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仆 第廿一章 一根毒线
作者:四十八顷氏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神速记住,给书友提供一个舒适靠谱的无弹窗小说网。在上一章里,咱们说到了,李山童老师偶尔露峥嵘,一招“弹猫神功”就让心高气傲的小男孩儿耶律乙辛心悦诚服,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嘛!

  不管哪朝哪代,哪个国家跟哪个国家,实力就是硬道理!

  这师徒二人的关系也借此“翻篇儿”,开始了崭新的一页。

  书中暗表,这“弹猫神功”的确是一种了不得的功法,它就是“一指禅”,也就是“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简称,是我国福建少林寺——南少林特有的练功术。它历经数百年十几个朝代的提炼、充实,成为武林界推崇的上乘功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少林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的禅林静功,而是一种包括动功、静功、“竞技”、“技击”等功法为一体的的独特门户。

  一个老道士是怎么练成这种和尚才能练的神功的呢?

  还是那句话,且读且珍惜吧!

  闲话少扯,咱们还是接着扯扯最应当扯的情节吧。

  屋内是一团的和气。

  “嗯,原来师傅对我这样好,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耶律乙辛仰起可爱的小脸蛋,甜兮兮的笑里掺杂着几缕讨好,一丝羞涩,还有几小块的感激。

  整个的一大块夹心巧克力蛋糕哟。

  “现在知道也不晚呀。”

  李山童压根儿就没想到这个小机灵鬼儿能如此快地就“脑筋急转弯儿”了,苦笑着,说。

  “早晚都会知道的。”

  李山童并没有将话题再进行下去的意思了,他在心里盘算着,眼皮底下最棘手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可是,仅仅凭借着这样一点儿好奇心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这个孩子从根儿上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才是彻底解决“信任危机”的不二法门。

  “你为什么想跟我学习武功?”

  看得出,这个话题还真得继续下去,有继续进行到底之必要。

  “我当然想学了,我学习武功是为了不受别人的气呀。”

  说到这里,这个小男孩儿的眼前又出现了那个又高又瘦的的瘦杆子,太讨厌了,真想一拳头就打得他满地找牙去。

  “怎样才能不受别人的气呢?”

  “把他打服了。”

  回答着,小男孩儿还狠狠地比划了一下,在空中画了一个自以为很漂亮的有力的弧线。

  “然后呢?”

  不屑地问。

  “然后……”

  显然,对于这样的问题连想都没想过,连做梦都没想过。

  “孩子呀,想靠打架就不受欺侮那是不可能的,你也不想想,你能打遍天下所有的人吗?”

  李山童难得地微笑着,尽量让谈话的气氛在轻松中进行。

  那时候,已经有“快乐教育法”了,并非是一千年以后才有的,更不是某个“砖家”的独创。

  “那怎么才能不受气呢?”

  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总算是有所感悟了。

  “要想不受气,必须学会利用和控制人心呀。”

  “老师呀,这话你以前也说过,可我就是不明白,这跟整天摆弄那些烂骨头有什么关系呢?”

  绕来绕去的,又回到了原点,真愁人呀。

  急中生智!

  “你能从这么一小块骨头上读出什么来呀?”

  李山童顺手在地上一划拉,捏起了那一小块趾骨,递到乙辛的小手心里,让他仔细地观察后再说说。

  “这,这有什么好看的呀,你不是都说了嘛,这是个女的,还戴个趾戒。”

  又是一个满脸的不屑。

  “你再好好看看。”

  “再好好看看也看不出什么别的来了。”

  “你再好好看看,看看这骨头的里面还有什么是你没发现的!”

  老师的脸色不好看了,小男孩儿只好皱着眉头,撇着小嘴,眯着小眼,硬着头皮,又把那块小小的骨头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

  “咦?师傅,这里面怎么还有一条黑线呀!”

  如此这般地看了半天,果然有了新的发现。

  一条细细的、不仔细观察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的黑线隐隐约约地贯穿了整个趾骨。而那黑线的一头就在趾骨表面那条浅浅的几乎不存在的凹槽里,一个同样几乎不存在的小小黑点。

  “你知道这条黑线是什么吗?”

  “不知道,不知道。”

  这回,那颗小脑袋瓜子摇得跟货郎鼓似的了。

  “这是一根毒线!”

  “啊?!”

  这回,那张小嘴惊得像一把小小的瓢把子了。

  “这个女人死于中毒,也可以理解为死于谋杀,而那毒素就是从那只趾戒上渗进骨髓的。”

  “呀!呀!”

  在这个老老师的进一步指点之下,这个小学生总算是发出了听明白了的惊呼声,开始频频点头了。

  “这回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天天鼓捣这些东西了吧。”

  “呀,师傅原来你是教我怎么给别人下毒吧。”

  “也是,也不是,还有防毒,还有比下毒和防毒更重要的。”

  乙辛能够认识到这个层面,李山童还是满意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万事开头难,来日方长,慢慢来吧。

  窗外一团的杀气。

  “这个死牛鼻子老道,我们历尽苦难保护你们,你竟然还要下毒手呀,这也忒狠点儿了吧。”

  一个大猫说。

  “这个死牛鼻子老道,我们历尽苦难保护你们,你竟然还要下毒手呀,这也忒狠点儿了吧。”

  另一个大猫说。

  这两只猫在骂李山童,因为他伤了他们的女儿。

  他们的女儿就是那个长着一只可爱小粉鼻子的小粉,所幸躲得及时,伤得不重。

  此时此刻,我们的小粉姑娘既委屈又难过,眼泪汪汪的。

  “黑猫哥,你在哪儿呀?”

  她在心里深情地呼唤着。

  ……

  晨光微熹。

  一条笼罩着薄雾的土道上,走过来一老一小,一高一矮,远远地。

  大手拉着小手,大人背着个大包,小人背着个小包,看样子是要出远门了。

  心情不错,路边的花儿和草儿们也在点头哈腰,张着小嘴儿,打着招呼。

  “老师,咱们要去的地方真的那么远吗?”

  小脸蛋因为极度的渴望和好奇而泛起了一抹淡淡的潮红。

  “也不算远,大约要走一两个月的时间吧!”

  没有任何感*彩的回答道。

  乙辛不再说话了,他得加快脚步的频率才能不被落得更远。

  没有骑马,没有,也不需要,行走是最好的阅历。

  当然,这是李山童的建议。

  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一次远行可能不止一千里,母亲的担心更甚了。

  她的心情是又忧又喜,已经好几天睡不好觉了。

  忧的是儿子才十岁,就要跟着一个老道士远行,吃不好怎么办,睡不好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遇到坏人怎么办……这么多的怎么办,她无解,只能忧着了。

  喜的是儿子才十岁,就能跟着一个老道士远行了,去的那个地方可是一个大城市呀,是这个国家的心脏,首都,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也抱括她。

  在这又忧又喜的情绪的驱动之下,作为一个母亲,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往儿子的那个小包囊里多装点儿,再多装点儿,几乎把家里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心里才熨贴一些。

  终于,启程了!

  太阳公公还在被窝窝里沉睡着,很沉,很香。

  那座破毡房里早早地就亮起了油灯,也可能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压根儿就没有熄过。

  母亲呆坐着,头脑里飞快地转着,惟恐漏掉点儿什么什么,比如身份证抑或是准考证之类的,如果那个年代有的话。

  终于,启程了!

  “背这么多东西,还没等到地方,就要累死的。”

  望着学生吃力的样子,老师不乐意了。

  又把那个与那个瘦小身躯不相称的包囊从背上卸下来。

  又是一阵的折腾。

  一个不让多带点儿。

  一个尽量想多带点儿。

  这样的争吵,气氛很好,应当叫争论,更准确一点儿。

  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老师接过了学生的包囊,学生背起了老师的包囊。

  老师的包囊很小,很轻,里面的东西很神秘莫测,发出丁丁当当的相互撞击声儿。

  学生的包囊很大,很重,里面的东西却稀松平常,除了吃的就是穿的,包括几件裤头儿和几双袜子。

  契丹人穿袜子和裤头吗?不知道!姑且这样认为吧,谁也没见过的,反正肯定没有用过“吊带”甚或是“蕾丝”之类的。

  太阳公公眯着惺红的睡眼,爬出被窝窝,长长地打了一个哈欠,起来了。

  真的该走了,这已经比原计划迟了很多,到下一个能住宿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呀。

  母亲双泪涟涟。

  父亲涟涟双泪。

  儿子却是满脸堆笑,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欢呼雀跃着跑在了前头,迫不及待地。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的心里只有对远方的渴望和好奇。

  那个城市,你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