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首辅 第十二章 神童慧识风水地
作者:余生残影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唐尧的外公虞山当晚躺在铺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想着明天太阳一出,自己一家就再也不是低人一等的佃奴了。自己几十年盼这一天,盼的太久了。

  他的这种期盼,埋在心底已经有五十年了,就连自己的老妻也没有告诉过,这件事对他来说,觉着太久远了。但是,正是这件事,改变了他对自己命运的认同,几十年来他一直遵循着;良善做人,勤劳做事的天道,坚持了整整五十年。令他想不到的是,改变他命运的竟是自己的外孙子。自从女儿失踪,自己得年龄又越来越大,心中那个希望已逐渐淡漠了。外孙子的出现,重新燃起了他年轻时的希望之火。

  五十年前,他当时七八岁,一天在山中砍柴时遇到了一位异人,那位异人仔细的看过他后,对他说:“孩子,你的人生将有一场大富贵在等着你,但你必须要遵守,良善做人,勤劳做事的天道。一直坚持下去,就能得到这场富贵。”

  当时,他见那异人长相清奇,表情庄重,对此他深信不疑,所以守望如一,一直坚持了五十年,并教导自己的儿子也一直坚守着。

  虞山这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失眠,迷迷糊糊直到三更后,才蒙蒙睡去。

  第二天太阳升起,虞山才醒来。他来到女儿娘俩住的草房前,见女儿已起来,问道:“外孙起来了吗?”

  “尧儿很早就起来去山上练功去了,他说;三个舅舅的呼噜打得他一夜也没睡好。今天我和娘把我以前住的小草屋,先打扫出来,我们娘俩住一起。”

  家有一老,好比一宝。其实这说法并不奇怪,一个有头脑的人,加上自己的阅历多了,自然就有了对事物较强的分辨能力,虞山虽是佃奴,并不说明他没头脑,他因为一个不相识的人的一句话,能坚守了五十年,足见他是一个意志品质坚强的人。

  从昨天外孙的一言一行中,和今早不以琐事而影响自己练功的这份坚持,他感到了这孩子非常人可比,就看他做的这些事,一环扣一环,显然是他做了周密的筹划,这孩子的心智,恐怕就连自己也很难猜出几分。

  又听说他现在正跟着一位世外高人修炼。虞山隐隐感到,这个外孙将来的前途,是自己无法估量的,就连唐家岭的老族长,和古阳邑的老家主,都对他另眼看待,他在感到老怀欣慰的同时,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今后这个家,按照唐尧的筹划去做,肯定没错,他相信唐尧一定有了一个发家的筹划。今天祖孙三代寻察后,就能明白几分。

  祖孙三代五人,在古阳邑周边查看了一上午。下午时分,唐尧看中了邑西向唐家岭方向去路边的一个地方。这地方两边是长满蒿草的荒丘,往里去就是一座大山,两丘之间的土地,好像原来被耕种过,不知何故被撂了荒。唐尧仔细用步丈量了一遍,估计这块地要有三百多亩。

  “就这里了,这块地处于山下,水源不成问题,只要好好管理,这就是一块宝地,我们如果尽量开垦,能有三百多亩。”

  外公没说话。倒是大舅第一个站出来对他说:“你没种过地你不懂,这块地十年九不收,旱时离水源太远,没办法浇水,遇到雨水多的天气,山上的水流下来,这里就成了一片涝洼地,又因离镇较远,所以无人耕种,已经慌了多年了。”

  唐尧听后,反而乐了起来。三个舅舅用疑惑的眼光看着这个小外甥,不知为什么他听了这些困难后,反而乐了起来。

  唐尧见这时只有外公微笑着看着自己,“尧儿有何办法,将这块荒地变成良田,种出庄稼来?”

  唐尧就将外公和三个舅舅带到东边大山下面,指着西边的山丘,“你们看这块地西边地势稍高一点,我们在脚下挖一个大的池塘,然后沿着大山边沿向西开挖一条沟渠,直到西边的山丘。这样当雨水多时,山上流下来的水,就会沿着沟渠流进水塘。因为我们要将这里改成水田,即使是雨水一时很大,池塘里装不下,水田里的水就是多点也没多大关系,到时只要我们能及时将水田里的水排出去就可以了,这样对我们粮食收成影响不大。我们的水塘还可养鱼,养鸭、养鹅。”

  外公看着唐尧,一时有些愣神,真不知道这个外孙小小年纪,这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你刚才说要种水田,只想到了雨水多时,如果遇到旱天,你从何处取水种田,你不会是想着让我们从远处挑水来种田吧?那这片地得需要多少人来挑水啊?”唐尧见大舅一脸的认真,憨实的可爱,一下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大舅不知道唐尧为何这般哈哈大笑,傻愣愣的看着他。

  唐尧笑了一会,赶紧收住笑声,认真地对外公和三个舅舅说:“我们可以将大山上的溪水引下来。”“你不会让我们在山上开石挖渠吧?”

  唐尧这次没有笑,缓缓地说道:“用不着这么费力气,我们只挑选一些粗大的毛竹,一劈为二,然后一段一段连接起来,将溪水引到我们挖的池塘里,池塘水满了,就将最上端的毛竹移开,池塘里的水少了,就将上边再连上。”

  唐尧话声刚落,只见外公拍了一下大腿,大声说:“好!太好了!这么妙的想法,我怎么就想不到。”

  “外公,我刚才粗若的算了一下,我们这块地如果开完,一亩田按十釜算,三百亩每季最少可以打三千釜,(一釜折合现在的五十市斤)一年两季,就能打六千釜粮食,够现在的整个古阳邑吃一年。”

  外公和三个舅舅惊讶的看着唐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我知道你们现在心里在想什么,什么样的地能打出这么多粮食来。我的这种种田方法,是师父他老人家教的,师父说这种方法能比平常种田多打一倍的粮食。你们不可外传,我师父人称老神仙,这世上的东西他老人家全会,这世上没有的东西他老人家也会,而且方法多着呢。”

  外公爷四个听唐尧说能打这么多粮食,还不完全相信,但对唐尧刚才处理难题的能力和办法,却很佩服。听说了他师父的名头,外公用一种惊异的眼神看着唐尧。“怪不得你小小年纪这么厉害,原来你是名满天下的老神仙的弟子,听说老神仙有几百岁了!从我小时候就不在世上游走了。”

  二舅又对他说:“这是块荒地,你去找你头领义父,说不定他会白送你.”

  唐尧摆摆手,严肃的说:“不可,这事如果这样办了,一旦我们将荒地改成良田,别人看着能打出这么多粮食,不知会引起多少人的贪心,那样会后患无穷。所以我们要趁人们以为是荒地时,名正言顺的买下来,并办好地契,以后就是多少人后悔,也毫无办法了。”

  外公见小外孙心思缜密,思虑的长远,打心底里说不出的高兴,就是自己也不会想这么周全。然后郑重的对三个儿子说:“今后我们家的发家筹划都听尧儿的了,包括我在内,谁也不能以长辈的身份扰乱了尧儿的发家筹划。”

  三个儿子见自己的爹说的认真,异口同声的说:“儿子记下了。”最后祖孙三代又在邑西离邑不远的地方,看上了一块地势较高的可建房的荒地,一致赞同将家建在这里。

  第二天唐尧与外公去了族长家。正如昨天所说的一样,虞头领听说是邑西那片荒地,“尧儿,那块荒地根本种不出粮食,你若想要义父白送你了。”唐尧坚辞不授,一定要买。当唐尧拿出三个五彩贝壳递给义父时,看到义父的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这太珍贵了。”

  虞头领随即义父写了地契,包括两个荒山丘。然后宅基地义父坚持要送,。唐尧见再若推辞伤了情分,只好接受。“义父,地契和宅基地的主人都写外公的名字吧。”

  外公怀揣着地契,回到家中,这时心中从来没有过的兴奋和踏实。接着将五十年前那个奇遇,和五十年来的盼望,讲给全家人听。说:“没想到今日心愿已成,以后我们家还要继续本着;良善做人,勤劳做事的这种精神,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