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封神正源 序言
作者:wyg黑夜的小说      更新:2018-10-11

  在读了四大古典文学名着后,我又看了《封神演义》,透过书中的糟粕,我看到了许多精彩,在诧异它不能并列五大古典名着的时候,就深深的为它惋惜,惋惜它的不足,于是,我想,能不能通过我的手,把它改编成古典名着呢?

  在动手写这部书的时候,为了求得准确的注解,我又翻看了《史记》,《史记》对这段时期的历史记载,显然停留在以周室正史为主导的基础上,它在许多方面其实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虚构的成份是有的,还且还很多,很大,这里仅举一例,如在周室的宗代表里,史记是这样叙说的:后稷是不窋的父亲,不窋的儿子是鞠,鞠的儿子是公刘,公刘的儿子是庆节,庆节的儿子是皇仆,简言之,换如下表:

  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

  从它的记载看,后稷是尧帝时的人,到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怎么数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可是只传了十五代,这有可能吗?在那个时候,那个医学条件下,怎么可能都是不老的神仙?由此可见,《史记》在周王朝建立之前,里面有许多是断档的历史,是揣摩的东西,他揣摩的太多,甚至都可以让人怀疑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妲己?暴君究竟是怎么样形成?商周的更迭亦或只是一个民族的衰败与另一个民族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是长期的积累,决不会因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而改变。

  我们再看《封神演义》这本书,内中除了少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与史记对应外,其他都是后世之人凭空想象,编造出来的,唐宋元明时期的一些人物事件被他借用了许多,而史记中的人物也被他错乱的搭配着,太姜被挪到她的后辈身上,蜚廉恶来本是父子,凡此种种,《封神演义》一书皆有错乱。

  各位,我们有理由相信,殷商历史也许是另一个样子。因而,重新编撰封神也显出必然性。啊,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却来编封神,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还会是神话吗?或会是笑话。

  四百多年前,许仲琳在《封神演义》里把人变成了神,今天,《商周演义封神正源》的作者却要把神还原为人,用平常人的行为来解释商周更迭的历史,要根除百姓根深蒂固的思想,本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力求真实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在《封神演义》中,许多不能解释的故事,他都归结为神,就现在的文学创作而言,在无数的封神作品中,都是把神的能力无限扩大化,凭空捏造出更多的神化,人物描写都是虚构化,无真实存在的骨感。而《商周演义-封神正源》一书是唯一具有真实感的作品。本书注重人物内心的刻画,把事件的细腻过程完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大家有理由相信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当然,如何破解这些神呢?这是极需花费脑筋的,本书就从《封神演义》里提到的三个美女苏妲己,邓婵玉,龙吉入手,从人性来破解,因而,也就有了封神三部,借助这三位美女的故事把商周的更迭演义进行到底。

  由神话变为无神,本是很难的事,商周演义一书先从感情上让神回归,然后再为一些神话人物塑造出他们的真身由来,在本书中,为了寻访神话人物的真身,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带给大家的是这样的认识。

  关于哪吒闹海:

  “我们家乡土话音比较轻,读哪吒(nezha)都读成(nucha),我就在想呀,是不是原本就是讲奴隶们举着叉,造某一王朝的反,或许是一个叫奴的人物,使用叉这种工具,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那么,闹海又怎么讲呢,哪吒闹海,讲一个七岁的小孩大闹东海的故事,这当然是神话,一个七岁的小孩,从陈塘到东海,本身就是一难事,它只有在神话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那么,闹海是不是它的另一谐音闹害的意思呢,闹害就是厉害的意思,我们这里,一般说某人厉害,都说他多闹害吆,现在大部分地区对小孩子不听话,坏,难缠,都会说这小孩多闹害,如果是这样,解释哪吒闹海,我们就能有这样解释,一个叫奴的人物,(或许是一群奴隶)手中的武器就是那挖地的叉,特别厉害,简直是所向无敌,所以,就叫做奴叉闹害(哪吒闹海)了,于是也就催生了本书中的小说人物幺奴。”

  关于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挖窟倒渠的土行孙,他们是否有一个相同的原型,本书第二卷二十四回里是这样阐述的。

  “在当时,知识传播极慢的情况下,有两位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对孙这个人作了不同的描述,大家可能也猜到了,这两人一个是南京的许仲琳老先生,一个是淮安的吴承恩老先生,吴承恩老先生认为,历史上孙这个人物是没有的,是无的,是空的,所以叫孙悟空,但他又不确定,他想,要是有这么个人,那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圣贤之人,所以叫孙大圣。他写他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呵呵,这又为后来的曹雪芹有了借鉴。

  吴承恩把孙这个人物赋予了神话,七十二变,上天入地,翻江倒海,使的是金箍棒,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这丰富的想象,使后人无限迷恋,所以极尽传播,故而,后世只知孙悟空,是无,是空,就在这个基础上又添加了无穷的想象。

  而许仲琳老先生就现实了一点,他写孙善能地行千里,所以叫土行孙,使的是大铁棒,两人相同之处,就是都是矮小之人,都能钻地,都很机智。”

  、、、、、、

  本书中关于如来,关于观士音,关于四贤等等,凡是神话人物,都有或明或暗的陈述,为他们找到真源的原身。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对无神论者来言,这部书流传后世,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对推动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各位朋友,本书中有许多经典的描写,必将传世不衰,在人物描写上,对一代妖后苏妲己的美貌极尽赞叹,从人性,从辩证,从客观,从环境等诸多方面,解剖她为什么成为了妖后,对她的多处出场描写,用词谴句都不相同,给大家是没有雷同,愉快的感觉。而对奸贼尤浑费仲,不是从形貌上肯定他们,却是从语言上行动上,根本上来否定他们,从内心,环境的变化来否定他们。姜子牙和周文王,对他们卦相的准确性,本书暗喻是因他们对各种知识的积累丰富。运用不同的易术,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他们。姜子牙的妻子马氏,通过她的几骂,也使她成为经典里的重要人物。

  各位,本书有许多这样的经典,下面,我就上面提到的几个人物,在书中的描写,摘录一二:

  写妲己因音乐与伯邑考相知,此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一个高潮的到来,书中用了大量原创诗歌,详细的描写两人感情渐变的过程。

  (1)

  妲己放开歌喉:

  采菊当数九月天,仙风吹来素腼腆,为求润肺好法门,娥女含春花含情。

  翠袖拢起玉笋露,湘裙斜拉足难遮,娇娇嫩嫩采下来,勿使天珍遭暴荒。

  公子但闻仙音入耳,透彻五脏六俯,一时兴起,乃伴和一首《山庙》对妲己的《采菊》。细听音乐是这样:

  山间古庙已千年,满目尽是荒凉景,孤鸦残坐在庙台,绿苔苍苍满石阶。

  野藤枯草绕墙来,网结蛛花触头开,但若君能常打扫,不教庙堂染尘埃。

  (2)

  尤费二人的歪才,亦是全书的精华之一:纣王高兴,令王娘娘歌舞助兴,王娘娘是翩翩起舞,一展歌喉:

  乾坤盛世万年长,富贵功名世代传,

  赤胆忠心有贤良,正大光明伏四方。

  席间珍馐壶中酒,壁上画桃寿星昌,

  舞娘妖娆君臣乐,代代相传永不休。

  王娘娘唱完,尤浑是跳咧着上前,对着纣王,娘娘施礼,清了清嗓子,道:“下面由小臣说个笑话:蟠桃会是天上一年一度的盛宴,皆由王母作东,遍邀群仙,取那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的蟠桃,又取那千年的琼浆玉液,君臣同乐。恭贺王母又一春,群仙来了,都要带点贺礼,那金银玉石是不在话下,奇珍异玩更是不尽胜数,福星公送的是一对玉如意,摸在手中是圆润无比,这两个如意是配对的,一公一母,却有机关丁在一起,一迎一合循规章法。那寿仙公送的是一对乌龟,看不出稀奇,福星公就笑话他,送礼那有送乌龟的?你看我这玉如意多好,是真正的宝物。寿仙公就说,你那知,我这两只龟儿能讲人话,非是寻常之物,福星公不信,趁其不备,将其网兜割开一个口子,至宴席,玉帝王母在上,群仙献礼,寿仙公哪里找乌龟呀?气得大骂,这是那个绝门户干的好事?我知道了,定把他的皮扒了,只听大堂中间有一声音,叫道:“不骂。不骂,我在这讲笑话给玉帝王母听呢。”寿仙公看了,说道:“我不是骂你,我是骂那只王八羔子呢?”中间那只就说:“这不,他人模狗样的坐在一旁听呢,你看呀,这王八,他还晓的笑呢?”

  费仲起身,恼道:“你自讲你的,何苦把人家刮上。”尤浑笑道:“我要不说你。你还不晓得起身。”

  (3)

  那尤浑听了,笑着对纣王言道,愿歌一曲,请娘娘勿予笑话。

  “烟锁园林,雾披霞彩,早行人冠斜带歪。

  临出门,小娘子曾有交接,外面的花多草又旺。

  你不要沾染,污了衣冠,无人替你洗,替你补。

  如今这个样,小娘子必生猜疑,我若说是露珠湿了衣带,她岂能信?我若说是树枝儿刮斜了冠戴,她必说我逛,

  左思右谅,胸前还有一点红,臂上还有一点青,就作雾珠来打理,再来与她辩,若那时,她还不相信我,昨办?

  罢,罢,罢,还是到家再分解,大不了跪她一宿二日不起来。”

  以上所摘只是书中封神传奇第一部中的部分精华,本书博大精深,囊括古今,非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得清的,愿更多的朋友细细品赏。

  本书人物繁多,各具个性,相信足可媲美中外名着。

  (著上传都为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