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亡灵 第五十章 工厂安全区
作者:二两茶叶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旷野上,一辆公交车在疾驰。

  这里是申城新开发出来的重工区。但由于刚刚起步,这里只有一个工厂。方圆几公里全是空地。

  侯峰坐在公交车内。

  这一路走来,一开始侯峰还一辆车接着一辆车的搜刮。但随着搜刮的车辆越多,失望也越大。

  所有的车里空无一物!包括车里的行李,车里的汽油,甚至有些车里的仪表也被拆了下来!

  到后来,侯峰甚至放弃了搜刮,指挥队伍专心赶路。

  从今天的战斗中,已经暴露出来了他们的问题:武器太过单一。

  回想起他们与青蛙丧尸对战的时候,大家各有各的武器,各有各的战斗方式。大家各司其职。

  但今天的战斗中,丧尸速度太快,无法指挥是一点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在配合中,长矛显的太过乏力。

  看来要抽空给大家量身选择武器了。他如是想着。

  他手里拿着一根黝黑的短刺。

  这正是在丧尸身上削下来的那根短刺。侯峰戴了一副在面粉厂里找到的线手套,端详着这根短刺。

  这根短刺长约12厘米,粗约1厘米,下粗上细,尖端锋利度也不够,尖刺的材质也并不坚硬。

  这尖刺看起来和那只坦克丧尸身上的尖刺是同一类型的。

  侯峰记得,昨天的尖刺坦克丧尸身上的尖刺同样不具备太高的硬度,在墙壁的摩擦下,同样会被崩断。

  “突突”一阵异响,转移了侯峰的注意力。

  公交车没油了。

  大家明白剩下的路只能靠走了。只好带着装备下了车,准备出发。

  侯峰取出了地图看了看,这附近没有参照物,他也没法确定准确地址。但大致上看,他们离工厂也没有多少距离了。

  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不久就能在马路右边找到那个工厂,而从工厂起再走三公里,就能到达最近的镇子。

  胖子在旁边问侯峰“我们不准备一下么?就这么进去?”

  “不。”侯峰看了看车内的烟灰缸,想到了更好的方法,说:“我们有更好的身份。”

  ……………………

  很快,他们找到了方联机械制造厂。

  就和预想的一样。远远的看去,工厂的墙壁已经被改造成具有很明显的末日风格的墙壁。

  墙壁外装着一排排木桩地刺,墙壁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开有一个瞭望口。

  墙壁被加高到了五米左右,正门处也不是通常工厂里所见到的伸缩门,替换它的是厂房和仓库的大黑铁门。

  而在工厂四个角落里,耸立着四座高高的瞭望塔。

  侯峰低声干咳了两声,拉回队友们的注意,问:“我刚刚说的,你们都记住了吧?”

  得到了队友们的肯定后,他双手捧起手中的盒子带队向工厂正门走去。

  在靠近工厂后,侯峰清了清嗓子,大喊:“恭迎领带回归!”

  就在刚从,侯峰给队友们编了一个故事。

  简单而言,就是:他们是面粉厂的领导杨扬的挚友。发现杨扬的时候,他已气若游丝。最终无力回天。

  杨扬临终前的遗言,是希望能够回到大部队,回到大家的群体中。

  于是他们将杨扬火化,带着杨扬的骨灰找到了这里。

  至于杨扬的骨灰……

  其实是公交车内烟灰缸的烟灰,混合着他们一路走来,收集的灰色干燥泥土。

  侯峰这一嗓子,把工厂门卫喊的一愣一愣的。他们的领导?他们只有老大啊?领导是对那个面粉厂废柴男的称呼啊。再说。那个废柴男不是已经在面粉厂牺牲掉了?这是闹哪门子?

  于是门卫呆到那里了。门卫呆到那里,后果就是没人给侯峰开门。

  他们队友纳闷了。导演,这剧本不对啊导演,他们不按剧本来啊。

  没办法,只能临时更改剧本了。

  侯峰又大喊:“里面的兄弟,我们是东土大,面粉厂那边过来的,侥幸逃得性命的幸存者,来到这里,寻求避难。”

  或许门卫也被搞晕了,回应的话都语无伦次:“幸存者?呵呵,小伙子,老老实实说就行了,我们又不是不让你进。非要瞎说什么大实话!?”

  门卫好像感觉自己说错了什么,挠了挠头。自言自语“管他呢!既然是幸存者,按照规矩来就行。”

  于是开门,让他们进工厂。

  偷偷摸了摸藏在腰间的96式手枪,带着大家走进了工厂。

  ……………………

  进门之后,墙上贴着工厂仅有的四条规则:

  1.工厂只提供夜间的庇护,每人每天半两食物,什么食物都行。

  2.自己的食物自己想办法。

  3.安全区内不允许发生任何争斗。违反者需要到不远的小镇住一段时间。

  4.丧尸围城时,所有人无条件听指挥。

  对于这四条规则,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反正他们是来找人的,又不是来定居的。

  真要被丧尸围城,再想办法跑路也不迟。

  工厂并不管分配,但里面的空位还有很多。侯峰随意挑选了一处,简单解决了午饭问题,留了几个人原地看守,剩下的人就散开打探消息了。

  工厂本身占地三公顷左右。在工厂内还有一个内墙分隔了半个区域。

  找了几个人问了问,侯峰也大致明白了这里的情况。

  三天前的傍晚,他们逃离了面粉厂,来到了这里。

  随着新老大:马周臣的命令的颁布,大家不得不离开辟护所,出去寻找食物。

  白天,工厂只留有老弱病残幼,大部分有劳动力的人都出去寻找食物。

  只有晚上,才聚起来,或互通有无,或交流经验。

  由于大家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不是同村的邻居,就是一起上班的工友。所以老人小孩在熟人的帮助下,倒也能活的下来。

  这三天来,死的死,离的离。昨晚回来的人已不到三百人。

  至于申城支援过来的军队和物资,他们甚至连面都没能见到。

  工厂很小,要打听的事儿很少。

  等大家再聚到一起的时候,才到下午两点。

  郑一人是阴沉着脸回来的。

  很明显。连续两次的充满希望,却迎来失望,比杀了他还要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