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风华:卿本佳人 第六十二章 真假昭妃
作者:第二恋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仇大虎和徐少弘两人一人一边扶着邝晟回来了,路上的行人投来异样的眼神,徐少弘尴尬的笑了笑,一边拍着邝晟的背部,一边佯装责怪道:“怎么就喝这么多,醉成这样,我该怎么和嫂子交代啊。”

  好不容易把邝晟拖进了茶馆二楼的包房,萧凌赶紧上前帮忙,扶他躺在了一旁的软榻上,谨慎地关紧了厢房门。

  徐少弘说:“邝叔中了迷香,被胡家人锁在郊外一个僻静的破茅屋里,荒郊野外的,一个人影也没有,那人是去给邝叔送饭菜的,大虎把他打晕了。”

  萧凌沉吟了一会儿,目光落在街道对面的客栈,说道:“我们今晚就去对面的客栈住上一晚。”

  第二天清晨,邝晟醒了,几大碗小米粥和一盘馒头下肚,精神登时好了起来。

  邝晟无奈的说:“那胡家人精明得很,在饭菜里下迷药,我不吃,就得饿肚子,忍不住吃了,就浑身没力气,前两天我都忍着,实在忍不住了,昨天就大吃了一顿,结果昏迷的不省人事了。”

  “邝叔,你是不是发现了胡家人的什么秘密?”

  萧凌坐在他的对面,也不着急,等他吃饱了才问。

  邝晟一边嚼着馒头一边点头,“不错,胡家确实有一个惊天大秘密。”

  邝晟精明的眸子眯了眯,放下手里的馒头,起身关好门窗,才坐了回来。

  “本来他们是要杀了我的,但我威胁他们说自己手里有一份证据,要是我死了,那证据就会大白天下,他们不敢贸贸然动手,而我装作很贪钱的样子,狮子大开口要了一万两黄金,就许诺把那证据交给他们,胡家人见我贪财,就放松了警惕。他们也不敢将我关在府里,就关在了荒郊野外,也不敢派人看管我,担心被人发觉露了馅,就用铁锁锁住了我,在每天的饭菜里下药。”

  萧凌十分佩服邝叔的机智,不过胡家人已经动了杀心,恐怕这件隐秘关乎到胡家的兴亡。

  邝晟一脸正色的说:“这件事还要从五天前说起,我无意中在胡府发现了一个牌位,那个牌位上竟然写着‘胡梦婷’三个字。”

  大概在官场混过的人,恐怕都知道胡梦婷是庆王生母昭妃的姓名,怎么会好端端的刻在了死人牌位上,除非……

  “昭妃死了?”萧凌难免惊愕了一下。

  邝晟慎重的点了点头,“八九不离十,那摆放牌位的地方是一个极其隐秘的密室,胡家人收到一封报仇的书信后,对我却是三缄其口,半分也不肯透露,我觉得事有蹊跷就暗中查探,无意中就潜进了那间密室,发现了牌位上的秘密,却被胡家人逮了个正着。”

  “这么说来,胡梦婷应该是真的死了。”萧凌神色凝重的看了看邝叔,“皇上后宫的一个昭妃死了,为何这么大的事朝廷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而且我看庆王殿下也没有什么异常。”

  邝晟眼中一闪而过精明的光亮,忽然质疑道:“难道宫里的昭妃是假的?”

  萧凌猛地起身,仔细检查了一遍紧锁的门窗,然后坐回来,低声道:“如果真是这样,胡家可是犯了杀头的死罪。”

  “我瞧着那灵牌的木质至少也得有个十几、二十年,而且牌位上还刻着一行小字‘泰宗三年’。”泰宗三年?难道胡梦婷已经死了十九年了?

  那宫中的那位昭妃又是谁?

  “此事已经过了十九年,想要查出真相并不容易。”萧凌紧蹙眉尖,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

  “或许和那凶手有关,罗明、张峰都流着胡氏一族的血脉,为何凶手就挑了这两人下手,我猜测这起案子和十九年前胡家的隐秘有关。”

  萧凌也是这样认为,只是该从何查起,她拧着眉头起身踱步。

  所有人都以为宫中的昭妃就是胡家的嫡女胡梦婷,所以真正的胡梦婷之死于世人而言是不存在的。

  胡梦婷是大家闺秀,很少有外人见过其真正的样貌,在她出嫁之前,或许只有一些官宦人家的小姐见过,但那些小姐们嫁人了之后,就更不会抛头露面了,对于宫中的昭妃是真是假当然也无从知晓了。

  不过胡家的下人除外,胡梦婷从小生长在胡府,那些伺候的小厮丫鬟一定是见过她的真容的。

  萧凌快速的在脑中思索了一遍,当即去隔壁吩咐仇大虎三人暗中调查在胡府帮过工的小厮。

  能混进军中的只有男人,所以她排除了丫鬟的可能性。况且罗明和张峰的死法只有练武的男人才能办得到。

  仇大虎他们三人隐藏着自己的身份,挨着询问胡府附近卖豆腐、粮食的一些小贩。别小看这些小贩,其中有好些人摆摊将近二十年,比如那卖豆腐的大娘,从她还是豆蔻年华的姑娘就跟着母亲在街边的小巷开始卖豆腐,直到现在她都成亲有了小娃还在这里卖,大伙儿都称呼她为“豆腐西施”。

  大娘喜欢唠嗑,一听有人聊起胡家,就喋喋不休的搭上了话来。

  “胡家大小姐可真是个美人,二十年前我还见过她一面呢,后来嫁给了皇帝,胡家也受了不少封赏,就住我家隔壁廖大娘的儿子就在胡家干过活儿,听说胡家嫁女儿还赏赐了下人不少银子呢。”

  一提起胡家,大娘每每就会说这样的话,这些年也不知道重复说过多少次了,但每一次说,她都会添油加醋一番,描述得绘声绘色。

  宋彰一听,敏锐的问:“这么说,那廖大娘不得靠着他儿子发大财了。”

  大娘的脸色一下哀伤了起来,声音忽然就低沉了,叹了口气,“唉,廖大娘的儿子挺出息,可是廖大娘就没这么好的福气了,十几年前就去了。”

  “那她儿子呢?还在胡家干活儿?这么些年也该娶媳妇生儿子了,那廖大娘也该欣慰了。”

  大娘听着宋彰的话,神色愈发的悲伤了。

  “你说廖大娘的儿子啊,他早就没在胡家干了,廖大娘去了,他也没在和县呆了,听说去从军了,只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从军。”

  “这样啊,我的弟弟就在北关从军,要不我让他打听打听,说不定能打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