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掀桌:腹黑夫君赖上门 第59章 往心里去
作者:云不弃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身为满花楼里精心调教出来的舞姬,雾衣自是书艺具通的,礼仪更是不必说。她浅笑着回礼,“姑娘无需如此客气。”

  她这般客气疏离,半点没有初见她时的样子。莫青君只觉心仿似被一只手抓着,捏在掌心狠狠握紧了,她觉得委屈的很,却不知该怎么开口。她只能大口大口的喘气,心底暗暗告诫自己,毕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算下来也是老姑娘了,怎能真同孩子似的脾气?

  然而那委屈升上来了,便再难压下去。她不由得不停地偷瞄雾衣的神色,越看越觉得她的表情疏远的很,心头更是觉得一片冰凉。

  若她的母亲不认她,她重活的这辈子还有什么意思?

  倘若雾衣并不知道她是谁,那么苏淮呢?会不会如同雾衣一样?

  莫青君苦笑了一下,心中的酸涩越来越重。自她睁开眼醒来之后,雾衣待她一如往常的态度让她以为雾衣是认出她来了,可若是雾衣如今清醒过来了呢?毕竟如今的她是莫家嫡女,也只是莫家嫡女而已。

  而苏淮……还不知会痴傻到什么时候,兴许是明日,兴许是一辈子。

  对她而言,活下去并不是什么大事,能活着自然是好的,但是能以嫡女的身份活下去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眷恋的。这个身份所能带给她的一切优越,在她的眼中都不值得同雾衣和苏淮这两个亲人相提并论。

  她原以为雾衣知道她是谁,而苏淮痴傻了也并没有什么,只要这两个亲人能在自己的身边就够了。

  用这辈子来弥补上辈子的亏欠,这大抵是她所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了。报仇是必须的,那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眼睁睁的看着那群人在自己眼前晃荡却什么都不做,这是如何也做不到的。要做的事情,从醒来确认了之后便不停地在脑海中重复,坚定重复了千遍万遍,正一步步的向前走着。

  可如今,她迷茫了。

  若是这一辈子她真的变成了莫家的嫡女,那她活下去的意义在哪?

  老天爷还真是给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给了她嫡女的身份和之前所没有的一切,便拐着弯的剥夺了她前世所拥有的那一丁点可怜的亲情。

  莫青君深吸了一口气,耳边传来绿袅大剌剌的声音,“姑娘,咱们往那边去逛逛吧?”

  绿袅的声音让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藏在袖口中的两只手早已经拧在了一起。她艰难的露出一个笑脸,稳定住自己的情绪,点了点头。

  “姑娘你瞧,没想到这个庵堂里头竟有这么一处好池子,虽说有些杂乱,这样看上去倒还有一番野趣……”绿袅呱噪的声音一直围绕在耳边,可莫青君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忍不住趴在余嬷嬷的肩头盯着雾衣看。

  在她们走开了之后,雾衣又重新坐回到石凳上去了。许是感受到了莫青君的视线,她抬起头来给了莫青君一个浅浅的笑容,复又垂下头去。

  绿袅独自说了半日,见莫青君一个字没回,便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见莫青君趴在余嬷嬷肩上郁郁寡欢的样子,顺着她的视线看向雾衣,再转回目光,不由得沉思了一会儿。

  “姑娘……”她出声,不再如之前那般欢悦跳脱,“姑娘可是在替雾衣伤怀?”

  听到她的话,余嬷嬷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用眼神询问绿袅。绿袅看了一眼莫青君,小心翼翼的摇了摇头。

  说起来倒也正常。大夫人素来是个菩萨心肠的,便是在街边瞅见乞儿也会伤感,而莫青君身为大夫人的女儿,同大夫人一样的性子是极其自然的。更何况,那五姑娘同自家姑娘是同出一脉,偏又死的那样凄惨,见到雾衣如今的模样为此感怀倒也不会让人觉得疑惑。

  余嬷嬷叹了一口气,有心说出些什么安慰的话,却只是张了张口什么都说不出来。

  憋了半日,她只拍了拍莫青君的后背,吐出一句:“雾衣如今比起以前可要好多了,今后皈依佛门青灯常伴,比在宅子里要清静的多。”

  话虽不算婉转,甚至十分直接,然而听在莫青君耳中却是极对的。

  她抿唇笑了笑,对着余嬷嬷点头。

  哪怕母亲不认她,她也是希望母亲能过得好好的。母亲不认她,难道她不能认母亲么?不论怎么说,她都是母亲的女儿,从生到死、由死入生,始终都变不了的。

  之前她还想着,若是苏淮一辈子就这样痴傻下去,她也是要好好的替苏淮谋一个出路的。苏淮痴傻,可不是也不认她了么?既然苏淮如此,那末母亲亦是如此的。

  只要在她心中,明白谁是最重要的就足够了。

  这么想着,心中的惆怅便释然了许多,眼神明亮了起来。她指着那方小池,看向绿袅,“绿袅,你瞧这池子里可有鱼?要是有的话,咱们找几个人把鱼捞出来好不好?”

  孩子心性跳脱,上一刻忧愁下一刻破涕为笑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绿袅和余嬷嬷见得多了,也没把她突兀的转变放在心上。绿袅还在庆幸姑娘的心思不在雾衣身上了,大笑拍手,“姑娘这想法真好,我去找几个过来,咱们把鱼捞上来就地烤了,也算是吃野味了!”

  余嬷嬷无奈,打算出声呵斥绿袅,姑娘年纪小,偏她也跟着不着调了。可她还没出声,便听得院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我这小庵堂里也就这一方池塘,里头养的都是施主们特地带来放养的生灵。”众人回头看去,那师太站在院门口,双手合十,颂了一声佛,“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还请诸位放这些水生之物一条生路罢。”

  大夫人站在一边,眼神略有些责怪的看向余嬷嬷。在她看来,女儿和绿袅都是年纪小的,不懂事的地方自该由余嬷嬷去提点才是。她对着师太行礼,“女儿年幼不懂事,师太莫要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