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悠哉小农女 第十八章 开仓放租
作者:青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胡二郎是有理由的,他只有一个娘子,虽说这时不时的爱去个青楼楚馆,到底是没敢领回家里,可李氏这病来的怪,谁晓得她还能不能起得来,如此便开始着人去打听,看看那牙婆子手里有没有品相好点的良家女子,买来作个妾侍,先传了了这胡家的香火是正经。

  胡家二郎是在脂粉堆里打过滚儿的人物,惯常的村妇他是瞧不上的,这来来去去也没找到合适的,便将主意打到了老娘身边的丫鬟紫苏身上。

  紫苏早些年是被胡家买来的,可老夫人疼她,早就给除了奴籍,就等着年岁到了找个好人家给嫁了,要说她生的也好,虽然也做粗活儿,偏偏长得是一个娇嫩细致的模样,加上性格也好,长到如今已经有了十五岁,早有不少人想把她要了去做填房,偏偏老夫人都不同意。

  可到了自己的儿子南老夫人就没了办法,胡二郎也不去硬抢,只天天耗在老娘面前哭诉自己一直无子的痛苦以及李氏的凶悍,时间久了老夫人也觉得这紫苏合适,不说这旁的,就冲这缘分给她做个儿媳妇儿那也合适。

  如此没有问过紫苏,胡二郎便开始操办婚事,娶个妾那不算什么,犯不着大操大办,等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紫苏才知道自己竟然快要被人给收房了,她自然是不肯的,便跑去找老夫人求情,就在这节骨眼儿上李氏的病偏偏又好了,出了门便发现自己的相公竟然要娶小妾了,自己这脸面被人打得都快落到地上了。

  然后就是习惯的哭闹,李氏直说若是敢娶进门,就把胡二郎的丑事都给抖落出去,以后也甭想同他们李家的生意上有什么牵扯了,胡二郎这才慌了神儿,赶忙去给娘子下跪求情,说是紫苏勾引他,硬要嫁给他做妾,他是没办法才答应的,委屈的很。

  李氏怎么会相信,但是终究是两口子,她便将这气转到了紫苏身上,先是私下里给她穿小鞋,整天挤兑她,后来还想同以前一样把人直接给卖了,可是紫苏早就没了奴籍,他们若是如此那是触犯刑罚的,如此只能将人给打了一顿赶了出去。

  紫苏无端端背了这么个媚主的名头,家里早些年就已经没了联系,早已回不去,她一个女子去哪里都生活不下去,在街上彷徨之际便遇到了归家的胡元澈,想着自己也没了去处,还不如过来照顾常家兄妹,家里有年纪长些的,总也能帮衬一点。

  常华婉听了暗暗心惊,幸亏没有在胡家待下去,只怕他们当初没有离开,下场也不会比紫苏好多少,这种深宅大院的还是早早离了是正经,在这农家反倒能过得自在些。

  “紫苏姐姐来的正好,我们这里正缺个当家做主的,若是你不介意我们过得穷困,以后你就是我们的亲姐姐了。”

  紫苏顿时红了眼眶,从袖子里抽出快帕子捂在脸上,哽咽道:“我孑然一身,又是个奴才出身,如今能得片瓦遮头便该感谢上苍,哪里敢得你们这称呼。”

  常华婉握着她的手笑道:“什么身份不身份,你瞅我们如今不也是野丫头了,反倒紫苏姐姐你像是个贵家小姐,咱们以后在一块儿过,就算清苦些,那也是自己做的数的,谁都为难不了你。”

  两个人在那姐妹情深,胡元澈看不住了,“咳咳,紫苏倒是被收留了,那我可怎么办,怎的阿婉要将我撵出去吗?”

  常华婉回过头,满眼不可置信:“舅舅不是要去考州试了,来我们这里做什么,你不入仕了吗?”

  胡元澈轻轻叹口气,说不上是忧心还是轻松:“州试哪里是那么容易可以过的,如今陛下的政策,非博学大儒不得上殿,我年纪尚轻,只怕连考场都进不去,早先夫子说让我不如走举荐的路途,只是如今名额抢手的很,我与其在学中苦苦等待,反倒不如来这里安心读书,也好看着你们几个,省的捅了什么篓子。”

  听了这消息常华婉高兴的很,虽说村里人大部分心善的很,可家中没个长辈坐镇,总容易被人看轻了去,如今一下便来了两个,一来她不用日日呆在家中,二来也能多考察一下周围的环境,看是否有可以利用的商机,当真是两全其美。

  等晚上下田的俩人回来,常华玖听了这消息自然是没有反对,他如今性子越发的稳重,也明白了生活的不易,自然也能分得清究竟什么人是对他好,元四儿更简单了,他对常华婉的提议全部举双手赞成。

  家里多了俩成年人,到底是变了好多,接下来的几天,胡元澈便带着外甥同元四儿将这老房子修补了一下,又重新归置了器具,将老柱子重新刷了漆,紫苏自幼做惯了活儿,勤快又爱收拾,重新糊了窗纱,又做了些新的坐垫床帘,里里外外的经她一捯饬,显得温馨多了。

  家里有了紫苏照拂,常华玖没几天便被胡元澈送到了县学读书,本想着让元四儿一起过去,没想着人中午被送去,中午自个儿就跑了回来,说要跟着常华婉一起,没办法常华婉只能带着他一起上山采药,这几日光顾着收拾,再不去采药的话云大夫那边的货就供不上了。

  她本来是想着把家里的田地都开了种菜,后来执行起来才觉得麻烦,不说那地有多大,开垦起来没有几个青壮年的劳力做不了,而且这地的面积,收菜的时候销售也是个难题,胡元澈给他出了个主意,既然这里的地本就给了别人种,不如把这剩下的荒地也租出去,租金收的低一些,或者收成的时候拿着菜抵债也成,这样又不费什么劳力还能给自己留个退路。

  果然常华婉将这事儿同族老一说,大部分村民都是同意的,大家本就是吃地里的饭,荒地的土质也不差,租金还低,李阿采家里边首先租了十来亩过去,见着有人带头,没几天的功夫这地就放出去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