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妃,收下朕的膝盖 第144章 朕要尔等有何用
作者:碧海青天H的小说      更新:2019-03-05

  上官飞鹤的解释终于让南宫擎天的脸色好看了些,可皇帝的怒气哪里能这么快就消失的,只见皇帝冷哼一声道:

  “那你为何要不同意捐献?”

  上官飞鹤并不害怕,他恭敬的施了一礼:

  “陛下容禀,今年多灾多难,满朝文武已然捐献了不少,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总不能每次遇见灾难都要满朝文武来捐献吧,虽然列为同僚忠心耿耿,但是家中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的。

  因此,需要想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充盈国库才是正道。”

  南宫擎天的眉头皱了皱,抬眼扫视了一圈,淡淡道:

  “燕国公所言,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回禀陛下,臣赞同燕国公之言。”

  “燕国公不愧是我朝的才俊。”

  “不愧是上官太傅的嫡传血脉……”

  “是啊,是啊。”

  “不错,臣也赞同。”

  “臣赞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皇帝的话刚落,满朝文武纷纷争先恐后的出班回奏。言下之意,燕国公说得好,我们就是没钱,陛下你还是想其他捞钱的招数吧,想在我们兜里边摸钱,门儿都没有。

  南宫擎天冷冷一笑:

  “好吧,那诸位爱卿就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丰盈国库吧。”说完眼含讥讽之意的扫视着满朝文武。

  别看方才百官们说的热闹,可要是让他们拿出来一个切实可行的注意来,还真是难为他们了。百官们刚一接触到皇帝的目光便低头躲闪,生怕被皇帝叫出来出主意,那就是要了老命了。

  文武百官们低着头,仿佛地上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呢,他们一句话也不说,气的南宫擎天冷喝一声道:

  “怎么了?都不说话,你们不同意朕的想法,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朕要尔等有何用。”

  “禀陛下,臣有个不成熟的意见。”上官飞鹤出班躬身一礼道。

  南宫擎天一声冷哼:“讲!”上官飞鹤,点了点头道:

  “是陛下。一,建立大型官田。二,开海路,通商海外。”话音刚落只见一群老少官员便出班跪倒哭喊道:

  “陛下,万万不可。”

  “万万不可啊,这是与民争利啊。”一个脑满肠肥的官员面红脖子粗的扯着嗓子喊道。

  “商人奸诈,怎能鼓励经商,长此以往,社会风气必然败坏。”一个白胡子的官员哭诉道,那是礼部侍郎,胡涂。

  “是啊,是啊,商人卑劣。”

  “简直岂有此理,纯粹乱法,乱国之意啊。”

  ……

  就连张昭也皱着眉,想要反对,可是出于对燕国公的信任,张昭决定先观望。他将目光投到了燕国公上官飞鹤的脸上,只见上官飞鹤并不为他人的哭喊,谩骂所动。

  再看皇帝南宫擎天,张昭在皇帝的脸上看不出来个所以然,只是偶尔一闪而逝的笑意,说明皇帝对燕国公的意见很是在意。果然,南宫擎天冷喝一声道:

  “都给朕闭嘴,你们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不行。让你么自己想办法,你们却是半点主意也拿不出。燕国公刚开了个头,你们便一拥而上的反对,你们是何居心?”

  “臣等万死,臣等忠心为国,天日可表啊。”一众大臣距都跪倒在齐声呼喊道。仅有的燕国公,张昭,秦王等人倒是显得有些突兀了。

  南宫擎天被这群人的异口同声给激怒了,他一拍御案爆喝道:

  “除了万死还能有点新鲜的么?你们的忠心天日可表,好啊,那还是捐款吧,这个很直接,很能表现你们的忠心为国。”

  话音一落,满朝文武,俱都噤声,在没有一个出气的。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谁也不敢触了皇帝的霉头,生怕皇帝让自己捐献,那就悲剧了。

  大殿内静寂无声,落针可闻。

  半晌,皇帝南宫擎天不屑的冷哼一声道:

  “燕国公继续讲。”

  “遵命陛下,臣建议:

  一,建议各个州府建立大型官田,官府无偿提供耕牛,种子等,生产设施。雇佣无地无产的流民,灾民耕作。每年的产出,官府收取六成,作为粮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二,大力发展海外贸易,臣调查过,我朝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经过夷人商传运往遥远的海外之国,竟然有着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暴利。而海外的药材,香料,宝石等等来到我朝,又能赚取我朝数倍,数十倍数百倍的利益。

  既然如此,我日月王朝为何不开海路,建立自己的商队,以军队来护航,自己来做这项贸易呢。只要操作得当,臣相信过不了多少年,国库之银钱必然如山似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说完,退到一边,静静的站立。

  南宫擎天听着上官飞鹤的话,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明显,半晌,他扫视了一圈,淡淡的道:

  “诸位爱卿,燕国公的建议如何?想清楚再回答,若是反对的话,要提出比之更有效更利国利民的方法出来,否则就免开尊口吧。”

  这下没人敢轻易吭声了,当然没有人开口了。皇帝说得很明白了,没有好的方法,就不要反对,反对的话,那可是要惹怒皇帝的。

  可是从有些人相互交流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的不满,他们当然不满。一个个都看不起商人,可是他们哪一个家里没有人在经商,在为他们的奢华生活,每日的做着让他们瞧不起的商贸活动,根本上是不愿意有人来分享他们的利益罢了。

  还有那个官府建大型官田的建议,这更是从根本上断了达官显贵们的根子呢。达官显贵们哪一个家里没有或多或少的拥有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土地,无数的佃户在他们的土地上为他们劳作。

  要是按照燕国公的建议来做,国库粮仓是丰满了,可是自己家的小金库可就要严重缩水了。

  这然他们如何能够同意呢,不过是现在慑于皇帝的威严不敢轻易反对罢了。若是照着按照燕国公的建议来做,满朝文武损失最大的莫过于秦王南宫无我了。

  百官们俱都齐刷刷的看向了秦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