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奇遇 第十三章:夜宿桐柏遇山妖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10-19

  这时候的中原大地,遍地洪水,满目疮痍。山妖水怪四处出没。平地上已经无法通行。要到南方去,必须要选高处行走。于是大禹便沿着中岳嵩山一路向南。

  嵩山,以前叫做外方。因为这嵩山座落在崇地,所以,又叫崇山,也叫嵩高。位于五岳正中央,称为中岳。

  人说:“华山如立,嵩山如卧。”

  中岳嵩山东西绵延一百多里,雄峙中原。如一条华夏的巨龙,沿着黄河,昂首俯伏在黄河的南岸,象是黄河的守护神,守护着黄河这条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嵩山由东边的太室山和西边的少室山组成。共有大大小小七十二座山峰。最高的主峰为峻极峰。自古便有“嵩高峻极”和“峻极于天”之说。

  大禹三人登上了峻极峰。站在峰顶,俯看中原,七十二峰尽在脚下。中州大地尽收眼底。北面的黄河早已经于大地上的洪水连成了一片,像一条银色的玉带,明明灭灭自西向东流去。

  大禹等三个人正在饱览嵩山的雄浑景色。忽然看见从嵩山的半山腰里升起一团黄云。细看黄云里还飞着一条黄龙,张牙舞爪的朝这边飞来。龙背上还乘坐着一位神人。眨眼间便飞到了大禹的面前,落下云头。

  那神人翻身从龙背上跳下来,向大禹抱拳见礼。说道:“大禹公子临我嵩山,有失远迎。”

  大禹也抱拳还礼,问道:“请问尊神大名?尊神怎么知道我大名字?”

  那神人说道“”我是嵩山之神,名字叫崇逸。得知大禹公子来到嵩山,特来相见。”

  大禹看那嵩山神,相貌清奇,面色淡黄,三缕黑须,头上生着一对鹿角,手里执着玉圭。身穿着诸侯的装束,言谈举止之间透出神仙的风采。

  大禹说道:“今日得见嵩山神,真是有幸。我们只是路过嵩山,顺便浏览嵩山风光,不想惊动了尊神。”

  嵩山神说道:“大禹公子不必客气,可以说,公子与嵩山有很深的渊源。其一,嵩山座落在令尊崇伯的封地上。其二,大禹公子将来也要封爵崇伯。所以这嵩山也将是你的封地。第三,大禹公子今后还要来治理嵩山。今天咱们虽然是初次相见,等以后再见面时,我们不就是老朋友了吗。”

  大禹只知道父亲封爵为崇伯,并不知道还有封地,而封地就是嵩山一带的崇地。但是他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倒是嵩山神后面的那句话。问道:“嵩山也有需要治理的地方吗?”嵩山神说道:“是的,就是那轘辕口。不过不是今日,而是几年之后,等公子再次来到到这里的时候”。

  大禹听他这么一说,似乎能知道过去未来之事,听得自己一头雾水。于是,只“诺、诺”了几声,也就不再追问了。

  停了停,嵩山神又问大禹道:“不知公子接下来还要到哪里去?”大禹说道:“我还要到南边的桐柏山去考查淮河的源头。”嵩山神说道:“如果公子不嫌弃,就让我带同公子一起骑乘我的黄龙去吧。不知公子有没有兴趣?”

  大禹今天是第一次看见龙,感到很新鲜。于是欣然同意。说道:“我还没有骑过龙,骑龙一定很好玩。但是看你的龙并不太大,我们几个人都骑上去,它能驮得动吗?”

  嵩山神说道:“龙乃神物,可大可小,大能吞吐宇宙,小能隐迹遁形,由本神陪同,公子尽可心放心地骑乘。”

  大禹说道:“那好吧,恭敬不如从命。今天我们就骑一骑尊神的神龙。”

  嵩山神向那黄龙一招手,黄龙便飞到了大禹面前,并且向大禹点头致意。

  嵩山神扶着大禹,二人一前一后骑到了龙背上。随后玄弓和黄戈也都骑了上去。

  这时,原来看似不太大的黄龙,立刻比原来长大了许多。有十数丈长短,象牛腰般粗细。

  等四个人都骑上去后,那黄龙并不用吩咐,呼啸一声,便腾空而起,昂着头,摆着尾,张牙舞爪的飞上了青天。

  大禹骑在龙背上,一开始有些紧张。当黄龙向上飞升的时候,还有点目眩,过了一会儿,便放松了下来。低头往下一看,眼界大开。果然是身在凌云处,一览众山小。

  只见山岳如小丘,河流似银链,湖泊如玉盘,泡泽如珍珠,房舍似核桃。微风从迎面扑来,白云从脚下掠过,大地飞快地向后退去。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从嵩山到桐柏山,一千多里远近。如果是靠两条腿走路,翻山过河要走上七八天才能走到。大禹今日乘着嵩山神的黄龙前去,只用了不到一柱香的工夫,便已经远远地望见了桐柏山。真是神仙的速度。

  黄龙开始降低高度。越飞越低,桐柏山也就显得越来越高大。黄龙一直飞到山下的淮河之滨,落下了云头。

  嵩山神和大禹三个人先后跳下龙背。大禹拍了拍龙颈,摸了摸龙角,向黄龙致谢。黄龙也朝大禹点头致意。

  大禹转过身来向嵩山神道谢。说道:“多谢嵩山神用神龙相送,使我大长见识,开了眼界,尊神请回吧。”

  嵩山神说道:“大禹公子,下次如有用到我之处,请不要客气。你只要向空中连喊三声‘嵩山崇逸’,我立时便到。今日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说罢,跨上了黄龙,飞上天去。

  大禹目送嵩山神乘龙远去。方才带领着玄弓,黄戈便开始顺溪流向上,踏查桐柏山,寻找淮河的源头,。

  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西衔秦岭,东接大别山,位于秦岭和大别山的过渡地带。

  这座高山,既有北国的粗犷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到处是山泉,瀑布。

  在古代,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渎”。而淮河又被视为“华夏儿女的风水河”。

  大禹三人一路考查桐柏山的水势。发现山上的山泉众多,溪水淙淙,叮咚流淌,飞流瀑布到处可见。虽然是淮河的源头,但是水量却并不大。都是一股股的涓涓细流。

  他们找到了一股较大的溪流,逆流而上,想要找出淮河的真正源头。

  顺着涧,攀腾扶葛,一路向山上攀爬。一边走路,一边观看。还没等爬到山顶,天色就已经黑了下来。大禹决定就在半山上过夜。

  玄弓,黄戈二人四处寻找,找到了一处山洞。

  钻进山洞一看,洞内还算宽敞,足够三个人容身。于是又寻了一些茅草铺在地上,三个人和衣而卧,躺在了松软的茅草上,不大一会就进入了梦乡。

  睡半夜时分,洞外来了两个黑影,眨动着幽绿色的眼睛,向洞内扫视,还把脑袋探进了洞口,眼睛瞪得大大的,从头到脚审视着洞内的三个人。

  看了半天,也不见洞内的人有什么反应。于是便发出了几声怪叫:“呱、呱、呱”,“哇、哇、哇”,“呜、呜、呜”。

  大禹等三个人,各各身怀绝技,对这些小小的骚扰根本不放在心上。你叫你的,我还是照样睡我的觉。

  过了一会儿,两个黑影见没有效果,便悄然离开了。

  原来,这桐柏山里住着一伙妖精。为首的大妖叫梼杌(taowu),二妖叫叫山魈。两个妖王手下网罗了几十个狼虫虎豹做喽啰兵。在桐柏山上为非作歹,祸害生灵。

  这桐柏山又是“淮河水君”奇妖巫支祁的势力范围,连同千里淮河,统归巫支祁管辖。这伙妖精仗着巫支祁的势力,更是有恃无恐。

  刚才来的那两个是夜间巡山的小妖。如果他们看见大禹三人是平常百姓的话,早就捉回去报功请赏了。可是看见大禹气场强大,像是神人。所以未敢轻举妄动,就跑回去报告梼杌大王和山魈二王去了。

  这时候,梼杌大王和山魈二王,两个妖王正在山洞里喝酒划拳取乐。

  二个巡山的小妖跑进来报告:“报告大王,刚才小的巡山,发现前山的一个山洞里有三个外来人。其中有一个人气场强大,疑是神人,所以未敢擅自动手,特回来禀告大王”。

  梼杌、山魈两个妖王喝酒正喝到兴头上。不耐烦地吼道:“没用的东西。再去几个胆大有劲的,把他们抓回来就是了。连桐柏山的山神盘瓠都被我们赶跑了,这桐柏山上还哪里有什么神人?真是大惊小怪。”

  旁边一个黑熊精,长得又高又壮。自告奋勇的跳出来要去捉人。说道“大王,让我领几个弟兄去吧,保证手到擒来”。

  梼杌大王吩咐道:“很好,多带几个弟兄去,莫要折了本大王的威风。”

  黑熊精应道:“大王放心,兄弟我去抓几个凡人,还不是小菜一碟。莫长他人志气,灭自家人威风。兄弟去去就来”。

  黑熊说罢,精带着七八个小妖,一窝蜂似的地赶往前山,要到山洞里捉人。

  下半夜,大禹等三个人睡得正香。忽然听见洞外发出了几声怪叫,睁开眼睛一看,好家伙,洞外又来了好几对幽绿的眼睛。大的象铜铃,小的象绿豆。一眨一眨的,嘴里还发出怪叫声。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呜呜啼哭,还有的连吼带叫。

  他们一个个作势要冲进洞来的,可是,却又好象被什么东西拦住了,冲不进来。

  大禹不知道,自己有元神护体,气场强大。这群妖精之所以冲不进来,是被自己的气场挡住了。

  黑熊精见冲不进洞去,就急得把熊爪子伸进洞内去乱抓。

  大禹对玄弓、黄戈二人说道:“我们且睡觉,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可是玄弓和黄戈二人却再也忍耐不住了。见黑熊精的大爪子又一次伸进洞内乱抓的时候,便略施功夫。“咔嚓,咔嚓”两声,就将黑熊精的两只大爪子齐手腕处折断了。

  那黑熊精痛的“嗷”的一声惨叫,急忙缩回了大爪子。低头一看齐手腕处的骨头被折断了,两只大熊爪子都垂了下来。吓得“妈呀”一声,得转身就往回跑。其余小妖看见领头的受伤败逃,一个个也都跟着狼狈地逃了回去。

  黑熊精逃回山洞,垂着两只熊掌来见两位妖王,把刚才的经过学说了一遍。

  梼杌大王和山魈二王气得“哇、哇、哇、哇”一阵怪叫。酒也不喝了,把酒杯一推,站起身来,一脚将黑熊精踹到了一边。立即点起小妖,倾巢出洞,要来捉拿大禹报仇雪恨。

  大禹三个人赶跑了前一伙妖精,正想重新入睡。忽然洞外传来一片嘈杂声。原来洞外又来了一伙。只见外面不远处影影绰绰奔过来两个高大魁梧的妖精,带领着一群狼虫虎豹的喽啰兵。

  梼杌大王高声叫道:“洞内是什么人,胆闯到我的桐柏山?快快出来送死”。

  大禹是来是要察看淮河水源的,本不想打架惹事。可是见了眼前这阵势,就是不想打架也不行了。自己不闹事,闹事的却找上门来了。于是带着玄弓,黄戈二人走出洞来。

  只见对面为首的是一头站起来的斑斓猛虎。长着一张狰狞的人脸,一只猪嘴,两颗獠牙露出唇外二尺多长,压耳毫毛上耸,浑身带着虎纹,头上的毛发一尺多长。手拿一把鬼头大刀。

  站在大妖身旁的是一个浑身漆黑,长着黑色长毛的巨人。身高二丈,黑漆漆的一张猩猩脸,脸上一双黄黄焦焦的眼珠放着贼光。眼窝深陷,下巴前突,塌鼻梁,翻鼻孔,满口的虎牙,露出唇外。手拿一杆大枪。

  大禹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领头的妖王答道:“我乃桐柏山梼杌大王是也”。旁边的妖王答道:“我乃桐柏山山魈二王是也”。

  大禹接着又问道:“为什么半夜三更前来滋事?难道不怕王法吗?”

  梼杌大王哈哈大笑说道:“王法?什么王法?我是桐柏山上的大王,我说的话就是王法。除此之外,我们只听淮河水君巫支祁的号令”。

  大禹说道:“那你们想要怎么样”?

  梼杌大王说道:“你们放下武器,交出财宝,让我手下的弟兄们捆了,带回山洞里明天一早给我当点心”。

  大禹说道:“岂有此理?想要吃我们可以,但是只怕你没有这个本事”。

  梼杌大王听大禹说完,大怒。“哇呀呀呀”的一声怪叫,说道:“那可就怪不得本大王了”。一边说着一边抡起鬼头大刀就向大禹头上砍了过来。

  玄弓见状,早就抽出了伏魔黄铜棍,上前敌住了梼杌大王。与梼杌大王斗在了一处。两个人斗了个不相上下。

  山魈二王见状,手擎大抢也冲上来助战。

  黄戈挥舞霹雳狼牙棒,上前接住了山魈二王,与山魈斗二王在了一处。

  这二个妖精果然有些本事。四个人翻翻滚滚斗在了一处。一直斗了二三十个回合,一时间分不出胜败。

  二个妖王带来的几十个小妖齐刷刷的围成一个圆圈,给在中间打斗的二位妖王站脚助威。

  这时忽然有小妖看见大禹正坐在圈中的一块大石头观战。于是一声招呼,群妖一齐向大禹扑了过来。

  几十个小妖立时把大禹围在了核心。一个个嗷嗷乱叫,张牙舞爪,冲上前来,想要生擒大禹。

  大禹坐在大石头上,连屁股都没抬。看见小妖冲上来一个,便用手指点倒一个,不一会儿就点倒了一大片。有大腿脱臼的,有胳膊错环的,有胃岔气的,有掉了下巴的。没死的都爬在地上直哼哼,哭爹喊娘。

  再说玄弓一条伏魔铜棍荡开来,金光万道,刚猛雄浑,有万夫不挡之勇。力大棍重,招数精奇,二三十招过后,早把梼杌大王压制得透不过气来。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梼杌一个不慎,被玄弓一铜棍磕飞了手中的鬼头大刀。那妖王刚要转身逃跑,被玄弓赶上,抡起伏魔黄铜棍,一棍打在了后脑上,扑通一声扑倒在了地上。

  玄弓一步赶上,一只脚踏到背上,笑问道:“还想不想把我们当早点吃了”?那梼杌大王却连哼都不哼一声。玄弓仔细一看,原来梼杌大王脑浆迸裂,已经死在了当场。

  再说黄戈的一条霹雳狼牙棒,舞动起来,瑞彩千条,风雷激荡,神鬼发愁。山魈二王的抢法虽然也看得过去,但是与黄戈交手二三十招之后,便分出了上下。那山魈根本不是黄戈的对手,枪法比起黄戈的棒法逊色了许多。

  斗到分际之处,黄戈用狼牙棒“噹”的一声磕开山魈的大抢,一脚踢在他的前心,山魈撒开大抢,双手抱在了前胸,跪倒在地,头拱在地上,嘴里嗷嗷地叫唤。玄弓赶上,抡起霹雳狼牙棒,一棒便结果了他的性命。

  玄弓、黄戈二人腾出手来,回到大禹的跟前,又抡起兵刃,“噼噼啪啪”将剩下的小妖都打发掉了。

  大禹说道:“我们是出来查看水情,开阔眼界的。本来是不想惹事的。”

  玄弓说道:“对这些山妖水怪绝不能手软,你不打死他,他便吃掉你。”

  黄戈说道:“这些小妖们也不能留,如果留下他们,今后还要祸害百姓。”

  折腾了一夜,这时,天也渐渐亮了。三个人来到山泉边,洗净了手、脸。

  黄戈摘回了一些野果子回来,三个人就着山泉水,吃了一些带来的干粮。

  吃过早饭,三个人顺着溪流一路向上继续踏查淮河。

  正走之间,一抬头,只见山角边的大石头上坐着一个人。

  那人看见大禹等三人走过来,便站起身来招呼道:“前边走来的可是大禹公子吗”?

  大禹一看,这人长得甚是奇怪。竟然是人的身上长着一颗狗头。从颜面上看不出多大年岁,一副神仙的打扮,只是神情有点儿沮丧。

  大禹回答道:“我是大禹,请问你是什么人?”

  那人回答道:“我乃是桐柏山的山神盘瓠。闻知大禹公子前来桐柏山考查淮河的源头,所以特来相见。

  大禹三人刚刚见过了一伙妖精,眼前又见这怪人的长相奇特,而且自称是桐柏山的山神,不免露出了几分怀疑的神色。

  那怪人看出了大禹的心思,便说道:“难道大禹公子看我不像是神仙吗?不要看了我长的这副模样就怀疑我不是神仙。天下有很多的山神、水神也都长着奇怪的模样。有很多神仙的长相还不如我英俊呢。可是长相并不影响我们成为神仙,今后你看见的多了,就不奇怪了。”

  大禹听他说话很有道理,也很真诚,也就打消了疑虑。问道:“那么尊神与狗有渊源吗?”桐柏山神说道:“当然有,我叫盘瓠。在没成仙之前,我就是一条狗。

  大禹听说眼前这个怪人就是盘瓠。不禁瞪大眼睛又追问一句:“你真的就是神犬盘瓠”?那人答道:“我就是盘瓠。这还有假”?

  大禹三人以前也听说过盘瓠的名字。不过,这次真的见到了盘瓠模样,出了惊喜之外,还是有点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