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韵 第三十五章 还会饿肚子啊?
作者:牧然的小说      更新:2017-11-23

  第三十五章还会饿肚子啊?

  沈洁茹的一脸羞态,被蔡文凯看在眼里,心里顿时有些泛酸。但此时,蔡文凯有求于沈洁茹,便把嘴里的一口酸水生生吞进了肚里。

  蔡文凯试探地说:

  “嗳,沈洁茹,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上次跟张董说了,要他赞助我出书,钱不多,就三万元,但他没松口。如果有机会,你得帮我美言几句,这本书可是师傅两年的心血呢!”

  沈洁茹白了蔡文凯一眼,故作不屑地说:

  “切,师傅,就你写的那部小说,一点也不刺激和浪漫,读起来太费神,肯定没有市场的,值得花三万元出版吗?拉倒吧,我可不会帮你去化缘。”

  “你……你……”

  蔡文凯急眼了,噎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实话说,蔡文凯并不认同沈洁茹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可妻子也是这么说的。正因如此,妻子才不肯掏钱出版。沈洁茹一见蔡文凯一脸窘态,乐得哈哈笑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蔡文凯才回过神来,眼睛盯着沈洁茹严肃地问道:

  “洁茹,你真的认为我的作品没有价值吗?”

  沈洁茹见蔡文凯挺认真,也不敢再胡诌,认真地说:

  “也不是。价值当然有,就是……不想读,读起来太累人。”

  蔡文凯舒了一口气,疑惑地问道:

  “可你师母读网络小说,一读就是几个小时,怎么就不感觉累呢?”

  沈洁茹挑起眼皮看了蔡文凯一眼,低声说:

  “因为读网络小说可以不用脑啊!再说,一些网络小说的情节虽然看似荒谬,天马行空,信马由缰,但确实够刺激,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蔡文凯顿时一脸忧伤,喃喃地说:

  “可这样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毫无借鉴作用,因为它太脱离现实了。除了白白消磨时光,能给读者什么教益呢?因为现实生活中,谁也没有透视、超能量、知道前生后世这些特异功能,太离谱了啊!”说完,颓丧地低下了头。

  沈洁茹对于蔡文凯的迂腐和古板,本想再奚落一句杞人忧天,可一见蔡文凯的情绪很低落,便不想再刺激他,于是缄口不言,将头转向窗外,眼睛盯在一棵香樟树上……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服务小姐走了过来,轻声问道: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两位在这里用餐吗?”

  蔡文凯转过头,服务小姐对他嫣然笑了一下。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长相清纯俊俏。沈洁茹看了一下手表,11点多了,时间过得真快。于是问道:

  “师傅,在这吃,还是另外找一家酒店?”

  蔡文凯下意识地看了窗外一眼,说:

  “就在这里吃吧,这里的煲仔饭还不错。”

  服务小姐一听,便递过来一本菜谱。沈洁茹接过打开,上面列有红椒炒腊肉饭、黑椒牛柳饭、小炒藕丁饭、脆皮烤鸭饭、葱油鸡饭、老干妈肚片饭、野山椒鱼头饭、香芋排骨饭、梅菜扣肉饭、茄子豆角饭、生蒸猪脚饭、小炒肉饭等等。都是云滨的地方菜。

  看了一会,沈洁茹说:

  “给我来一个老干妈肚片饭,”接着问蔡文凯,“师傅,你要什么?”

  蔡文凯说:

  “我就要个梅菜扣肉饭。”

  沈洁茹再问:

  “要不要再点几个菜?”

  蔡文凯说:

  “不用,够了,点多了就浪费了。”

  沈洁茹知道蔡文凯一向吃得比较简单,也就不再坚持,对服务员说:

  “那好,再来两个冷碟,醋泡云耳、酱萝卜皮。”

  待服务员离开,沈洁茹笑道:

  “师傅,敢花才会赚。这年头,节省是发不了财的。哎,师傅,我有点不明白,你又没有经历过上世纪60年代的苦日子,怎么也像我老爸一样扣门?”

  蔡文凯点上一支烟,教训道:

  “你就知道60年代的苦日子。其实,中国人真正吃上饱饭,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你也许不知道,农村改革,说是始于1979年,但实际上,在江南省,真正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80年代以后。那时候,我已经饿了快十年的饭了。

  “再者,我的家乡比较偏僻,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也不好,我上大学时,家里经济条件还很差。直到我参加工作后,才算真正吃饱了肚子。现在回想,那个时代,一年只有在过春节时才能穿上新衣服,多吃几口肉,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啊!”

  沈洁茹说:

  “可现在物产丰富,有吃了啊,而且国家还鼓励消费呢!”

  蔡文凯说:

  “你别偷换概念。鼓励消费,并不是鼓励奢侈、鼓励浪费。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是最幸运的一代人,没有经历饥饿和战乱,国家处在历史上最稳定的时期……”

  话没说完,沈洁茹就冷笑起来,说:

  “切,师傅,你说话怎么越来越像我爸了?小时候,只要我碗里的饭没吃干净,我爸就会这样说我,烦死人了。

  “记得读初中时,有一次我把一个烂了一点的苹果扔进了垃圾篓,我爸还是这样说我。我心里不服,就问我老爸,呃,老爸,你是不是经历过战乱?一句话,就把我爸问倒了。”说完,沈洁茹得意地笑了起来。

  蔡文凯取笑道:

  “还乐呢,你爸当时肯定敲你的脑袋了。”

  沈洁茹顿时一愣,惊奇地问道:

  “师傅,你怎么知道的?”

  蔡文凯说:

  “前两天,我就为这样的事情敲过我女儿的脑袋。她当时委屈得直掉眼泪,结果你师母跟我别扭了半天。”

  沈洁茹知道,蔡文凯的女儿今年有十三岁了,正在读初二,于是嗔怪道:

  “蓉蓉都这么大了,你怎么还打她?再说,你凭什么打佳蓉,她说错了吗?真是的!你们不也没经历过战乱吗,却总是喜欢用悲剧来吓唬人、教训人。难道非要她也经历那样的日子,你才满意?”

  蔡文凯的神色突然变得异常严肃,沉重地说:

  “我哪里舍不得打她,只是做了一下样子。其实,没有那一个父亲忍心让孩子过苦日子的,只会希望儿女能生活得越来越好。

  “其实你也知道,今天的甜,是几代人吃苦换来的,来之不易。虽然现代农业科技发达,但人类并没有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一旦遇到全球性、持续性特大自然灾害,或者全球性战争,都有可能使人类重新过一段艰苦的日子。因此,得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啊!

  “就说战争吧,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你也看到了,现在非洲、西亚一些国家,就正在经历战乱的痛苦,忍受饥饿的折磨。中国的周边,也并不太平。

  “说心里话,我当然希望佳蓉这一代人,甚至在她之后的世世代代,都能在和平年代,在物资富裕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但这只能是希望而已,谁也不敢保证啊!”蔡文凯说完,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虽然蔡文凯说得语重心长,但沈洁茹并不以为然,奚落道:

  “切!师傅,你这是在危言耸听,中国怎么可能再过苦日子呢?”

  蔡文凯苦笑了一下,无奈地说:

  “也许不会吧。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人愿意过苦日子的。问题是,愿不愿意过是一回事,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谁能预料?”

  沈洁茹疑惑地看着蔡文凯,问道:

  “师傅,你是不是在开玩笑?中国人还会饿肚子啊?!”

  蔡文凯望着沈洁茹,心里有点踌躇。说实在的,他真的不忍心说出自己的认识,那样无疑会给沈洁茹内心明亮的天空蒙上阴云。但蔡文凯心里更明白,事物总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不会完全按照人们的愿望前行。

  蔡文凯缓缓说道:

  “历史上,大乱之后达到大治,大治之后陷入大乱。连续的丰年后,跟着就是大的自然灾害,粮食歉收。数千年来,乾坤转换不息,人类却始终难逃这样的劫数啊!历史也已验证,一代人从出生到辞世,不是前半生受罪,就是后半生遭殃,一辈子能完整地享受和平安宁、富足幸福生活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少见。”

  沈洁茹呵呵笑道:

  “切!师傅,说得煞有介事似的,吓唬人吧?”

  蔡文凯苦着脸,摇了摇头,说:

  “吓唬你?!你们这一代人吓唬得了吗?一个个天不怕地不怕的。”

  沈洁茹见蔡文凯一脸苦像,又说得那么可怜,心里觉得有趣,哈哈笑道:

  “师傅,你真逗。蛮可爱的哟!”

  蔡文凯见沈洁茹一副胸大无脑的模样,想笑,却笑不出来,叹息道:

  “我知道你不会相信。其实,我这个观点也确实没有几个人相信。或者说,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但你也许不知道,中国人吃饱肚子的时间并不长。

  “就说最近的一个多世纪吧。中国社会真正平稳的时期,也就是实行改革开放后的这三十多年,而能够放开肚皮吃饭的时间,还不到三十年。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至今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代人。而我们这一代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乱,却经历过社会剧烈动荡、物资十分短缺的年代,饿肚子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啊!

  “我知道,许多80后,特别是生长在城市里的80后,并不认为自己是最幸运的一代人,因为你们没有经历苦难的岁月,也决然不相信,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会遭遇饥饿。正因如此,许多80后还不能真正地认识中国的进步,往往把历经艰难取得的成果,理解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加珍惜,这无疑会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健康发展。”

  虽然蔡文凯说得头头是道,但沈洁茹心里还是半信半疑。想想,疑惑地问道:

  “师傅,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让好日子永远持续下去吗?”

  蔡文凯说:

  “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这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努力。和平,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才能维持;要想永远不饿肚子,至少在有饭吃的时候要做到不暴殄天物!”

  沈洁茹怔怔地看着蔡文凯,久久没有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