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奇遇 第七十五章 大禹治沂蒙
作者:天外散仙的小说      更新:2018-10-19

  大禹在淮河治水,将一处被称做:“破釜塘”的泡泽群改造成了一处蓄满了清水的美丽湖泊,称做广陵湖,成了淮河上的一颗明珠,使淮河牛下游变成了一个旱时可以灌、涝时可以排的万顷良田,这里的老百姓天天吃白米饭,顿顿有鱼虾,成了鱼米之乡。

  前来参加治水的各国诸侯,目睹了大禹的仁爱、敦厚和公正。也目睹了大禹心中时刻系挂着百姓,治水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而且还有号令鬼神的魄力。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都倾心吐胆地结交大禹。大禹也以礼相待,热情善待各国诸侯。大禹对各国诸侯们说道:“今后各大位如果有困难就请找大禹,大禹就是你们的兄弟。”这句话使各国诸侯深受感动。

  大禹送走了前来参加“破釜塘”治水的各国诸侯,大本营又安静了下来。大禹双眼望着远方,正在思考下一步治水的目标,这时长辛和竖亥二人走了过来,竖亥指着东南方向的一座大山,对大禹说道:“公子,远处的那座山便是羽山,老爷治水败绩之后,就是在羽山自刎而死的,今天我们治水来到了这方,公子要不要顺便到羽山去祭拜老爷的坟墓?”

  大禹听了此话,一时心潮澎湃,不禁泪如泉涌,过了半天才说道:“先父已经故去五、六年了,一晃我们治水也已经五、六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呀。可是我们治水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离最后的胜利还很远,时光摧人啊!”

  大禹说到这里停了一停,又接着说道:“以我们现在的成就去告慰先父之灵,我看还为时过早,再等一等吧,等我们取得了治水的彻底胜利的时候再说吧。”

  长辛、竖亥二人听大禹如此说,便也做罢,默默地退了下去。哪知,从此以后,大禹再也没有机会来到羽山,也没有祭过先父的坟墓。

  这时伯益进来请示大禹道:“大禹哥哥,我们下一站到哪里去?”

  大禹吩咐道:“我们下一站去治淮河东北方向的沂蒙山的,沂水,沭水和泗水。我等一十三人向前开路,让五百士兵随后跟时。”吩咐完毕,一声令下,起营拔寨,向沂蒙山开进。

  沂山,古时候称做海岱,有大海东来第一山之说。

  蒙山,古时候称做东蒙,素称亚岱,是山东的第二高峰。

  沂山与蒙山常被人们联在一起称呼。叫做沂蒙山。沂蒙山座落在泰山的南麓,遥对泰山。雄奇壮美,山区的地貌多样,融北国的粗犷与南国的婉约于一体。奇峰耸立,水缠云绕,高山深谷,瀑布溪流,山野清幽,民风淳厚,田园风光恬静优美,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冲击平原。蜿蜒的沂河,如一条玉带,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充满了灵气。南部是甩手平原,红色土埌,沃野千里,良田万顷,稻花飘香。

  沂蒙山区,亘古以来凭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内货不出,区内有人类早期的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曾经封禅沂山。

  大禹一行一十三人溯沂水而上,一边考查沂水的水情,一边治水,一边欣赏一路的风光,不知不觉已经走进了沂蒙山的腹地。

  却说这沂蒙山里有一处山洞,名叫迷离洞。洞深五、六里长短,两壁如削,宽处三、五十丈,窄处仅容一人,洞内有九宫、九泉、十二瀑布。又有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冬暖夏凉。

  这迷离洞内住着沂山上山神,这个山神本是一个得道的水牛,修炼了几千年,终于修成了一个人形,天帝念他修炼不易,遂派他做了沂山的山神,名字叫丑青。

  蒙山之阴也有一个洞府,名叫通幽洞,这个通幽洞里住的是蒙山的山神。蒙山的山神本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麋鹿,天帝派他做了蒙山的山神,名字叫做麋骏。

  沂山之滨也有一处胜境,这里有一个水晶洞,洞内有白龙宫,洞外有巨石滩,白龙宫有石径直通沂水之下的沂水女神的水府。这个沂河女神本来是一条白花蛇,修炼成仙。长得美貌多姿,超凡脱俗。面如春花,眼如秋水,眉如远黛,齿如白玉。顾盼多情。身上穿着一袭白色的衣裙。名字叫做白花仙子。几百年前被天帝封为沂水女神。

  这三位山神、水神,同住在沂山、沂水,相互作邻居,几百年来,相处得都很好,经常相聚喝茶、聊天。

  一百多年之前,淮河上忽然出现了一个天纵的奇妖——水猴巫支祁,自封为淮河水君。那巫支祁更有号令鬼神的神通,四处招兵买马,招降纳叛,网罗各处的山精水怪和妖仙神祇。沂蒙山的三个神祇,本来过着没收没管、自由自在的日子。没想到淮河里又冒出来一个巫支祁,三个神祇打不过巫支祁,于是也屈服于巫支祁,攀高枝抱粗腿,投在了巫支祁的麾下,为虎作伥。

  前一阵子巫支祁大会十洞妖王,这三个地祇也曾前往赴宴,并且大闹了大禹的“定海神针”炼铸场。之后又跟随巫支祁乘大禹成婚的“辛、壬、癸、甲”四日欲出其不意地杀死大禹,结果大败亏输。巫支祁被擒,锁于寿山的淮河水底,其余妖王死的死,伤的伤,都做鸟兽散。这沂蒙山的三个地祇,侥幸不死都带伤逃回了老巢,养息了数月才恢复了元气。

  这一日,听说大禹治水来到了沂蒙,不觉惊惶失措,都聚到了沂水女神百花仙子的洞府里商量对策。

  丑青说道:“大禹治水来到沂蒙山,要是打听出来咱们过去都是巫支祁的余党的话,一定不会轻饶了咱们。咱们打又打不过他,不如先远走他乡,躲上一阵子,等到大禹离开沂蒙之后,咱们再回来,先躲过眼前这一劫再说。”

  麋骏听了丑青的话不以为然,说道:“我们能躲到哪里去?如果躲到别处,那时天帝再治我们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即使不死,这个神仙也当不成了。”

  百花仙子说道:“亏得你们两个还是个男人,尽说一些没出息的话来,什么死呀、躲呀,大禹还没来到就吓成了这个样子,等大禹真的来到面前,还不吓尿裤子呀?”

  丑青和麋骏问道:“仙子要是有好主意,不妨说出来,咱们三个人共同参谋一下。”

  百花仙子说道:“首先,咱们三个都是神仙,而大禹只是一个凡人,哪有神仙反而害怕凡人的道理?其次我们是天帝亲口封的山神、水神,是主管一方的神祇,最差也得享受一个诸侯的待遇吧,大禹也没有权力杀我们呀。第三,大禹还没有到,冤家还没有聚头,谁杀谁还不一定呢?”

  沂山神、蒙山神二人,一听沂水女神这样说,不觉同时抬眼向沂水女神百花仙子望去。

  百花仙子慢条斯理地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以静制动,到时自有办法应付。”

  再说大禹率领众人一路上沿沂水而上,遇到该疏的地方就疏,遇到该导的地方就导,有的地方劈山,有的地方挖渠,这一日来到了沂蒙山的腹地,只见奇峰耸立,水缠云绕,高山深谷,瀑布溪流,一时间不觉迷了路。不知沂水来自何方,又向何方流去,满眼的山环水转,不知从何下手。伯益说道:“大禹哥哥,何不召来沂蒙的山神、水神问一问呢?”

  大禹说道:“你要是不提醒的话,我倒是忘了这些神祇了。”说罢,从怀中掏出来《召神符箓》祭到半空中念道:“龙的传人号令鬼神,沂蒙山的山神、水神来见。”

  谁知念了多时,并无半点音信,众人不觉疑惑,每次召见山神、海神,随召随到,并没有这样延误时刻的。大禹见状,又念了一遍口诀道:“龙的传人号令鬼神,沂山神、蒙山神、沂水神一齐见。”

  过了片刻,终于看见沂山和蒙山上各大飘出一朵乌云,向这边飘来,沂水这中也翻起了一阵水花,湧出来一片波浪,波浪上立着一位仙女,向这边飘来。

  只见三个神祇会到了一处,然后一齐向大禹走来到了跟前,站定。百花仙子首先开口说道:“沂水女神百花仙子参见夏伯,不知夏伯驾到,请恕来迟之罪。”

  沂山神和蒙山神也一齐说道:“沂山神丑青,蒙山神麋骏,参见夏伯,不知夏伯有何吩咐?”

  大禹一看,沂水女神是一个绝色美女,可是沂山神丑青却是一个人身牛头的神祇,蒙山神则是一个人身鹿头的神祇。大禹说道:“我奉帝尧之命治理天下洪水,今天来到了沂蒙山区,沂水之畔,不觉失去了方位,因此有劳各位神祇,指点路径。”

  只见沂山神丑青向前说道:“回夏伯的话,这沂蒙山八百里本是泰山的余脉,自古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贷不入,土贷不出。”

  百花仙子道:“这沂水自北向南,蜿蜒流过,如一条玉带纵贯全境,飞瀑流水,云雾飘渺-----”刚说到这里忽然听到天将大彰说道:“哈哈,你等三人不是巫支祁麾下的十洞妖王吗?怎么是沂蒙山的山神、水神呢?该不是假的吧?”

  这时其余三员天将,庚辰、繇余、孔律也一齐说道:“大彰说得对,果然是巫支祁麾下的十洞妖王。”

  原来四员天将数次与十洞妖王交手,看见了他们的相貌,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便立即辨认了出来,大禹及四员天将和中个小兄弟都没有见过十洞妖王,故此并不认得。因此大禹问三人道:“这是真的吗?”

  丑青和麋骏一听天将认出了自己,吓得立刻两腿打战,说不出话来,只有沂水女神百花仙子,处变不惊,玲牙利齿。说道:“夏伯既然到淮河治水,就应该知道,我这沂蒙水系本属淮河水系,这淮河的水君又是巫支祁,我等本来就归淮河水君巫支祁辖制,这一点也不奇怪。说我等是巫支祁的麾下一点也不假。”

  大禹问道:“难道你们不服从天帝的旨意吗?”百花仙子说道:“我们自然是听天帝的旨意了。”

  大禹问道:“那你们怎么还投在巫支祁的麾下呢?”

  百花仙子说道:“难道巫支祁的身上不是也流淌着天帝的血统吗?再说了,我们没有巫支祁的神通广大,自然要服从巫支祁了。”

  伯益说道:“哼,没有骨气”

  神农仔做了一个“咧大嘴”,说道:“不要脸”。百花仙子说道:“小孩子懂什么,说话容易,做到就难了。我也不想听于命巫支祁,怎奈技不如人,打不过人家。不服行吗?夏伯你怎么看?”

  大禹听她说得理直气壮,竟也一时语塞:“这个-----这个-----”

  百花仙子乘机说道:“怎么样,连夏伯都没有办法,你叫我们怎么办?”

  大禹说道:“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我们既往不昝,今后可要洁身自爱、好自为之,做一个好神祇了。”

  沂蒙山的三个神祇齐声答道:“是,是,遵命!”

  这时大禹已经辨明了方向,再也不用向这三个人问路了。于是说道:“三位神衹就请退下吧!”

  青丑和麋骏听了这句话就像得了特赦令一样,忙给大禹行礼,说道:“多谢夏伯宽恕之恩”急急忙忙地退了下去。

  百花仙子却并不领情,不屑地说道:“有什么一不起?”转过身,扭动着腰枝,走回了沂水。

  伯益望着他们的背影感慨地说道:“看起来,神仙和妖精之间只有一念之差,做好事的便是神仙,做恶事的就是妖精。两者之间也只有一步之遥。神农仔你也要经常拿他们的例子照照自己,你要学好榜样就是一个神仙,要是学坏榜样就是妖精。”

  神农仔听了伯益的话,立刻就像一个好斗的小公鸡一样,冲到了伯益的对面,说道:“臭伯益,你怎么把我和他们相提并论?我天生就是一个好神仙,倒是你要不学好的话,反倒要变成一个妖精。”

  伯益说道:“我要是变成了妖精就先吃掉了你。”

  神农仔说道:“那我就是一个打妖精的神仙。”

  勾股和九算在一旁一边看热闹,一边嘻嘻哈哈地说笑着。

  庚辰走到大禹面前,对大禹说道:“夏伯,我看那个百花仙子不像一个善良之辈,我们治水的路上上不可不提防着她一些。”

  大禹说道:“我奉帝尧之命治理天下洪水,各路神仙都出力帮忙,她既是沂水女神,量她也不敢做出太过份的事情来。我们小心提防就是了。”

  大禹一行在沂蒙山区治水很顺利,一共劈开了两道山梁,挖开了三处水渠,筑起一处堤坝,便大功告成。

  这些天以来,众人都很劳累,干了许多活,出了许多力,今天夜间在沂蒙山住最后一夜,准备明天一早便拔寨移营。

  众人吃过了晚饭,天刚一黑,便都钻进了宿营的山洞,倒头便睡,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大禹睡在山洞最里头的一块石板上,然后是四个小兄弟,再往外是四员凡将,最外边是四员天将,靠近洞口边。

  治水沂蒙山以来,一直都没有山精水怪闪来作乱,因此,大禹及众人都放松了警惕,庚辰等四员天将也放松了下来。

  下半夜,天快要黎明的时候,东方的天迹泛起了鱼肚拍白。

  这时只见从沂水里冒出来了一缕白雾,白雾升到了半空中聚成了一朵白云,随即便向大禹宿营的山洞飘了过去,飘到了洞口,又变成了一缕白雾,贴着山洞的洞顶,飘了进去。蜿蜒曲折,飘到了大禹的面前。只见从白雾里探出来一只蛇头来吐着信。紧接着便对着大禹的鼻孔里喷出了一口黑气,这股黑气一点不剩地都被大禹吸进了鼻孔里。

  神农仔睡觉的地方离大禹最近,到底是神仙啊,正熟睡间,突然闻到了一股腥气,一激灵,睁开了眼睛,就看见一团白雾之中一条蛇妖正在向大禹哥哥的脸上吐着黑气。他刚想要喊叫,忽然灵机一动,又闭上了嘴。伸手悄悄地抽出来伯益腰间挂着的宝剑。手持宝剑一跃而起,用力一挥,喊了一声“着”,只见了寒光一闪,“刷”的一声,将那颗白色的蛇头从白雾中斩了下来。咕漉漉滚到了地下,紧接着一条巨大的白花蛇的身子从半空中掉落下来。

  这一闹,山洞里的人都醒了过来,各自操起了各大自的兵刃,只有大禹略动了一动,并未起身。四员天将,四员地将,众小兄弟都围了过来,吵吵嚷嚷,问这问那,又验看那白花蛇的尸体,可是大禹却一直未动。众人大吃一惊急忙扶大禹坐起,移到洞外细细观察。

  只见大禹脸色灰暗,喘气急促,二目紧闭,神农仔再一把脉,觉得脉象散乱,正是中毒的症状,这时群龙无首,伯益站出来说道:“大禹哥哥深度中毒,一时不能清醒,大家先听我们指挥。首先请庚辰将军,到西方昆仑山去见西王母,请西王母帮忙,救治大禹哥哥。”

  庚辰应声道:“我这就去了,请伯益等我的好消息。”

  伯益又召唤神农仔道:“神农仔兄弟,你是神仙又有救助我们中毒的经验,还是你先采几味管用的草药,熬汤给大禹哥哥救急。”

  神农仔也答应了一声“是”。急急地跑出洞外向山上寻去。

  这时候天空已大亮,神农仔正走之间,忽然眼前一亮,只见山崖上长着一枝“回天草”。不禁大喜,这可是医家的致宝,急急忙忙地攀藤扶葛,爬上了山崖,采回了这株“回天草”一溜烟似的跑回了山洞,家里留下看护大禹的人早已经把熬药的水烧开,只等神农仔采回草药下锅。神农仔将草药放进锅里,熬了一个开,先盛上了小半碗,又使出了独家的本领,情急之下忘了背着人,捏起了小鸟鸟,憋足了劲,尽力往药碗里挤出了几滴“童子尿”。伯益一见正想要制止,忽然醒悟:原来这“童子尿”便是神农仔的灵丹妙药,千年“三七”仙的几滴尿足可回天。众人前次中毒就是用神农仔用童子尿解的毒。

  只见神农仔用小勺伸进药碗里调了几下,又凑到嘴边吹了吹,然后端到大禹的面前,往大禹的嘴里喂下,转眼之间地便将半碗药汤全都喂了下去。只听得大禹的肚子里咕噜咕噜地一阵响,又打了几个喷嚏,随即便睁开了眼睛,翻身坐了起来,说道:“我怎么睡得这样死,天都大亮了,为什么不召唤我,该死,该死。”

  众人见大禹醒了过来,转危为安,都松了一口气,一齐陪着大禹笑了起来。

  伯益上前说道:“大禹哥哥,你还不知道,你已经到鬼门关上走了一圈,指着地上的白花蛇的尸体说,不信你看。”

  大禹看见了地上的死蛇便猜出了发生了什么事。于是神农仔将半夜里自己看见的和经历的事从头到尾给众人说了一遍。

  这时庚辰也从昆仑山上赶回来了,一看大禹已经醒来,大喜。对伯益说道:“西王母说,无妨,神农仔自有良药解毒,大禹已经平安无事了。”

  伯益听了庚辰的话,眼珠一转,叫过来神农仔问道:“前两次我们中毒喝的药汤里,是不是都有你的‘童子尿’?”

  神农仔嘻嘻一笑,说道:“喝完药,我问你,你不是还说好喝吗?哈、哈、哈、哈、哈。”

  伯益说道:“不过,我们大家还是很感激你的,你的‘童子尿’,可是起死回生的灵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