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韵 第六十五章 愿做悲情牺牲者
作者:牧然的小说      更新:2017-11-23

  八月末的这一天上午,云滨市出现了一个天文奇观。城市的上空,太阳逐渐亏缺,先是成为弯月形、金钩形,进而出现璀璨的钻石环和贝利珠。接着,太阳被遮住了最后一道光芒,白天瞬间成了黑夜,整个城市,一下子就消失了。过了几分钟,光线一点点从黑色圆球的周边发散,太阳逐渐复圆,大地重现光明。

  欣赏完壮观的日全食天文奇观,纪小川回到了办公室。路过韩慧玲的座位时,纪小川本想和她闲聊几句,一看韩慧玲很投入,像是在画一张工作表格,便没有过去。

  其实,韩慧玲并不是在画工作表格,而是在对这个周末做日程安排。她的计划,周六上午去大洋百货买一件印花连衣裙,最新出版的时尚杂志说,今夏最流行艳丽印花。中午再约上主任刘安琪到新开的一家川菜馆聚餐,这家店刚开张,就上了消费杂志的本地餐厅TOP100榜单了。下午去碟片店看看《LieToMe》到货了没有,小资杂志说,这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美剧。晚上……约纪小川去看电影吧。

  一想到纪小川,韩慧玲就感觉脸上有些发热。几个月来,这个小男人改变了很多,变得稳重多了,身上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在韩慧玲的心里,纪小川的可爱之处,不仅是英俊潇洒的外貌,还有他的才华、诚实、勤奋、上进、善良、豁达这些东西。这一切,已经触动了自己的心弦。

  经历了一次校园爱情的失败,现在的韩慧玲,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不顾一切追求浪漫爱情的女孩,变得现实了许多。然而,让韩慧玲苦恼的,是自己到现在也没有摸准纪小川的心思。

  尽管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韩慧玲不断向纪小川发出了示爱的信息,却没有得到纪小川明显的反馈。感觉就像雷达电波照射在有隐形功能的战机身上,那些电波都被折射或者吸收了,雷达荧屏上根本无法清晰地判断目标的身影。纪小川现在仍然甜甜地称自己慧玲姐,仍然是那么大大咧咧、憨头憨脑、没心没肺。

  有时候,韩慧玲觉得纪小川就是在故意装哈,对自己根本就没有那种心思。有时候,又觉得纪小川只是粗心,反应迟钝。

  但韩慧玲相信,爱情就象一坛醉人的美酒,既需要精心酿造,也需要时间发酵,只要假以时日,总有醇香飘逸的那一天。

  问题是,韩慧玲现在有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因为这个男孩太有吸引力,让她感觉到了潜在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就遍布在这栋办公大楼里。

  韩慧玲最近发现,在这栋楼里,有几个还是自由身的小女孩,总是有事没事地往纪小川的身边凑。以女人特有的敏感,韩慧玲不难看出她们的心思。

  谁都明白,竞争需要实力。与那些小女孩相比,韩慧玲当然不乏自信。无论是容貌、身材、气质、修养、学历,以及操持家务等等,韩慧玲都相信自己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那些小女孩也并非没有一点长处,她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年龄。韩慧玲比纪小川大了两岁,而那些小女孩都比纪小川的年龄小。除此之外,韩慧玲还有一个难言的心结,那就是自己已经不是处女身。

  想想,这一点似乎也没太大关系。因为韩慧玲相信,同样经历过大学校园生涯的那些小女孩,估计也都不是处女身。韩慧玲相信纪小川很清楚这一现实,也能够接受这一现实。

  虽然纪小川从不愿提及自己的情感经历,但韩慧玲已经发现,纪小川和自己一样,也受过爱情的伤害,而且伤得似乎比自己还重一些。由此,韩慧玲坚信,纪小川不可能没有那种经历。这样一来,彼此在这个方面,也就没有什么可计较的……

  韩慧玲还在想着心事时,却被一个声音惊醒了:

  “哎,韩姐,你说现在流行什么发型啊?我准备星期天去把头发剪一下。你说,剪什么样的发型好呢?”

  韩慧玲扭头一看,法律部的苏倩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自己的身边,张口问道。韩慧玲不假思索地说:

  “超短的小BOB头吧。杂志上说,这是今年夏天最IN的发型,配碎花裙正好。”韩慧玲的语气淡淡的,心里有点烦苏倩来的不是时候,自己的心思还没想透呢。

  “不对不对!”

  隔老远,信息部的郭虹娜边嚷边走了过来。郭虹娜的手里拿着一本时尚杂志,边走边嚷道,“这本新杂志里说,今年夏天流行的是韩式盘发!”郭虹娜一路走来,嘴里嚷着,眼神却落在韩慧玲后面的纪小川身上。

  韩慧玲瞪了郭虹娜一眼,怪她多事,说:

  “你没搞错吧?”

  韩慧玲边说,边伸手抢过郭虹娜手里的杂志。一看,是一本《时尚女性》,上面标明的确实是最新一期。韩慧玲的脸色便有些挂不住,讪讪地说,“杂志也瞎写啊?!”

  “中毒了,一群杂志控!”坐在电脑前的纪小川轻声说了一句,嘴角露出了一丝嘲笑。

  纪小川的声音虽然不大,还是被韩慧玲听到了。但韩慧玲只是听到了纪小川的声音,并没有听清纪小川说了什么,于是回头问道:

  “嗳,小川,笑什么呢?”

  纪小川一惊,慌忙抬起头,说:

  “慧玲姐,我没笑什么啊!”

  韩慧玲的脸色顿时一沉,嚷道:

  “明明看到你在嘲笑我们,还说没有。”韩慧玲其实并不在意纪小川笑什么,只是想找个借口下台,可一听纪小川当着两个小美女叫自己“姐”,气就不打一处来。

  “哦,我在看网络小说,一个故事好笑。”纪小川敷衍道。

  “看什么鬼小说?”韩慧玲认定纪小川是在糊弄自己,便丢下杂志,走了过去。一见韩慧玲走了过来,纪小川急了,忙用身子挡住屏幕,说,“别看,现在还不能看。”

  韩慧玲抓住纪小川的衣服,嚷道:

  “闪开闪开,你急什么,是不是在偷偷着看黄色小说?”

  纪小川急了,闪开了身子,说:

  “谁看黄色小说了?让你看吧,是不是黄色小说?”

  韩慧玲一看,电脑屏幕上还真是一部小说的页面。可看着看着,韩慧玲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屏幕上是一部作品的初稿。韩慧玲疑惑地盯着纪小川问道:

  “纪小川,你在写小说吗?”

  纪小川红着脸承认:

  “是。我在尝试写一部长篇。”

  韩慧玲还来不及说话,苏倩就夸张地叫了起来:

  “哇塞,写小说啊!作家,了不起耶!让我看看,什么题材的啊?”说着,苏倩就奔了过来。郭虹娜一听,也跟着过来了。

  纪小川有些得意地说:

  “我想写一部青春励志小说,就以我们80后为主人公,以我们的亲身经历,来见证时代的发展,以我们的酸甜苦辣,来见证成长的足迹。”

  韩慧玲一见两个小美女的兴奋劲,顿时醋意大发,一脸不屑地说:

  “切切,臭美!作家是那么好当的吗?没见80后的那几个作家,看着挺红火的,其实根本就不为主流文学所认同。哎,你们注意到没有,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就不约而同地抛出了一个疑问:他们的作品,究竟是不是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当代文学史,该不该收编这批明星作家?说穿了,就是对这些人和他们的作品都不认同。”

  郭虹娜嚷道:

  “哼,一群老朽,他们就是看不得我们年轻人出头,有本事自己写啊!看看,中国当代文学都成什么样子了,颓废、荒诞、逃避现实、不接地气,那些知名作家都干什么去了?”

  韩慧玲不满地瞪了郭虹娜一眼,有些动气:

  “虹娜,你这话未免太偏激了吧?我问你,你读过几部小说,就敢下这样的结论?我觉得,学者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还不是因为那些明星作家的作品太失水准……”

  苏倩噘着嘴,抢过了话头:

  “切,丑不死,作家凭作品说话。真是可笑,发行量以千册、万册为计量单位的作家,却瞧不起作品动辄几十万册、上百万册的作者,还好意思说长道短?我觉得,这个社会对年轻人就是抱有很深的偏见,容不得他们桀骜不驯。”

  “就是,还大学者呢,没有一点雅量!”郭虹娜帮腔道。

  纪小川一看眼前的阵势,就意识到这几个美女并不是在客观地评价人事,而是在相互意气较劲。此刻,韩慧玲明显处于劣势,脸色已经非常难堪,再闹下去,就有可能掀起一场风波。想想,事情因自己而起,到时也难解释,于是说:

  “各位美女,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听我说几句好不好?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话一出口,几个美女终于安静下来。纪小川不失时机地接着说:

  “我认为,评价一个作家及其作品,不能光看作品是否畅销,而要看读者群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及作品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意义。

  “拿明星作家来说,他们的作品,在对时尚和流行趋势,对读者的兴趣和出版市场的把握方面,确实值得肯定。但读者群基本限于80后群体,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对于一个上十亿人口的社会,一部作品的发行量达到上百万册,也不是什么奇迹。相反,明星作家的作品,躲避历史、误写现实、视野狭窄,以及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明显不足,也是事实。这样的作品,只能红极一时,不可能流传于世的。”

  此话听似客观,但立场不言自明,敌友阵线瞬间发生变化。韩慧玲感激地望着纪小川,脸上顿时云开雾散。郭虹娜和苏倩的脸色却刷地黑了下来,哀怨地瞪着纪小川。

  郭虹娜厉声质问道:

  “纪小川,你是不是80后?你说,难道不能流传于世的作品就不算当代文学,作家就不能收录当代文学史?那么,试问主流文学界,现在又有多少作品称得上是当代文学,有多少作家值得收录当代文学史呢?”

  纪小川知道,三个美女全都误会自己了,便坦然地看着郭虹娜,诚恳地说:

  “对,这就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堪忧之处。这么多年来,文学界确实难见几部能称得上传世之作的作品,这是一个值得文学界、更值得整个社会深思的问题。说实话,这也是我想创作一部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动因之一。”

  郭虹娜冷笑了一声,讥讽道:

  “纪小川,你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救世主吗?切,你是不是太高看自己了?!”

  纪小川并不在意郭虹娜的嘲讽,笑道:

  “虹娜,别高抬我,我可不敢有那么高的期望。我只是想,文学有其娱乐、消遣的功能,但它不能沦落为娱乐工具。文学、文化一旦颓废,就太可怕了!就说我们80后吧。社会给了我们很多评价,说我们是颓废的一代、娱乐的一代、迷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些评价,我们当然不能认同,因为它带有很强的偏见。”

  见三个美女都凝重地点了点头,纪小川接着说:

  “但我要说的,是文化对我们这一代人造成的伤害,因为我们就是在越来越颓废、娱乐、空虚、畸形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因此,无论是拯救我们自己,还是拯救我们的后来者,都需要先拯救中国当代文学,拯救中国当代文化。这个责任,主要的,当然还是应该由我们的前辈来承担,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但我们80后,也应该责无旁贷,因为我们受到的伤害最大,我们需要自我觉醒。”

  说到这里,纪小川停顿了一下,见三个美女都不出声,接着说:

  “说实话,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创作出一部有正能量的作品?但80后中总得有人来做开拓者,甚至是牺牲者,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无论成功与失败!”

  身边的几个美女被纪小川最后这一句铿锵有力、带有浓厚悲情色彩的话深深地震撼了,她们相互看了一眼,又一齐凝重地看着纪小川。办公室里,一时寂静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