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奇遇 第八十七章 鼍龙牵舟行 大禹过桐柏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10-19

  大禹治水二过家门而不入。迈开大步又踏上了新的治水征程。

  大禹带领众人扎起了一个竹排。坐上竹排溯着淮河一路向西。一边走路,一边考查,一边治理。洪水渐渐退去。众人的心情也越来越好。

  这一日治水来到了大别山的西麓。这里是桐柏山与大别山的过渡带。丘陵起伏,山光水色旖旎,大禹的坐竹排逆水行舟,竹排行的很慢,众人都奋力地撑着竹篙。

  忽然在竹排的左右两舷旁边的河水中,冒出来两个怪物。

  只见怪物长着大大的脑袋,既然猪又象龙,浑身披着厚重的鳞甲。又圆又大的肚子,四只象老鳖一样的脚爪。一张大嘴足可以吞进一个活人。从头到尾足有十丈长短,甚是恐怖吓人。

  两个怪物夹着竹排搅动起来滔天的巨浪。一会儿把竹排举上浪尖,一会儿又将竹排抛下波谷,竹排上的人们被波涛卷的东倒西歪。

  四员天将在空中跟随,见状急忙按下云头,俯冲到船边迎战二怪。

  那两个怪物也不示弱,眼见天将攻击,一扭身,便从水中窜出来攻击天将。

  那怪物的大嘴可以咬人,还可以咬兵刃。咬住了兵刃就不松口。

  巨大的尾巴就象钢鞭,还可以抽人、扫人、还可以敌挡兵刃。四员天将头一次遇到这种怪物,不得要领。一时半会儿还真奈何不得这两个怪物。

  大禹站在竹排前头,从背后掣出了开山神斧,擎在手中,时时的防护着,堤防怪物张口咬船上的人。玄弓、黄戈也各掣出兵刃站在船尾防护。

  那两个怪物到也聪明,见天将不好对付,竹排上的人也不好对付,于是便潜入水中。不时地钻到竹排下,企图将竹排掀翻。

  伯益、勾股、九章和神农仔等几个小兄弟一开始都被河中的怪物吓着了,有点不知所措。

  竹排在水面上被怪物来回掀动,一会把他们几个掀到了竹排的这边,一会儿又被推到了竹排的那边。

  几下过后,看那两个怪物,不过就这几招能耐,于是就放心了。

  神农仔一低头,看见竹排上有两盘扎竹排剩下的粗藤条。灵机一动,招呼伯益道:“伯益,你看这里有两盘粗藤条。要是把藤条栓一个套,等一会儿怪物的脑袋露出水面的时候,咱们把它们套住,让这两个怪物拉着竹排走,那该多好玩。”

  伯益一听立刻也来了精神,称赞道:“好主意。来,你拿一根,我拿一根,栓好了套,一会儿怪物出来,一个人套一个。”

  说干就干。于是两个人每个人拿起了一盘藤条,在藤条的一头拴好了套子。藤条的另一头栓在桅杆上。二人做好了准备,等待着时机。

  忽然一只怪物在船的右边一跃而出,脑袋钻出了水面。神农仔一见两跟发亮,双手抡起藤套,就象渔民撒网、枚民套马一样,向怪物的头上抛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藤套飞出,不偏不斜,正好套在了怪物的脖子上。怪物一惊,“嗖”的一声向前窜去,一下子将藤条拉直,然后便象纤夫拉船一样,拉着竹排逆流而上,飞快地向前游去。

  那怪物一边拉船,一边翻身打滚,企图将藤套从脖子上脱下来,可是越挣越紧,渐渐地挣不动了,索兴就不再挣了,顺其自然地向前方游去。

  这时,另一个怪物也从竹排的左边出现了。刚将头探出水面,伯益眼尖手快,“嗖”的一声便抛出了藤套。一下子也套住了怪物的脖子。怪物带着藤索,追赶上了前头那个怪物。

  两个怪物并驾齐躯,拉着船向前行去。伯益和神农仔分别站在竹排的的两舷拉着套索,就象两个驾车的驭手。

  大禹与四天将,四凡将齐声叫好。“干得好,好样的”。

  从此再也不用人们亲自撑篙了。可是竹排行走的却比原来快了许多。

  众人只管稳坐在竹排上观山赏景,真象神仙过的日子一样。原本要行四、五天的路程,如今被两个怪物拉着,只用一日便早早的到了。

  眼见来到了桐柏山的东麓。眼前出现了两个巨大的石柱。大禹指着石柱说道:“我们就从这里上岸。

  说罢,从竹排上提起了缆绳,待竹排行到石柱跟前,一甩手,将缆绳系向了石柱。

  前头拉竹排的两只怪物突然觉得竹排就象是被什么东西从后面拖住一样,怎么使劲儿也拉不动了。这才不由得停了下来。这时一个个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伏在河面上张口喘粗气。

  大禹指着两个怪物问道:“你两个怪物是何方妖精,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只怪物答道:“我们是淮河鼍(tuo)龙兄弟。我叫忽律大,他叫忽律二。因为逞能冒犯了天神,还请天神饶恕我们无知,下次再也不敢了。”

  大禹说道:“我是大禹。我们来到这千里淮河治理洪水。念你二人并未伤害我们,反而为我们拉船,使我们省了不少力气。现在放你们走路,不过你们的身体要变小、变短,今后不要再住在淮河里了。从这里向南,迁移到杨子江里去住吧,那里更适合你们生活,去吧。”

  伯益和神农仔解下了两个鼍龙脖子上的绳套,两只鼍龙立刻变小变短,然后千恩万谢地游走了。直奔江南的扬子江,从此便住进了杨子江里,后来人们称呼他们为“杨子鳄”。

  大禹缆船的大石柱,后来便取名叫“禹王柱”。

  如今在“禹王柱”的半腰上,还留下大禹当年缆船的痕迹呢。

  大禹和众人刚从竹排上跳下来,就看见从桐柏山的重山之中升起了一朵青云,迅速地向这里飘来。到了跟前,从青云里走下来一个神祇。长着人身、狗头。头戴旒冕,身穿绸缎,怀抱笏板。不是别人,正是桐柏山的山神盘瓠。

  大禹趋步向前,与盘瓠见礼。说道:“尊神别来无恙!”

  盘瓠说道:“恭喜夏伯,贺喜夏伯,治水淮河大功告成,今日又来到淮河的源头,想是来祭告天地的吧。”

  大禹说道:“天地是要祭告的,同时,我也是要再看一眼桐柏山,这个淮河的源头。这里是华夏人文始姐炎帝神农的故里,又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

  盘瓠说道:“我清闲无事,就陪同夏伯游一游桐柏山。”

  大禹说道:“那就有劳尊神了。”

  盘瓠说道:“夏伯不必客气。”

  盘瓠说完又与伯夷、伯益、勾股、九章、神农仔以及四员天将,四员地将打招呼,然后陪着大禹一起迈步登上了桐柏山。

  一边登山,盘瓠一边给大禹介绍桐柏山。说道:“桐柏山全长二百四十余里,呈东南西北走向。东接大别山,西接伏牛山。东段丘陵起伏,山光水色动人。西段山坡陡峻,山峰矗立,山体边界十分整齐。主峰叫太白顶。桐柏山比华山高峻,与黄山竞秀,所谓七山一水、二分田。”

  大禹说道:“尊神是桐柏山的山神,自然是要夸桐柏山好。”

  盘瓠说道:“这不是我自夸,凡是到过桐柏山的人无不称赞。”

  众人一路走来,果然看见山峻谷险,洞多石奇。树茂林密,古树苍虬。青藤蔓缠,苔藓遍布。珍禽异兽为伴,佳木奇卉相映。山泉瀑布随处可见。白云飘逸,山岚变幻,恍若仙境。

  盘瓠说道:“桐柏山的南部有一历山,历山炎帝神农的故里,我们可先到那里祭拜一番。”

  大禹道:“好,就先去祭拜炎帝神农。”

  盘瓠领众人来到了背山面水的平坦之处。指着掩映在红花绿枊之中的草舍,说道:“夏伯请看,这就是炎帝神农的故里。”

  神农仔听了这话,一马当先,向着草舍跑过去。跑到了近前不觉失望,只见眼前几间草舍,空空如也,冷冷清清。说道:“难道这里真是爷爷生活过的故里吗?怎么地这样寒酸,还不如一般的百姓人家呢!还是华夏天子呢!”

  大禹说道:“炎帝神农心系天下百姓,不在意自己住的简陋。并且不顾自己中毒,遍尝百草。为百姓们找出治病救命的草药,这才是圣人的品格啊。”

  伯益在屋前的地上撮起来一堆土,又到树上折了三枝树枝插在土堆上。这叫做撮土为香,请大禹祭拜。

  大禹上前跪在地上,向上磕了三个头。说道:“炎黄子孙,华夏大禹,治水淮河,打败了巫支祁。该疏的疏,该导的导,该挖的挖,该填的填。如今洪水已经平复,东流入海,今天告慰炎帝始祖。”拜毕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又行了注目礼,方才退下。

  神农仔见大禹祭拜完毕,于是也来到大禹行过礼的地方,学着大禹的样子,也磕了三个响头。说道:“神农爷爷,你的好孙儿神农仔给你老人家磕头了。要不是当年你用手抚摸过我,我就不会得道成仙。今天也就不能跟随大禹哥哥治水,也就不能给大家采药治病了。我的生命是你老人家给的,我一定要给你老人家争气。”

  话音刚落,就见平地刮起了一阵清风,刮落了几片树叶,围着神农仔打转。

  紧接着,就听见天空中有人说道:“大禹,你和你的弟兄们都是炎黄的好儿孙。你们治水的功绩将被千秋万世传颂。前面的路还很长,你们要戒骄戒躁,有始有终,给国家和百姓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大家知道这是炎帝在天上说话。不由得再次下拜。齐声说道:“炎帝爷爷,我们都记住了。”

  祭拜完毕。许久,大禹才率领众人离开神农故里,向山北走去。

  在盘古开天处,大禹率领大家又是一番祭告。祭毕,率领众人起身下山。

  来到山下,盘瓠问道:“夏伯还要往何方去?”

  大禹说道:“经过这次治水,我发现华夏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道路也都是沿着河流走,都是东西走向的,唯独缺少南北方向的通道,我欲开辟二条南北的通道。一条是东部的水道,也就是鸿沟。另一条是西部旱道,也就是轘辕隘道。通过这两条南北通道,把华夏南北方连通起来,使北方中原的文明能够顺畅地传播到南方去。

  盘瓠翘起大拇指赞道:“这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只有夏伯有这样的气魄。这两项工和完毕,将大大地造福华夏百姓。功在华夏、利在千古。祝夏伯一帆风顺,老朽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罢与大禹拱手而别,驾青云回他的桐柏山仙洞去了。

  大禹给朝堂上的帝舜上了一道表章。报告了治水淮河全线报捷的喜讯。派竖亥先去给帝都的帝舜报捷。然后自己率领伯夷、四个小兄弟、四员天将,四员凡将和五百士兵。取道南阳,然后一路向北,直奔中岳嵩山。去开辟那条通沟通中原与南方的轘辕隘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