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韵 第五十一章 喷薄而出之势
作者:牧然的小说      更新:2017-11-23

  在企业,秘书的职责并不单一,有点行政助理的味道,工作非常烦杂。职责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文件。主要是按照领导的批示,将文件转交承办部门,并协助主任督办。

  对于督办工作,纪小川做得很仔细。每一个文件,他都做了详细记录。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仔细看一遍工作记录,及时追踪督促。这一天,眼见党群部的一个上报材料离时限要求只剩下两天,纪小川便到了党群部。

  党群部的部长叫冯天奇,男性,四十出头的年纪。第一次见到冯天奇时,纪小川就有些疑惑:党群部的部长竟然这么年轻?

  纪小川疑惑的,当然不是冯天奇的年少得志,而是冯天奇坐在一个赋闲的职位上。

  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纪小川已经明显感觉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了,党、团、工会的工作,基本徒具形式。党群机构,更是被视为赋闲的部门。担任党群领导的,年龄基本上都接近退职的界限,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因此,对于年富力强的冯天奇坐在这样一个赋闲的职位上,纪小川自然感觉有些奇怪。当然,心里虽然这么想,但纪小川不想多事,一直没问,闷在肚子里。

  此刻,冯天奇正趴在桌子上,左手的食指和中指间夹着一支香烟,右手握笔在写着什么。直到纪小川走到他的办公桌前,叫了他一声,冯天奇才抬起头问道:

  “哦,是纪秘,有事吗?”

  纪小川说明来意后,冯天奇淡然问道:

  “就这事?”见纪小川点了点头,冯天奇又说,“嗨,我当是什么事呢!这件事,用得着这么慎重吗?去吧,我知道了。”

  纪小川准备离开,想想,还是回头叮嘱了一句:

  “冯部长,市委宣传部昨天又来电话催了,刘主任让我盯着。”

  不想话没说完,冯天奇突然翻了脸,冷着脸说:

  “吓唬谁?拿着鸡毛当令箭。小纪,你告诉刘安琪,让她别有事没事找老子的麻烦,胸大无脑,白痴一样。是看不懂批示呢,还是想把老子当猴耍?”

  冯天奇的火发得有点莫名其妙,纪小川实在不知道怎么就惹怒了冯天奇?忍声吞气地从党群部出来,纪小川只得向刘安琪报告。他当然不能把冯天奇的话向刘安琪照本宣科,只能说党群部的上报材料还没有准备好。

  谁知刘安琪听了,还真就没当一回事,只是冷冷地说了句:知道了。纪小川不解地看了刘安琪一眼,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的卡座,心里疑惑不已……

  中午时分,大楼的过道里响起了音乐声,众人纷纷离开办公室,准备去楼下的员工食堂用

  餐。云峰集团总部为员工提供的是免费自助式中餐。

  韩慧玲收拾了一下桌面上的东西,便站了起来准备离开,无意间回头一看,见纪小川仍然缩在卡座里,于是招呼了一声:

  “纪小川,吃饭了呢,还在磨蹭什么?”见纪小川仍然没动,韩慧玲便走了过去,用手推了纪小川一下,说,“喂,吃饭了,发什么呆啊?”

  纪小川抬头看了韩慧玲一眼,嗡声嗡气地说:

  “不饿,你先去吧,我等一会再去。”

  韩慧玲吃惊道: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纪小川摇了摇头,说:

  “没什么。”

  韩慧玲向纪小川砸了一个白眼,嗔道:

  “还说没什么,瞧你的苦瓜脸吊得多长,吓死人了!说吧,到底出了什么事?”

  纪小川见隐瞒不住,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便如此这般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说完,又拿出文件,递到了韩慧玲的手里。

  韩慧玲听完情况,又看了一眼文件,诡异地一笑,说:

  “切,纪小川,你真够白痴的,没有注意领导的批示吗?”

  纪小川心里吃了一惊,接过文件,疑惑地看了韩慧玲一眼,又认真地把文件上的批示看了一遍。在市委宣传部印发这个“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上,党委书记陈向明有一个批示。批示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请党群部认真组织各项学习活动。

  书记的批示言简意赅,责任部门明确。纪小川就是按照书记的批示和文件的要求,在督促党群部上报第一阶段的汇报材料,他实在看不出自己错在哪里?于是嚷道:

  “没错啊?我就是按照书记的批示进行督办的。”

  韩慧玲漂亮的脸蛋立即拉长了,责备道:

  “你没有注意书记的签名是横着签的吗?”

  纪小川再次低头看了一眼文件,不以为然道:

  “没错,书记的签名是横着写的,但横着写竖着写不都是同一个名字、同一个人、同一种权威吗?真是莫名其妙!”

  韩慧玲伸出一根白皙而纤长的手指,轻轻戳了一下纪小川的脑袋,说:

  “你懂什么,自以为是,蹊跷就在这签名的排列方式上。理论上,对文件的处理,当然是按领导的批示执行,可在实践中,不是这么简单的,学着点啊!”

  韩慧玲说着,极快地扫视了大厅四周一眼,见周围已空无一人,便弯曲身子,凑到纪小川的耳边,轻声说道:

  “记住,领导的批示往往比较原则,且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往往会将重点放在批示的内容上,会用心琢磨文字的表面含义,而忽视批示的格式。其实,在格式中,往往蕴含着更丰富、更特殊的信息。”

  童不川傻傻地看着韩慧玲,一眼瞥见,韩慧玲的领口垂着,青色的外套里面,是一件镶着蕾丝花边的桃红乳罩,红里透白……

  韩慧玲似乎没有发觉纪小川眼睛走野,接着说:

  “记住,对于文件表示态度,领导往往不会直接签署同意或者不同意,或者原则同意的意见。更多的时候,是在自己的名字下面画个圈。对于这个圈,我曾经颇费了一番精神,不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看起来,那些圈有大有小,有规则的,也有不那么规则的,实在看不出其中有什么奥妙。后来出了几次差错,我心里挺纳闷,就向冯主任请教。哦,我刚来时,是冯天奇部长在行政部当主任,刘主任当时只是副主任。”

  纪小川的眼睛虽然有点发呆,脑子却还管用。韩慧玲这么一解释,纪小川一下子就明白了:看来冯天奇与刘安琪之间关系比较微妙,不用多想,也能猜出是怎么一回事?

  韩慧玲接着说:

  “冯主任当时想说什么,张了张口,却没有出声,似乎有难言之隐。完了只是说,你自己去琢磨吧。弄得我莫名其妙的,却不好再问。后来我才弄清楚,其实,这些圈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表示画圈的领导已经阅过此件。”

  听到这里,纪小川就扫了韩慧玲一眼。韩慧玲知道,纪小川肯定在心里说自己说了一番废话,却没介意,按部就班道:

  “再一个现象,就是领导签名的排列方式,有些是横着写的,有些是竖着写的,看似随意,但我感觉并不是随意的。为了弄清心中的猜疑,我花了几天时间,在档案室查阅了几个月印发的文件。这些文件中,有相当的正在办理和落实之中。细心观察文件上面领导的签名,对照文件办理和落实的实际情况,细细琢磨,我终于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说到这里,韩慧玲的一张俏脸顿现红润的光泽,声音有点亢奋:

  “如果主要领导的签名是横着写的,文件的办理和落实基本上没有下文,基本成了一纸空文,过了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人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个文件。如果是竖着写的,文件一般都得到了较好的办理和落实。这就是说,如果领导是横着签名,下面的人根本不当一回事;如果领导是竖着签名,下面的人就必须当一回事。真有趣!”

  韩慧玲说着哈哈笑了起来。

  “慧玲姐,你真聪明!”纪小川由衷地赞美了一声。

  韩慧玲的眼睛一亮,眼神中多了一种东西,认真地反问道:

  “真的吗?”

  但韩慧玲还没有等待纪小川的回应,便听到了过道里传来的脚步声,知道是一些已经用完餐的人回来了。于是说:

  “不能说了,快走,晚了就没有饭吃了。”说完,转身就走……

  下午一上班,纪小川就接到了市国资委办公室的一个电话通知,大意是:过几天市国资委的领导要来云峰集团调研,请做好准备。接着告知了时间、参加人员、调研内容等等。

  这个电话,顿时让纪小川很是感慨。心想,这也太频繁了吧。

  说起来也是,纪小川到集团总部上班的这两个月里,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对云峰集团的调研检查活动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两起,让纪小川有些惊讶和不解。他没有想到,市场经济建立这么多年了,政府对企业的影响力仍然很强。而企业对政府的脸色,也似乎特别在意。

  接完电话,纪小川便拿着电话记录本向刘安琪报告。

  刘安琪看完电话记录,想了一下,说:

  “小纪,我这几天事情比较多,这个汇报材料你来准备。怎么样?”

  刘安琪的语气听着好像是商量,但纪小川明白,刘安琪根本就没有和他商量的意思,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其实,企业秘书的另一项工作职责,就是为党政机关来企业调研考察准备文字材料。这类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从撰稿、审核、打印、校对到装订,整个过程,哪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都有可能出错,甚至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许多事情,成败往往就在细节的处理上。

  回到办公室,纪小川开始构思汇报材料的写作。

  其实,到集团总部上班后,纪小川就留心地看了企业的一些汇报材料。基本印象,是企业的这一类汇报材料,基本都是八股文,不仅内容有相当的雷同,而且文笔也很呆板干涩。特别是出自刘安琪之手的材料,纪小川更是感觉形同嚼醋。心想,刘安琪人长得漂亮、丰满,材料怎么会写得这样干瘪无味,难道真的是胸大者脑子不好使吗?

  两天后,纪小川就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交到了刘安琪的手上。刘安琪接过材料,大致翻阅了一下,便淡淡地说了一句:先放这里吧。

  虽然没有多余的话,纪小川还是感觉到,刘安琪有些吃惊。是没有想到自己的材料写得这样快,还是材料写得新颖呢?刘安琪没有说,纪小川也不敢问。

  材料再次回到纪小川的手里时,纪小川仔细地看了两遍,发现材料基本没有改动,有几处只是替换了词语,但意思并没有变,便放下了悬着的心,心里有了一丝得意。

  接下来的打印、校稿,纪小川丝毫不敢马虎,做得十分仔细。材料打印出来后,正好有其他工作,纪小川就没有顾上材料的装订工作。

  几天后,座谈会结束,送走领导,刘安琪立即把纪小川叫到了主任办公室。

  门一关上,刘安琪便是劈头盖脸一顿狠批,把纪小川骂得狗血淋头。激动中,刘安琪胸前的那两个气球不停地上窜下跳,大有喷薄而出之势。

  好不容易,纪小川才弄明白,原因很简单:百密一疏,会场上发放的二十多份材料中,有一份的页次装订错了一页。巧合的是,这份有差错的材料,恰好落到了调研组组长、市国资委王副主任手里。纪小川没有参加座谈会,自然不知道刘安琪在会上受了什么气?

  纪小川颇感委屈,他并没有参加材料的装订工作。别人的错,刘安琪怎么能把帐算到自己头上呢?想想,又后悔,自己怎么就不亲自检查一下呢,弄得阴沟里翻了船?但纪小川心里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