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村支书 第三十八章 父亲之死
作者:躬行者的小说      更新:2018-01-23

  在家待了两天后,刘辰告别邻里,带着老妈和妹妹来到义阳市,用他自己大学四年期间积攒下来的钱,在义阳高中对面租了一套小型四合院。

  小院与义阳高中仅隔着一条马路,义阳虽然贫困,但义阳高中却是中州省远近闻名的名校,涵盖小学、初中及高中。眼下刘小妹还在上小学,正好可以到义阳小学读插板,且此处离柳林镇较近,环境优雅安静,梅竹英和刘小妹也很满意。

  微风徐徐,落日余晖。

  义阳市义阳高中对面,坐落着一排青砖灰瓦的四合院,最东面的一间四合院里,卧着一株枝叶繁茂的葡萄树,葡萄架下母子三人围着一张石桌坐着。

  刘辰帮老妈和妹妹盛刚出锅的捞面,浇上蒜汁,再拌上西红柿炒鸡蛋,稍微淋上些许汤汁。

  还是那个味道,酸爽,劲道。

  每人两大碗足以。

  “不错,哥擀的手擀面更有嚼劲了”

  刘小妹懒散地靠在竹椅上,擦了擦满嘴的西红柿汁,她拍了拍圆溜溜的肚子,打着饱嗝,咂吧着小嘴赞叹道:“老哥这手艺还没落下,将来那个女孩能嫁给你可就享福了。”

  刘辰瞪了妹妹一眼,撇撇嘴,“想让我替你洗碗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见小阴谋被拆穿,刘小妹也不苦恼,笑眯眯地看着哥哥,娇嗔道:“嘻嘻,人家不好意思麻烦未来的村支书大人嘛。”。

  梅竹英坐在一旁看着兄妹二人斗嘴,心里暖意融融,她眼角噙着笑意,可是细看之下,她眉宇间仍然充斥着阴郁之色。

  “妈,您怎么了?”刘辰敏感地发现自打梅竹英知道他的工作分配安排后就一直愁眉不展,半夜总能听到老妈轻微的叹息。

  梅竹英面露犹豫,最后忍不住叹息道:“小辰,你能不能再重新找个工作?哪怕是当个普通的教师也行,妈不指望你们兄妹有多大出息,只希望你和小妹一生平平安安。”

  中阳里和大王寨同属于柳林镇,中阳里民风是出了名的彪悍,刘辰以为梅竹英担心自己受到伤害,宽慰道:“妈,没关系的,中阳里村虽然民风彪悍,但我有把握干好这个差事。”

  梅竹英担忧地看着刘辰,说道:“小辰,你一个燕大的高材生下乡当村支书,别人一看就知道上面有人在打压你,再加上你面嫩年轻,乡野之间民风彪悍,工作不好干。”

  “上面的事谁说的好?虽说村支书位卑人轻,但依然能干很多事。”刘辰安慰道。

  话已至此,梅竹英索性摊开来说道:“小辰,你能不能做个普通百姓,不要走仕途?”

  “妈,为什么?”刘辰不解地问道,前世老妈好像就一直反对他从政,没想到今生依然如此。

  梅竹英眼中忧色更深,脸上浮现一抹痛苦说道:“小辰,有些事原本我打算一辈子不告诉你的,你还记得……你爸吗?”

  “当然,我肯定记得……妈,您的意思是渭北刘家?”见老妈表情严肃,刘辰才明白过来老妈指的是父亲刘逸山的老家。

  梅竹英郑重地点点头,“是,我们是从渭北刘家来到中州省的,你还得你爸是怎么死的吗?”

  “爸爸不是为我半夜请医生跌进山沟里摔死的吗?”刘辰挠挠头,他感到母亲今天的神情十分怪异。

  梅竹英摇摇头,咬咬牙说道:“不,你爸不是跌进山沟摔死的,你爸是被人谋杀的。”

  接着,梅竹英便把刘逸山十二年前深夜为刘辰进城请医生前后的蹊跷说了出来,“那条山路,你爸经常半夜走,他很熟悉,你爸走的前两天,那条山路还翻新过,铺上了水泥,你说怎么可能跌下山沟摔死?”

  一阵清风抚来,葡萄树落下几片枯死的叶子,树下的三人默然坐着,低沉不语,气氛说不出的压抑,就连往日对“爸爸”这个词语很陌生的刘小妹也一脸凄然表情。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刘辰脑袋蒙了,他的心里一阵翻腾,按照老妈的说法,父亲刘逸山的死的确有蹊跷。

  见梅竹英欲言又止,刘辰知道这里面多半另有隐情,“妈,爸的死和我走仕途做官有联系吗?”

  梅竹英叹气道:“你父亲当年就是渭北刘家重点培养的政治新星,官场太复杂,利益盘根交错,我怕……”

  “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村支书?就算出了问题,也不至于对别人,造成多大的威胁。”刘辰苦笑着安慰老妈。

  梅竹英沉吟半晌,看着刘辰的眼镜,坚定说道:“小辰,答应我一件事。”

  见老妈面色严肃,刘辰点点头,道:“好。”

  “将来遇到渭北刘家的人,你要离他们远远的。”

  “为什么?父亲不正是渭北刘家的人吗?”

  “……”

  到后来,无论刘辰如何盘问,梅竹英只是摇头不语。

  看着老妈蹒跚离去的背影,刘辰的心里产生诸多联想,父亲刘逸山竟是被人谋杀的。

  见老妈对渭北刘家人又恨又忌惮的样子,刘辰的心里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难道这件事和渭北刘家有关?怎么可能,父亲不是渭北刘家的长子,渭北刘家重点培养的希望吗?”

  刘辰望着夕阳,微眯着眼睛,下定决心:“看来还得我自己去查清楚,倘若父亲真是被人谋杀,杀父之仇不可不报……”

  ……

  ……

  桃花县公安局对面的一间茶馆内。

  “这就是全部的资料?”刘辰看着姜景甜,抖落着手中的资料。

  姜景甜白了刘辰一眼,没好气说道:“这些资料还是我费了千辛万苦搞到手的,虽说柳林镇等级很低,不知为何信息库里能查到的资料很少,好像被人删改过很多一样。”

  刘老三被送到桃花县公安局后,由于案情需要,刘辰又去补录了两次口供,都是由姜景甜接待,一来二去,二人年纪相仿,又有过之前同车抓匪的经历,自然而然成了好朋友。得知刘辰即将到柳林镇担任中阳里村的支书,姜景甜主动提出帮他搜集柳林镇和中阳里村的资料,刘辰自然求之不得。

  姜景甜年纪轻轻从警校毕业后,能顺利进公安局侦查大队,除了自身条件优秀外,她那个当公安局局长的爹也从中出了很大力。所以搜集个别人的资料对于在公安系统有着特殊地位的她来说,不是难题,尽管桃花县和柳林镇是两个县区,但整个义阳地区的公安系统资料都是互通的。

  “资料里怎么没有中阳里村茶叶卖的贵的秘密?”刘辰问道。

  这人?自己好心帮他搜集信息,还挑肥拣瘦。

  姜景甜气得直拍桌子,大声说道:“谁都知道中阳里村茶叶比其他地方贵是义阳的不解之谜,啥叫不解之谜?就是任何人都解释不了的。”茶馆内廖剩无几的茶客望着二人,十分好奇,显然对二人探讨的话题很感兴趣。

  义阳盛产茶叶,但苦无销路,因此茶价价格低廉,唯独中阳里村产的茶叶比其他地方的要贵。饶是价格稍贵,但中阳里的茶叶依然能够广销粤南。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中阳里村的茶叶无论种植、采摘还是炒茶技术,与义阳其他茶山并没有多大区别,所以近些年一直为人们所不解,甚至有人把它称之为义阳的不解之谜。

  没想到这小妞脾气挺火爆,刘辰面露苦笑道:“姜大警官,感谢您帮我不辞辛苦,搜集信息,为表示诚意,我请您吃饭,请您务必赏脸。”

  姜景甜摆摆小手,“这还差不多。”她忽然想起父亲的提醒,提醒道:“我爸说柳林镇情况很复杂,尤其是中阳里村更是如此,刘国昌兄弟把控的很严。”

  “刘国昌?”刘辰脑海中浮现出此人的资料。

  刘国昌原来是中阳里村的村支书,凭借带领中阳里村发家致富,在七十年代末被上级树立为典型,从此一路高升,直至义阳地委副书记,在义阳有官场教父之称。现任柳林镇镇长是刘国昌的二弟刘国义,前两天刘辰他们在汽车上抓到的号称“刘三哥”的劫匪,便是刘国昌的三弟刘国雄。

  姜景甜看到刘辰发愣,忍不住再次提醒道:“这次,我们在汽车上抓了刘国雄,你又到中阳里村当支书,我担心刘家兄弟会对你不利。”

  刘辰看着眼前的茶水,表情轻松,声音淡然,道:“是朋友怎么着都是朋友,不是朋友即便脱了裤子,也没法睡到一个炕上。我也不是软柿子,别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再说柳林镇和中阳里村也不是铁桶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出的,一切妖鬼蛇神总有浮出出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