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韵 第十四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作者:牧然的小说      更新:2017-11-23

  病愈出院后,纪小川的身体虽然已无大碍,但心病仍然很重。回到学校后,纪小川几乎成了宅男,不是呆在寝室,就是呆在网吧里,整天都是无精打采的。

  说起来,这次来得突然、去得仓促的惊喜和打击,对纪小川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巨大的失落感,已经在他的心里划下了一道很深的伤痕。虽然伤口现在已经止住了血,正在愈合之中,却不时会让他感觉钻心的疼痛。

  一向把自己视为未来新闻人的纪小川,自然关注时事新闻。但在这一时期里,纪小川对外界的反应显得很是迟钝和漠然。无论是北京奥运圣火在三亚传递的盛况,还是祥云火炬登上珠峰的壮举,都没能使他激动起来。昔日那个神采飞扬的纪小川,已经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沉迷在网络世界的宅男。

  纪小川的这种精神状态,林晓姗自然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担忧和无奈,她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才能让纪小川走出心中的阴影。

  有人说,一个深陷痛苦之中的人,往往只有在别人承受了比自己更大痛苦的时候才能解脱出来。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很多痛苦,其实就是由心理失衡形成的。

  这一天下午,纪小川正在网上巡游时,页面上突然跳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四川汶川县发生了强烈地震……纪小川急速地往下浏览。越往下看,他的心就揪得越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天量的灾情报道,救灾特写,虽然打乱了昌都大学校园内的日常生活节奏,但它点燃了校园里80后和90后学子的炽烈情怀:

  捐款箱前,年轻的学子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义务献血点前,挤满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夜幕下,一支支白色的蜡烛,映照着一张张戚然的青春面容,织就了一个个巨大的“心”型图案,缅怀、祈祷和祝福占据了年轻的心灵……

  媒体惊呼:

  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被视为冷漠的一代,竟然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爱心和理性!

  地震了,汶川不哭,四川不哭,中国不哭,我们不哭——这是中国当代大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坚强呼声!

  献血、捐款、安抚身边来自灾区的同学,还有无尽的祈祷和祝福——这是中国当代青年正在尽力而为做着的事情……

  灾难现场的一幕幕令人心碎的场面,使纪小川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让他顿时忘记了自己身上的伤痛。全国上下迅速开展的救灾行动,猛然唤醒了纪小川的满腔激情。

  此时的纪小川,已经顾不上自己的忧伤和痛苦,带着同情、擦干眼泪,纪小川积极投身到了抗震救灾的行列。一个鲜活、坚强、忙碌的纪小川重新活跃在昌都大学的校园中……

  然而,白天忙碌的救灾活动,确实可以让纪小川无瑕顾及内心的伤痛。可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一分伤感,还是会不自觉地跳入他的脑子中,如同团团阴云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感觉心里堵得慌。

  这一天,纪小川吃完晚饭后,就进了一家网吧。开启电脑,进入一家门户网站,页面上一个帖子吸引了纪小川的注意力。

  这个帖子,罗列了全国各地捐助地震灾区的企业名单及捐助金额,并且在实时更新。帖子披露,大地震发生后,在短短的几天里,中国企业界,包括以公司和个人名义的认捐总额,已经达到了20多亿元。

  然而,纪小川注意到,这个帖子招来的,并不是网友对企业献爱心的正面褒扬,反而由于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总出言不慎,招致了网民对企业和富豪社会良知和责任的大量拍砖。

  在网民的眼里,与中国企业和富豪拥有的巨额财富相比,区区20亿元人民币的捐款,简直就像是在打发叫花子一样。网民质疑:如果中国的企业和富豪还有点良知,只要少一点花天酒地,怎么也不止这个数额啊?

  阅读了一些评论,纪小川顿时来了兴头,立即登录,加入到了对企业和富豪猛烈“拍砖”的人群中,痛快淋漓地宣泄心中压抑多时的憋屈。

  东方剑:企业捐款的多少,不单是一种人道精神的体现,更代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对抠门的企业,要用力敲打他们的脑袋。

  “东方剑”是纪小川注册的网名。纪小川的这个帖子发表后,跟着就是一长串点赞的帖子。但其后,就冒出了一个叫“平心而论”的网友,点名向“东方剑”叫板。

  平心而论:拜托,东方剑,既然是捐款,就应该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捐多捐少都无可厚非,凭什么说三道四呢?

  东方剑:平心而论,你难道不清楚,企业和富豪每天花天酒地一掷千金,救灾捐款时却善财难舍,不敲打,他们会放血吗?

  平心而论:东方剑,你可以赞美慷慨解囊的企业,却无权指责精打细算的企业,更不能抱有杀富济贫的心态。记住,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其主要社会责任和义务是依法纳税。如果我说企业很缺钱,你信吗?

  东方剑:平心而论,我信你个大头鬼。少花天酒地一点,就能多积点阴德。

  平心而论:小子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看就知道,你还是一个没断奶的儿童吧?

  此后,两人你来我往,越斗越激烈。唇枪舌剑之间,“东方剑”的同盟军迅速壮大,声威越来越大。而“平心而论”始终是孤家寡人,最终只好落荒而逃,当了缩头乌龟。

  一见大获全胜,纪小川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但纪小川并不知道,被自己打得落荒而逃的“平心而论”,其实是自己的一个学兄。这个学兄的名字叫徐闻,是一个70后,20世纪90年代初毕业于昌都大学中文系,现在是云峰药业集团的董秘办主任。说起来,人生的际遇有时真的说不清楚,如果不是受到当年那场政治风波的牵连,徐闻是不会被分配到这个企业工作的。

  当然,此时的纪小川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学兄正在为捐款一事犯愁,愁得脑袋有西瓜一样大了。纪小川更不会想到,几个月后,自己就会投身到这家企业。

  实际上,最近几天来,徐闻一直在关注网上的舆情变化,为董事会决策捐款数额提供参考依据。刚才与“东方剑”的一番论战,虽然是一时之间的意气用事,但由此徐闻也对当前的舆情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从网上的舆情看,企业和富豪目前的作为,显然与网民的期望相差太远。而且,网民已经将捐没捐、捐了多少?作为评价企业和富豪的社会良知和责任的标准。而那个出言不慎的老板,已经招致了网友的猛烈抨击,被弄得灰头土脸的。在这样情况下,稍有点知名度的企业,对振灾捐款一事自然不敢等闲视之。

  徐闻当然清楚,公司领导之所以在捐款数额上很纠结,主要是因为云峰药业集团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一家区域型知名企业。捐款数额,不仅会被区域内的企业当成标杆,而且也会被当地政府看作对政治决策的配合度,实在小气不得。问题是,到底捐多少才合适呢?

  此前,云峰药业集团已经在大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里向灾区认捐了100万元人民币。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舆论已经对企业的认捐额度高度聚焦且十分不满,这点钱就显得不够了。为此,集团已经就追加捐款一事连续召开了两次临时董事会议。今天下午,还将召开第三次临时董事会议进行专题研究。

  想到知名度,徐闻自然明白,云峰药业集团在行业内和消费者心中确实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如果单就企业的经营规模而言,云峰集团只能算是一家区域大型企业,在全国医药行业的排名并不靠前。

  但徐闻知道,云峰集团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知名企业,主要原因,就是它的核心产品古昊养生液具有非同一般的身世,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很多人都知道,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考古界曾经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新闻——在江南省的一座汉墓中,出土了一具历经两千年而尸身未腐的女尸。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女尸的皮肤出土时仍然富有弹性,其模样仍然栩栩如生。

  不仅如此,这座汉墓还出土了大量具有很高考古价值的陪葬品,例如陶瓷、青铜器、漆器、丝织品、竹简等等。

  发掘工作完成后,便是开展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而对出土的大量竹简进行清洗、保护和研究,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十多年后,江南省中医研究院的几个老学究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慧眼识珠,从竹简医书中挖掘出了一个宫廷养生秘方。

  许多人应该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遍及全国的养生保健热,各类养生保健产品层出不穷、迅速风靡大江南北。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云峰集团的前身——云滨中药厂,以极富传奇色彩的方式,最终得到了那几个老学究开发的养生方,并把它开发成了一个现代保健产品,取名古昊养生液。

  20多年来,古昊养生液在市场上长盛不衰,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单一品种年销售规模就达到了五亿元以上。这样的产品,在全国的医药行业并不多见。

  再者,20多年前,全国曾经有许多与古昊养生液齐名的知名产品,如红桃K、三株口服液、太阳神等,但它们早已从市场上销声匿迹,如今只剩下古昊养生液一枝独秀。由此也可佐证这一产品的疗效和消费者对它的忠诚度。

  此外,云峰集团的特别之处,还有两点。一是它的第一大股东,追根溯源是一所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高校;二是云峰集团在云滨市的企业界,利税指标都名列前茅。正因如此,云峰集团的一言一行,对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示范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再者,对于云峰药业集团的后续捐款,媒体盯得很紧,也让云峰集团承受了很大压力。

  下午一上班,徐闻就又一次接到了《云滨日报》社会部主任蒋邦青的电话。一听蒋邦青询问捐款的事,徐闻的头就大了。几天来,徐闻已经接了十多个类似的跟踪电话。特别是云滨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蔡文凯、云滨晚报新闻部的副主任沈洁茹,每天不是电话,就是发信息,盯得很紧。他们一再叮嘱,如果企业有这方面的消息要发布,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徐闻心想,得了,媒体就是喜欢瞎凑热闹。问题是,几家媒体同抢一个新闻,不仅有点小题大做,也让人心里犯难。由此徐闻也有了一种感觉:记者真是难缠。

  发了一阵呆,徐闻开始动手整理昨天晚上从网上搜集到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有关地震捐款的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