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隐后 第二十一章 穆氏兄妹
作者:甫田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看着眼前这个十二岁的小宫女,男人朝跟随在身后的一名寺人,道:“为她盛一碗水来。”

  身后的寺人连忙跑回大缸处,恭敬地用一个木碗盛了一碗清水。

  嘴唇干裂的卓文清感激地朝男人俯身,以示谢意。

  就在卓文清要接过寺人手中的木碗时,一个女子冷冷道:“大人是要坏了我这嫦云馆的规矩吗?”

  众人抬头望去,却是一脸怒意的穆连云。

  穆连云站在嫦云馆的院门处,认真地说道:“此女受罚,若是忍受不了饥渴,又如何能在这深宫中活得久远?”

  被称呼穆大人的男人朝身后的寺人们招了招手,众多寺人连忙俯身,推动木车,走出了嫦云馆。

  笑意浮现在男人的眼眸中。

  男人几步走向穆连云,疼爱地说道:“云儿,为兄今日特意借着监水之机来看望你。”

  一个小布包被男人从怀中摸出,布包被打开,里面是一些炒熟的咸芸豆。

  “我给你带来了这些。”男人将布包递送给穆连云。

  双手接过布包,泪水迷蒙了向来面色冷峻的穆连云的双眸。

  “大哥——”穆连云哽咽道。

  男人伸出手,欲抚摸一下穆连云的头发,穆连云一个闪身,低垂眼帘,道:“大哥还是快走吧,这宫里是没有兄弟姐妹之情的,若是被王上们看到,怕是要遭到责罚。”

  “云儿,你太小心了。”男人道。

  穆连云抬起头来,看着男人的双眸,低声道:“大哥,不是你一直在教导我做人要谨慎,做人要坦荡吗?”

  男人的手停留空中片刻,收了回来。

  “为兄先离开了,云儿,照应好自己,你是我这一世唯一的亲人。”男人道。

  说完,男人抬脚走出了嫦云馆。

  当男人的脚步声彻底消失,穆连云抓着装满了咸芸豆的小布包跌倒在墙壁上,大颗大颗的眼泪滑落下来。

  忽然,穆连云快速站起,似疯了一般将小布包扬向天空。

  在如雨一样的咸芸豆中,穆连云呵呵傻笑。

  仰天,承接着疾速落下的咸芸豆的撞击,穆连云哭泣道:“大哥,大哥,你在哪里?”

  十二岁的卓文清跪在院墙下,用眼角的余光默默地观察着穆连云。

  穆连云,这个表面冷漠,不近人情的十六岁姑娘的心里藏了一个大秘密,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大秘密,卓文清深切地感觉到重重危险包裹了这森森的庞大的王城——咸阳宫。

  冷,浑身冰冷彻骨。

  一双绣制着双鸳的布履朝自己走来。

  冰凉的手指挑起自己的下巴。

  “齐华,你有看到什么?”穆连云冷冷地问道。

  被穆连云挑着下巴的卓文清诺诺地说道:“齐华什么也没有看到。”

  “你可有听到什么?”穆连云再次问道。

  “齐华什么也没有听到。”卓文清犹如一只温顺的花猫一般,恭敬地说道。

  穆连云转过身去,背对卓文清道:“人只有擅于伪装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也才能更好的去发现真相。”

  一块蒸饼被穆连云从袖子里摸出,冷冷地递送到身后。

  饿得头晕眼花的卓文清连忙朝前跪行几步,双手朝蒸饼伸去。

  “啪——”

  蒸饼被穆连云丢在青石的地面上。

  绣制着双鸳的布履朝嫦云馆外走去。

  尽管有着二十八岁现代女子的智慧,可毕竟穿越的身子是一个十二岁小姑娘的身体。

  看到穆连云的身影彻底走出了嫦云馆,饥肠辘辘的卓文清抓起蒸饼,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突然,卓文清愣住了,不知何时,那绣制着双鸳的布履再次出现在嫦云馆院门外。

  咕噜一声,卓文清将最后一口蒸饼咽了下去。

  一杆长长的扫帚被丢掷到卓文清的面前,穆连云冷冷地说道:“跪罚可免,但修行并没有结束。从明日起,早起洒扫。”

  一股暖意忽然涌上卓文清的心头。

  抬头望去,穆连云已消失。

  ……

  兰池宫,秦国太子安国君及其内眷们所居住的宫院,灯火阑珊。

  在这座庞大的宫院里分布着四十多座精美豪华的馆舍宫室。其中二十多座馆舍宫室里居住着安国君的美姬们。

  在这些如花美眷中,居住在陶然馆的俪姬俪夫人为人最为睿智,深得这兰池宫的真正主人太子安国君的信任。

  在许多人眼中,俪夫人已经超越了姬妾的身份,俨然是安国君的智囊。

  每当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身为太子的安国君都会到陶然馆里坐上一坐,经过俪夫人悉心劝解,安国君总会眉头舒展,一身轻松的离开。

  然,太子安国君并不知道每个深夜,每个白日,陶然馆里那真实的一幕。

  星夜。

  夜风吹拂着帷幔。

  一个玉面男子弓着身子匍匐在地。

  一个女人坐了起来,轻抚鬓发,女人道:“你下去吧。”

  匍匐在地的玉面男子朝女人叩谢道:“谢夫人。”

  抱起散落在地的衣裳,男子走出层层帷幔。

  女人站起,步下大床。

  站在空旷的,铺着豪华织毯的地面上。青铜烛台里的蜡烛发出莹莹的光芒。

  深深叹息一声,女人似乎有什么窝心的不满,用力朝地面上散落的一件衣裳踩去。

  一个眉眼乖顺的,二十左右岁的宫女挑起帷幔,将地上的衣裳一一拣起,娴熟又恭顺地为女人穿上。

  “桃考,公子可好?”穿戴好的女人问道。

  被叫做桃考的宫女俯身,道:“回夫人,公子酒醉,正在歇息。”

  一丝怒意浮现在女人的眼眸中。

  “可有寻到那贱人?”女人问道。

  桃考诺诺道:“派人寻遍了咸阳城,并不见那小姑娘的身影,想来那烧成焦炭一样的人就是绾歌。

  那样一场大火,任凭是谁也难逃离,何况她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瑶光坊的刘嫫摸已经信誓旦旦地指认那具尸体就是绾歌。”

  女人眉头渐渐舒展,道:“火烧瑶光坊一事切莫让公子知悉。”

  桃考道:“夫人放宽心,公子只以为绾歌拿了我们给的钱财,在大火之前就离开了咸阳城。”

  话音刚落,一个身穿华美衣裳,年约十八的年轻男子踉跄地走了进来,男子手中抓着一个装了酒水的玉瓶。

  男子瞪着一双醉醺醺的大眼,恨恨地望着女人,怨恨地说道:“高贵的母亲大人,尊贵的俪夫人,求您放儿子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