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王之王 第四十五章、处处敌情
作者:石页文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拿着名册的县令双手颤抖着翻阅并口中喃喃念道着上面写着的名字。这其中也不乏有他认识的人物,而且那一日冯府婚宴上也都露脸。县令没有想到这平日里看上去都是本分商人的冯家竟然也有问题,而且竟然还是卖国的大罪。

  不仅是这一户,名册上足有五十余人的名字,都是与那细作团伙相关之人。邹大珅亲自与众人讲述了此次发现细作团伙存在的经过。

  去那凤鸣镇的客人多半都是慕名而来,这群人因为住的都距离凤鸣镇很近,所以也算是常客,邹大珅也与其中几人常有碰面。只是,就在前一个月于凤鸣阁种,带头的冯氏父子与一群人交谈着关于菲罗与幸国的边境之事。为了避嫌,开始在凤鸣阁中的姑娘们都还想离开让他们慢慢儿谈,而这群人倒也胆大,不光不支开任何人,还硬是要叫凌芸一起陪同闲聊。其他姑娘与伙计自然是听不明白这群人的说辞,而凌芸才在一旁听了没几句话,就心觉异样。

  “这回……那边儿给的价,是这个!”那冯家少爷用手势比划着,一旁的人都很是惊讶,“这么多?那岂不是一辈子都吃穿不愁了?”“可不是!”那冯父也很是得意,在一旁插话道:“毕竟,咱们这儿已经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我们一家子就想呀,要是真不太平,就干脆居家移出幸国,去菲罗生活算了!”

  凌芸故作姿态,帮着倒酒,随口问了句:“哟,冯老爷,举家移出国门,那可是大手笔的活儿呀!去了别处,人生地不熟的,甚至连说话都吃力得紧,吃也吃不惯的,真能过得舒服吗?”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菲罗的官爷们都能替我们安排好了,整个一村子,甚至一个镇子,都可以给我们幸国人去住!只要……嘿嘿,是真帮得上他们的人,他们才肯让去呢!可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移出去的!”那冯父很是洋洋得意,儿子在一旁也是自傲不已。

  “爹,你想啊,若是我们这一群人都一起去了菲罗,生活也不会比这里差,也不用顺着朝廷的指示做什么布施义捐的傻事不是!话说,李老爷和王老爷家也都在做这打算呢!”那冯少爷猛灌了一杯酒下肚后,话更多了,“这七七八八地,我大概数了下,想去的人加起来至少得有八十余口吧!还有不少兄弟,已经帮了菲罗与波多黎还有海月国收集了许多幸国边关的情报,要知道这群人里头,有不少都是与官家有来往的,关系好得很!塞几个小钱就能套出大秘密来,再与他国的官爷交换后,先前那些小钱算什么?足足可以赚回百倍啊!”

  听这冯氏父子的话,凌芸感觉到,他们是在拉人入伙。只是,这二人说的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待商榷。于是,她借口外出,赶紧找到了邹大珅与之详谈。邹大珅听了焦急万分,吩咐凌芸干脆套足了他们的口风,试试能不能让这父子二人道出所有出卖幸国边关情报的细作。

  邹大珅也没闲着,故意找来了几个关系不错的道上朋友与官家,邀请那冯氏父子,意图与他们合作,还送了他们冯家不少礼物。冯氏父子很是贪心,见邹大珅竟然如此热情客气,还带了一群靠谱的朋友前来,心里笃定,才更放心大胆地道出了一切。

  这群卖国细作的联络方式很是奇特,通常每个地方都有一个负责接头的人,比如这冯氏父子如果想与菲罗人交流,就得去接头人那里先行约了时间与地点才行。至于同城中是否有其他同僚,也只有接头人才知道。那冯氏父子在凤鸣阁中所说的,也就是从接头人的口中得知。巧在,他们也想多找些与自己一起合作的人,才四处寻找想要赚快钱的人,于是又遇见了不少他们的细作同僚。之前提到的李家王家的,也都是这么互相认识了。从接头人那里得知,自己多发展下线也是一样可以获得更多报酬的,下线的人所得的佣金中会抽出一部分给他们,这不,几个人不断地询问着身边好友,四处找着可以成为下线的人。

  冯氏父子万万没想到,和自己一起在凤鸣阁中吃饭的朋友倒没有人愿意帮忙,反而是更厉害的邹大珅出手了。这可是一笔大生意,他们岂肯放过。

  “不知……我可否多问一句,”邹大珅故作谨慎小心,压低了嗓子问道:“我们这儿的接头人,可知道别地儿的接头人都是谁吗?”冯氏父子面面相觑,那冯少爷微微一笑,“邹老爷,为何对此事有兴趣?”

  邹大珅坐直了身子,回道说:“我也是个生意人,自然想着把好处最大化——我们为何不与所有的接头人合作,把下线全都揽入自己麾下呢?”

  被邹大珅这么一说,冯氏父子一惊,他们可不会想到这么夸张的做法。于是,也是小心翼翼地问道:“邹老爷此话怎讲?”

  邹大珅看了看身边的几位朋友,说道:“我邹大珅的朋友与眼线可是遍布天下,盘在这凤鸣镇中也只是暂为惊蛰,为的就是伺机而发,能把自己的地盘扩得更大!”邹大珅的话语说得气势磅礴,那冯氏父子被他的语气震慑地两眼发直紧紧盯着他看,“我邹大珅行走江湖,虽说也有侠义之心,但是如今我国萎靡之态,就如二位所说,或早已没了往日的帝国之风。只是,我更是个生意人,不愿意做赔本儿的买卖,既然现在有机会好好捞一笔,为何不干?不干白不干!”

  “对!不干白不干!”那冯氏父子连连喝彩,“邹老爷说得太好了!我们也是这么想的!要不这样,邹老爷可否备上厚礼,我们这就去安排您与接头的大人碰面?”

  送走了冯氏父子,邹大珅长叹一口气,一直摇着头,走一步,叹一步。凌芸在一旁看着,很是担忧。“真打算深入虎穴吗?”

  邹大珅斩钉截铁地回道:“当然!这伙人对幸国的威胁实在太大,真没想到,幸国之中竟然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孬种!”

  邹大珅的一群朋友也连连摇头嘘叹了起来,皆言世态炎凉。

  “凌芸……”等众人走后,邹大珅似是有气无力的样子,“虽然,我们这一众人力单势薄,但是,也总想为国家作些什么,为皇上做些什么……”

  听到了邹大珅提到“皇上”一词,凌芸身子微微一颤。

  “当今的皇上是难得的实在人,我不想这新建的幸国会因为此等恶事而被瓦解,生怕世人误解了皇上,毁了他的一世英名啊!莫说是作为臣民,即便是作为相识的朋友,我也不想看着他遭受别人在背后的如此迫害!凌芸,这件事,或许需要你出力相助,你可愿意?”

  凌芸看着邹大珅,淡淡地笑着。“放心吧,皇上的安危,幸国的安危,也是一样都放在心上的。有什么是我能做得到的,就吩咐吧!”

  如同他国所用的计策一般,邹大珅也设下了利诱的圈套,让那群卖国贼都一个个地深陷其中。他花下重资,集合了各处好友相帮,深入这群细作团伙之中,调查排摸起了每一个身边可能是细作团伙成员之一的人。

  只是,这距离都城越近的地方,寻找细作的事儿就越是难办,因为这里的人都谨慎得很。冯氏父子很是卖力,见邹大珅都肯花那么多代价以表诚意,也就一同帮忙操作了起来。

  他们试图想获得更多的好处,并以此去换给邹大珅他所得不到的人员名单。冯氏父子也精明得很,知道好处不能让邹大珅一个人独吞,所以早就留了一手,在邹大珅行动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自己身边一众熟悉的细作同僚,口风紧闭,等着邹大珅斥资重金来自己这儿买名册。

  邹大珅知道,他们的胃口极大,恐怕自己是掏空了腰包也未必能喂得饱。于是,凌芸出场了。

  自从在凤鸣阁中见过了凌芸芳容后,冯氏父子都是对此女魂牵梦绕。邹大珅主动提议,让凌芸嫁入冯家做媳妇,那冯家少爷自然是幸喜不已。凌芸在凤鸣阁中也是久经历练,故意演出一副娇弱模样依着冯家少爷,让这男人酥到了骨子里,一口气就答应了邹大珅的所有要求。

  邹大珅为了这一刻,筹划许久。他拿到了登记完整的名册后,就是为了将这群人一网打尽,为此也早早与官府做好了商议,正蓄势待发。而冯府新婚夜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意料之外。芮卿玄一直都在安排着凌芸的后世,而向隆与邹大珅还并不知情。他们封锁了冯氏父子已经被控制的消息,并且也让官府中的衙役们也控制住了冯府上下所有人,不让他们透露半点风声。

  而后要做的,就是依照邹大珅的计谋,他收买了所有的接头人为他办件小事,就是把所有已经是细作的那些贼人们聚集一堂。这件事情要半成,自然不是花了钱就有用的,接头人也不是傻子,生怕出什么状况。邹大珅毕竟是混迹于黑白两道的人,威逼利诱之余也做出了一副打算将整个幸国揽入囊中的野心模样,这才让那些接头人放松了警惕之心。只是,邹大珅明白,要凑齐这群人不易,这些个接头人之中又有几个人是实实在在地会去帮自己做事的也是个问题。于是,他在每个接头人身边都派了人手,说是保护他们的周全,实则监视他们的工作。

  邹大珅很明白,自己的戏必须做得够狠够像够逼真,否则这群人一不小心就会狗急跳墙。他让监视者们不光督促着接头人帮着张罗在凤鸣镇聚集之事,还一边帮着接头人做他们平时的工作——细作们的情报生意。这一举动,让这些贼人更是难以怀疑邹大珅的目的了。

  可惜,华濛没有看见,邹大珅在此次预备剿灭细作团伙之时的作风。若是他看见了,必然会大为称快。因为邹大珅正由于此次事件需要将自己演绎成一个野心勃勃的王者,这其中的分寸也把握得恰如其分,华濛平日里的教诲他字字都记得清晰。此刻,没有华濛在一旁指点,他都已经能够掌握全局,游刃有余了。

  在出发前去凤鸣镇之前,向隆仔细翻阅着名册,并时不时地询问旁人这其中人名都是些什么人物。因为在这里面,他竟然看见了不少自己亲眼见过的官员的名字。先前清理旧朝已经处理了不少佞臣,向隆虽明白必然会有漏网之鱼,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些混球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他压着肚子里的火,没有说任何话。旁人看在眼里,也不敢吱声。县令虽然好奇皇帝为何会与邹大珅如此随意相处,也怀疑此次的行动是不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权,邹大珅才敢这么大张旗鼓地做了起来。不知邹大珅与皇帝的交情到底为何,县令自也是不敢得罪邹大珅,处处都听着他的张罗。

  见来者通报,所有细作都已经聚集在了凤鸣镇的赌场之中,邹大珅点头示意让人退下。接着,走到向隆身边,等着他下令。

  向隆站起身,环顾四周,看着周围站着的一些帮助邹大珅完成此次聚集细作的帮手们,对着他们作揖而道:“幸国将来能够固守国门,功劳便是各位的!待此次灭贼成功,还请诸位赏脸到都城一聚,向隆尚不知该如何感谢才好,且就给这一次机会吧!”

  众人听了此言,惊叹不已,都纷纷跪倒在地,更有甚者流泪高呼:“皇上太抬举我们了!这乃是臣民们该做的事啊!”向隆示意众人起身,并扶着那说话者道:“这些贪婪之人,也是亡命之徒。要知道,走错一步,你们就可能会被他们围攻,甚至丢了性命!你们周旋在细作之中,便是在刀尖上走路啊!莫说这幸国的细作会如何,也难以想象他国是否会派人来刺杀你们!”

  向隆踱步,思量着先前发生过的一切,“这次巴府失守,我就觉得奇怪,那巴府守军绝对不弱,为何能够被一举攻破!而王元天将军率领着援军,也是很快就将他们攻了回去——试想不该啊,熟悉菲罗军队的守军绝不会如此轻易就败阵!”他猛地回过头,看着眼前所有人,“如今能想到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知道了边防的细节,甚至可能早已经暗算了守城的将军与前锋将士,军心溃败之余必定可以有不少动作!那宋辰天是何等的傲慢,打赢菲罗的次数也并不少,这回竟然能让他重伤而归……”向隆摇着头,紧咬牙关,“混账!”猛地一声拳头敲在了桌上,食指紧掐进了自己的掌中。

  而后,缓了缓神,仰天深吸了口气,喝道:“走,去凤鸣镇!”说罢,一声长哨,青稚飞奔而来。

  那县令是个文官,动作缓慢。他见皇帝与邹大珅等人行动迅猛,已经早早地冲了出去,自己还在忙活着不知该如何是好。他也骑上了马,晃晃悠悠地在后面跟着。

  看着一众人的背影,县令亦是心中难以平静。他清晰地记得旧朝中的大臣们是什么嘴脸,也很明白邹大珅的过去与那些旁门左道的朋友都是怎么做事为人。他没有想到,这回,这群人竟然会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如此积极地帮着邹大珅张罗,甚至不怕牺牲了自己而得罪了贼人。再回想起刚才皇帝的话语及行为,他沉下了眉脚,暗自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幸国千古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