。”

  “皇上近日劳累,也没人同他说说体己话,奴才斗胆,恳请娘娘陪皇上说说话吧。”

  墨离看了刘聪一眼,想了想,点点头道:“等皇上得空,请他移驾拜月宫。”

  “是,奴才这就回了。”

  “子婵,送刘总管。”

  “是。”

  赈灾是大事,早些年北疆连年征战,又遇上大旱,国库吃紧,能拿出来赈灾的银子少的可怜,饿死的百姓都不在少数,还有不少死于战乱。战事平息之后,北疆出了好多鬼村。如今南方又洪涝了,老天对宣政,其实一直都挺严苛的,一个考验接着一个考验,一直也没有放松。

  宣政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刘聪没有事先差人来通传。墨离身着淡青色的棉质长衫,头发简单的挽了个髻以木簪固定,立在桌前摆碗筷。宣政站在门口,望着她的背影,站了很久也没有进去。

  刘聪使了个眼色,宫女们都小心翼翼的退了出来。

  墨离知道他来了,也不转身,自顾自的摆碗筷。宣政慢慢走到她身后,伸手将她拥住。墨离要挣,宣政更用力的拥住她,“让我靠一会儿,阿离,就一会儿,我很累。”说完将头埋进她的肩窝,重重舒了口气。他极少在她面前示弱,以“我”自称,他一直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他也极少称呼她阿离。在北疆的时候有几次喝多了,叫她阿离,说起心事却欲言又止,她就知道他是个自控极强、心防极重的人。而此时此刻,笼在烛火投射出的暖融融的光里,他这样叫她、这般示弱,她免不了生出恻隐之心,毕竟,他们一同经历过生死。

  “用膳吧,都是些清淡的小菜,不知道合不合皇上的胃口。”

  他松开手,“确实饿了,今日忙了一天,午膳也没顾上。”坐到桌边,抬眼望着她。

  墨离盛了汤递给宣政,宣政接过去三两口就喝了,端着饭碗吃起来。其实墨离已经用过膳了,长年打仗养成的习惯,到点吃饭,一点儿挨不得饿,但仍盛了碗汤坐到宣政对面,她晓得,他一直都不喜欢独自用膳。

  宣政自顾自的吃着,一直也没说话,等他吃完,墨离的汤也喝完了。

  “子婵,皇上用过膳了。”

  一会儿宫女们进来手脚麻利的将碗筷都收拾干净,布上几碟糕点,外加一盅墨离特地关照的滋补甜汤,然后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宣政罕见的笑了。

  “笑什么?”墨离问。

  “这些个宫女,行事做派倒有几分行军打仗的利索劲儿,想必平日里,你没少给她们立规矩。”宣政起身走到书架边的长椅上躺下。

  墨离看他满脸疲倦之色,想着今晚他会不会留下来过夜。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之前武帝从未在拜月宫留宿过,虽然她有些特权,但因为不受宠,所以后宫里的女人们几乎不来招惹她,就连皇后也没有为难过她。在她们看来,不受皇上宠幸的女人,再怎么蹦跶也翻不起大浪来,有特权又如何?住进唯一一座有天然温泉的宫殿又如何?不受皇上待见、不得皇上宠幸、不讨皇上喜欢,在后宫这个繁花似锦的地方,她纵然姿色出众,力压群芳,但群芳从未正眼瞧过她。

  可是今日若让武帝留下来过夜,那他往后会不会时不时的来留宿呢?一直以来她都努力离宏王朝的权利中心远些、再远些、更远些。她觉得自己一直都做的挺好,难道今日就要亲手颠覆?墨离又看了武帝一眼,不可以,她不能亲手毁了当下平静的生活,她留在无方皇城不就是想要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吗?武帝本身就是个风暴,靠近他,只有粉身碎骨,无方皇城里的冤魂还少吗?

  墨离吁了口气,端起碗盅走到长椅边蹲下来,轻声道:“皇上,喝些甜汤润润喉吧。”

  武帝睁开眼,眼里满是探究,脸上的倦意却慢慢褪去。

  墨离边将碗盅递过去边道:“今日,宁贵人来见我,想把未出世的皇子托付给我,我觉得,皇上至今膝下无子,若是个男孩儿,于情于理都该由皇后抚养,若是个女孩儿,求皇上开恩,就莫让宁贵人骨肉分离了吧。”

  宣政眼光犀利,盯着墨离一动不动。墨离低眉顺眼的半蹲着,也是一动不动。

  “啪”的一声,碗盅碎裂的声音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显得尤其刺耳,宣政冷了脸,瞬的站起身,一把抓住墨离的双臂将她拽了起来,咬牙切齿道:“你就这么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就算应了她,你有何损失?”

  双臂吃痛,墨离却没有挣扎,淡淡地回道:“皇上,你累了。”

  “在你眼里,是不是只有宣麟才有资格坐在紫金殿的宝座上?”宣政极力压抑着怒气,双手紧紧掐住墨离的手臂。

  墨离疼的人都有些发抖,脸色却不见半分异样,“皇上能不能忘了过世多年的皇兄?这般幽怨的记着他,真不好。”

  宣政一把推开她,墨离不防,一下子跌倒在地,脚踝一阵刺痛,脸“唰”的就白了。

  “刘聪,摆驾回宫。”武帝大声喊道。

  刘聪一脸黑线的跟在宣政身后,一张老脸皱出无数褶子,方才还温情脉脉的,怎么突然就风云骤变了,而且皇上看样子气得不轻,唉,淑妃淑妃,你就不能悠着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