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奇遇 第二十三章 东南天柱寻天书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10-19

  第二天早晨,太阳又从云梦泽里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在湖心岛上,大禹等三个人醒来,各自先用湖水洗了一把脸,只觉得神情清爽无比。

  大禹想起昨天夜里游月宫的事,也不知道是作梦还是真事,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月宫里拾起一片桂花树叶,揣在怀里留作纪念。于是伸手到怀里一摸,果真掏出来一片桂花树叶。又想起曾经饮了嫦娥姐姐赠给的“清轻茶”。也不知道是否管用,想要验证一下。

  于是吸一口气,运起太极混元功,使出一招“登云纵”,尽力向上一纵。只觉得就像腾云架雾一样,身体径直向空中射去,把大禹自己都吓了一跳。

  这一纵像火箭钻天一样,足有几十仞高。一直升到不能再升高了,大禹方才收势,缓缓落回地面。这一下才相信自己昨天夜里登上月宫见到嫦娥都是真事。

  这一纵,直把玄弓,黄戈二人看得张大了嘴,半天合不拢。心里想道:“怎么?大禹在湖心岛上住了一夜,轻功就有了这么大的进展呢?比平时高出了一大截。”

  他们二人哪里知道,昨天夜里,正在他们熟睡的时候,大禹已经到月宫里游历了一回。

  三个人在湖心岛上摘了一些不知名的野果当早饭。

  一尝,鲜美异常,独具风味,与别处吃过的野果大不相同。于是他们又多摘了一些带到船上,留着路上吃。

  吃完早饭,大禹三人又登上了竹排。玄弓、黄戈二人撑着排。离开了云梦泽湖心岛,继续向东南方向撑去。

  云梦泽,水连长江,南接洞庭湖。船又行了三,五日,方才进了长江。

  这一段正是长江的中游,江水清澈,水流平稳,江面开阔。小船进入长江水道之后,顺流而下,随着江水漂流,再也用不着人来撑船了。

  长江的南岸为洞庭湖平原,长江的北岸为江汉平原。这里沃野千里,河湖港汊众多,是华夏大地上最富庶的鱼米之乡。

  自从小船进入长江水道以来,天气晴好,风平浪静,蓝天白云,三个人饱览了沿途美丽的风光。

  这一日来到了湖口。湖口,乃是彭蠡湖(现在叫鄱阳湖)连接长江的水口。彭蠡湖向来号称是候鸟的天堂。

  长江从源头到巫峡,为上游,从巫峡到湖口为中游,自湖口往下,便是下游。

  长江自湖口起,水流更加平缓,江面开阔,江南水乡更是人间天堂。

  河流成网,湖泊遍地。就像银线上串起一颗颗珍珠,再结成一张大鱼网,罩在了江南大地上一样。

  船在长江中又行了几日,前面到了一处很大的渡口。向当地人一打听,说是从这里登岸就可以直奔东南天柱山。

  于是三个人把竹排栓在岸边一棵大树上,弃舟登岸.一边走一边问路,朝着东南天柱走去。

  东南天柱,群峰兀立,危崖罗列,怪石嵯峨。流泉飞瀑遍布其间,奇松秀竹,绿树红花遍布山谷。雾潮云海瞬息万变,苍茫无际。集雄、奇、灵、秀于一山。

  大禹带着玄弓、黄戈二人,跋涉了三日,终于来到了东南天柱的脚下。

  三人望着这方圆几百里的大山,一片茫然,毫无头绪,不知道这《金简玉篆》天书究竟藏在大山的什么地方。

  三个人正在踌躇时,黄戈指着山坳里露出的房舍一角说道:“那里有人家居住,我们不妨前去打听一下”。

  大禹大喜。说道:“有人家就好办了。俗话说,要知山中事,须问山里人。我们就去问一问山里人”。

  三个人来到房舍前,院门敞开着。黄戈上前高声问道:“家里有人吗”?

  话音刚落,从屋中走出来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柱着一根藤杖,来到门前。说道:“年轻人都进山打猎去了,你们找谁呀”?

  黄戈说道:“我们是中原来的。为了治服洪水,遵照高人指点,来到这东南天柱山,寻找《金简玉篆》天书”。

  大禹接着说道:“我们初来乍到,对这东南天柱山一点也不了解。特向老伯打听这大山的详情,还请老伯不吝赐教”。

  那花白胡子老人听大禹如此说,立刻对大禹有了好感。说道:“年轻人很有礼貌。那我就尽我所知,知道多少说多少吧”。

  于是缓缓地说道:“我也曾经听老辈人说过,在这东南天柱山上藏有天书。可是谁也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也许藏在山峰顶上,也许藏在山洞里,也许藏在石缝间。可是谁也没有见过。

  我们山里的老百姓,每日种田、打猎、砍柴。对天书的事一点也不关心,也不想知道。就是把天书送给我们,我们也不认识字”。

  大禹说道:“那就请老伯给我们讲一讲这东南天柱山的形势吧”。

  玄弓扶着花白胡子老人坐到了一块大石头上,大家围坐在对面。

  老人捋了捋花白胡须,指着天柱山说道:“我生在这大山里,长在这大山里。在山脚下种田,在山里头打猎。对这东南天柱山再熟悉不过了。这东南天柱山,顶天立地,万山拱卫,孤立擎天,实实在在是东南方的擎天柱啊。

  这东南天柱山,大小共有四十二座山峰,十八座岭,十七处山崖,二十五处山洞,另外还有十三井,十六岩,七关,八池和五十三块怪石。

  主峰叫天柱峰。因为陡如层塔,形状酷似一颗巨形竹笋,所以百姓们也管它叫“笋子尖”。笋子尖又高又陡,光滑坚硬无法攀登。

  况且,峰下还有狼豺、虎豹、毒蛇、巨蟒、杀人藤、,妖魔树等等。种种阻拦,不止一样”。

  听完花白胡子老人讲东南天柱山的形势,大禹对这座大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究竟怎么样去寻找天书,仍然是一片茫然。

  大禹对玄弓、黄戈二人说道:“咱们先到“笋子尖”上去找一找。如果找不到,那我们见峰就登,见洞就钻,逢崖就攀。拉开大网,一处不拉,只要我们心诚,就不信就找不到天书《金简玉篆》”。

  三个人谢过了花白胡子老人。一路披荆斩棘,斩毒蛇,屠巨蟒,打豺狼、驱虎豹。来到了‘笋子尖’下。

  仰头看那“笋子尖”,足有百丈之高。真像一颗雨后破土而出的大竹笋,上顶天,下立地,圆润光滑,连一点立脚着力的地方也没有。如果不是怀有绝顶的轻身功夫,别想攀上‘笋子尖’一步。

  就连小时候外号叫”猴登“的玄弓,也只能望而兴叹。

  问大禹道:“公子,怎么办”?

  大禹说道:“你们二人在下面等我,我先上去看看再说。

  黄戈问道:“公子有把握吗?”大禹说道:“先让我试试再说”。

  大禹紧了紧蔴鞋,勒了勒腰带,掖好了衣角。深吸一口气,运起了太极混元功,迈开登云步,腾身而起,一步就纵起十丈多高。

  目光四下一扫,看见崖壁上有一个小石窝,恰好能踏进半个脚尖。于是迅速地将右脚尖踏了进去。

  借上了劲,接着又纵起了第二步,又是十多丈高。瞅准了崖壁突起的一块石棱落下了左脚。

  再陡峭的山峰,也不是直立的。或大或小总有一点坡度,也总有凸凸凹凹的起伏之处。这天柱笋子尖也是一样。

  这一次大禹看准了笋子边上突出的一块石头,左脚落上,再一借力,右脚早已纵起。

  如此这样,每次纵起之后,总能找到一个落脚点,借力后再次纵起,一连纵跃了十几二十次,终于登上了“笋子尖”。

  大禹登上‘笋子尖’,站稳脚步。低头看那“笋子尖”,原来是一块宽两步,长三步的一块平台。青色的岩石,平整如砥。没有缝儿,也没有洞。上面草木不生,连一颗小石子儿都没有,更不用说天书了。

  大禹爬在地上,仔细地察看。不见青石上有缝隙,也不见有痕迹。

  大禹又在上面来回细细的查看了几趟,也不见一点蛛丝马迹。

  又抽出开山神斧,用斧柄对着青石敲击,回声清脆实在,说明青石下面也没有空洞。大禹不觉失望。

  玄弓、黄戈二人在下面仰着头高声问道:“看见天书没有”?

  大禹回答道:“‘笋子尖’上什么东西也没有”。

  大禹在上面又仔细查看了一阵,还是一无所获。无奈,失望地从‘笋子尖’上退下来。

  大禹来到峰下,把“笋子尖”上的情形对玄弓、黄戈二人说了一遍。二人听后,也都垂头丧气。

  大禹说道:“老师让我们到这东南天柱寻找天书《金简玉篆》。说天书《金简玉篆》就在这东南天柱山。老师的话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只是我们眼下还没找到而已。只要我们仔细寻找,就一定能找到。从今天起,我们就吃住在这山上,拉网式地搜寻,总会找得到”。

  于是大禹带着玄弓、黄戈二人,从头一座山峰上找起。见洞就钻,见崖就攀,见石头就翻。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摘个野果子吃。饿了就打个獐狍野兔烤了吃。到了天黑,就找一个山洞,钻进去就睡。

  以后的日子天天如此。搜遍四十二座山峰的七关,八井,十六岩,十七崖,十八岭,二十五洞,五十三块怪石,翻遍了东南天柱山的每一块石头,到头来一无所获。

  三个人默默无语,坐在一个大崖壁下发愁,心里别提是什么滋味了。

  正在这时,只见一位神仙脚踏祥云,从天而降。缓缓落在了大禹的对面。

  大禹看那神仙。长着一张鹅蛋脸,两道新月眉,一双丹凤眼,齿白唇红,面带善良,神态慈祥,举止端庄。白色绢帕罩头,白色衣裳曳地。辨不出来是男是女。

  大禹等三人见是一位神仙,立刻来了精神,慌忙站起来,躬身行礼。猜想一定是哪位神仙前来相助自己了。

  那位神仙问道:“前面可是大禹吗?遇到难事了么?怎么垂头丧气的”?

  大禹答道:“我就是大禹,请问尊神是哪一位?”

  那神仙答道:“我是天上的观世音者大神。今天从这里路过,看见你等坐在石头上发愁,所以现身”。

  大禹听后大喜。说道:“原来您就是天上的观世音者大神?!我们可遇到救星了”。

  于是就把华夏子老师让他们到东南天柱山,寻找天书《金简玉篆》的事说了一遍。

  接着又说道:“可是我们寻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翻遍了东南天柱山的四十二峰,二十五洞,五十三怪石的每一块石头,天书还是无影无踪。

  我们正在犯愁,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正巧大神降临,请求大神一定要帮帮我们”。

  观世音者大神听大禹如此一说,伸出手来掐指一算。说道:“难怪你们寻不到天书,这是上天有意在考验你的意志,磨炼你的性情。现在还不到天书出现的时候。你还要在这黄帝崖下沐浴斋戒七日,等到第七天的半夜子时时分,再去登东南天柱山的主峰‘笋子尖’。到那时,天书才会出现,你自然就能找到天书了”。

  大禹说道:“我已经登上过东南天柱山的‘笋子尖’可是那上面什么也没有”。

  观世音者大神说道:“天书不是每天都会出现的,只有在一定的时刻才会出现,过了这个时刻又会隐藏起来。

  你去的时候不是天书出现的时刻,所以你找不到。

  到了天书出现的时刻,天柱下边也还会有怪兽守护。到时你必须战胜怪兽才能登上峰顶。如果错过了时刻,天书又会消失。”

  大禹又问道:“哪里是黄帝崖呢?“观世音者大神指着大禹身后的崖壁说道:“这里就是黄帝崖”。

  大禹说道:“多谢观世音者大神的指点,使我如拨开去雾而见青天。若不然,我就是找一辈子,也找不到天书啊”!

  观世音者大神又嘱咐大禹说道:“大禹,找到天书以后,你要立即阅读。还要边读边思考,把天书读熟,读透,记到心里去。那样的话,即使今后天书丢了,可是你记到心里去的知识却丢不了。

  天下百姓正等你去治水呢,祝你治水早日成功。我还有事,就此别过。”说罢,驾祥云上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