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风华:卿本佳人 第三十六章 隐秘
作者:第二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傍晚时分,白夙回到了义庄,而萧凌、仇大虎与那几名衙差则匆匆赶回了县衙。宋彰已经等候多时,他一见到萧大人,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大人,我有重要的事禀告。”

  萧凌闻言,眉心紧蹙,觉得一切的真相或许就要揭开面纱了。“什么事?”

  “派去监察玲珑楼的衙差回报,今个儿午时,冬月与一神秘人在紫琼湖畔暗中见面,而那个神秘人竟然是方府的厨房小工阿四。”

  阿四!不就是最先发现方家老爷尸首的那个男子!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儒雅之气让萧凌记忆犹新。这种儒雅是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应该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才具有的气息,但却十分不合称的出现在一名厨房的小工身上,也确实让人费解。

  不过,既然冬月与那阿四相识,为何不敢光明正大的见面?

  方老爷突然失踪,六天后在池塘的假山背面被阿四发现,而阿四就住在紧邻的下人房里。

  如果,阿四就是凶手,那么,很多事情就能说得通了。

  阿四熟悉方府,而他的住处紧挨着池塘,他知道假山的位置稍微偏僻,很少有人经过,并提前准备好粗麻绳潜入池塘的水底,将一头绑在一块大石头上。

  案发当晚,他掳走醉酒的方老爷,把他沉入水底,绑在粗绳的另一头,然后快速的回到自己的屋子,换好一件干净的衣衫,混入寻找的队伍中。

  不过,即便是计划再过周祥,下人房与假山也十分相近,但也不可能一个人都没撞见?

  除非……

  萧凌眸光一敛,向徐少弘吩咐道:“老狼,你去查一查方府里下人们的住处,尤其是与假山只有一墙之隔的那间杂物房,是否与那假山有相通的地方。”

  徐少弘领命,带上几名衙差,往方府赶去。

  一个念头快速的闪过,萧凌转目向宋彰问道:“那冬月籍贯何处,怎么会沦落至玲珑楼?”

  “据调查,冬月、梅竹、青花都是洛城县人士,听说玲珑楼里的女子全是被冯妈子收养,她们都是些被家人遗弃的可怜人。”宋彰重重的叹息一声,神色颇为惋惜。

  洛城县!清俊的眸子沉了沉,孙管家、曹辛德也是洛城县人士,这之间有什么联系?

  洛城县紧邻丹城县,位于东南沿海一带,正是见血封喉繁殖茂盛的地方。那么,玲珑楼的冬月、梅竹、青花都有谋害孙管家嫌疑。

  至于曹辛德,似乎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了,但他突然出现在杨府,而杨大人恰巧就在那几日病情加剧并失踪了,他的嫌疑也不能排除。

  “大虎,你去永安巷查一查曹辛德与他妻子姜氏。”

  仇大虎听了萧凌的吩咐后,迅速的出了县衙。

  萧凌沉思了片刻,向宋彰说道:“你去查一下阿四,还有他和冬月的关系。”

  “是,大人。”宋彰领命,与几名衙差分头行动。

  一个时辰后,徐少弘回来禀告:“大人,那间杂物房堆放干草木柴火炭的背墙有几块砖头可以取出,并能容下一个体魄强壮的男人通过。”

  这个结果印证了萧凌的猜测。没过多久,宋彰也回来了,他说道:“阿四本出生于岳阳县一富裕人家,苦读十年,却是缕缕落榜,后来沉醉玲珑楼,夜夜笙歌,一年后,他散尽家财,沿街乞讨,孙管家可怜他,就在两年前收留他入府为厨房小工。”

  这么说来,阿四对冬月应该是心存爱慕,一片痴情……

  风,呼呼的吹过,夜,很快就深了。

  萧凌还在后堂翻查宗卷,这时,有轻微的脚步声传了过来,她猛地抬起头来,只见萧北钰一双清明的眼睛正温柔的看着自己。

  她愣了一愣,放下手中的宗卷,弯着眉眼迎了上去。“哥哥回来了。”

  萧北钰微微颔首,说道:“你让我调查的事都查清楚了。”

  萧凌驻足站定,迫不及待的问:“怎么样?方家和杨知府是不是……”

  “定州丹城县并没有一家大户为方姓。”萧北钰平静的回道。

  萧凌闻言,眉头紧蹙,“没有方姓的大户?可是为何官簿上记载的方家是丹城县人?”

  “有可能是方家移居岳阳县后才发的迹,也有可能是为了掩饰什么,不过据我所知,当年方家举家迁进岳阳县时,就家财万贯了。”

  “那么孙管家呢?”

  “孙管家是洛城县人士,七年前,一场大火,孙管家全家死于非命,但由于他当时一直住在丹城县的郑府,所以躲过了这场天灾。”他的声音如玉般温和,不起不伏。

  “郑府?”萧凌眸光一亮,尾音挑高。

  “丹城县的郑家世代为盐商,是名副其实的大户,但七年前不知何故,一夜之间,被马贼洗劫,人去楼空。”

  萧凌闻言,深感疑惑,丹城县乃是大商国三大产盐场之首场,怎么会有马贼出没?这么大的事,朝廷为何半点儿风声都没收到?

  “有人看见过马贼吗?”

  “没有,全都是听说罢了。”

  郑家、方家,会不会……“方家会不会就是当年的郑家?”萧凌大胆一问,“这一切会不会全是用来掩盖真相的金蝉脱壳之法?”

  萧北钰说道:“或许是吧,只有这样解释才能说得通,不过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只能凭借猜测。”

  “假设七年前,官居都转运盐使司从五品副使的杨大人与郑家官商勾结,并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被迫离开丹城县;郑家以一出苦肉计掩饰真相,并从此改姓方家,迁居岳阳县,而杨大人则擢升为青阳府知府,不过~”萧凌敛眸思索了一下,“不过能在背后操纵这一切的人,应该身居高位。”

  她想了想,继续说道:“伪造官簿,这是重罪,上一任岳阳县知县戚才顺恐怕是知情人,为了避免祸事上身,才突然辞官隐退的。”忽然心中一动,向萧北钰问道,“哥哥可有查清楚七年前丹城县有什么大事发生?”

  “丹城县的大事倒是没有,或许,有另一件事,你会感兴趣。”萧北钰温柔的看着她,“七年前,洛城县孙家共十三口人一夜之间全部死于火灾,官簿上记载恰逢秋日,天干物燥,乃是天灾。附近的居民都说,是孙家的二子孙家耀杀害了无辜的人,犯了天怒,才遭此横祸。”

  “这是怎么一回事?”萧凌蹙了蹙眉。

  萧北钰说道:“据说,孙家耀曾在郑家做事,后来因一些口角,把另一名在郑家做事的帮工杀掉了,不过触犯天怒这种说法,我却是不信,孙家人离奇死于火灾,曾有人质疑其死因,并一度闹上公堂,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

  萧凌闻言,想起了孙管家主堂右面一间小屋里供奉的十三个牌位,依稀记得其中有一个牌位上写着“孙氏二子、家耀”。

  “当年会不会有人幸存了下来?”

  “官簿上记载,那一场火灾后,的确发现了十三具尸体。”

  萧凌仍感疑惑,随即听到自己的哥哥突然一问:“你知道质疑孙家人死因的是谁?”萧北钰目光淡淡,语气依旧平和。

  “是谁?”

  “仵作江城。”

  此话一出,萧凌的眼眸沉了沉,说:“我这就去一趟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