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封神正源 第八十一回招贤纳杰西伯侯 青鸾斗阙龙吉生
作者:wyg黑夜的小说      更新:2018-10-11

  第八十一回:招贤纳杰西伯侯青鸾斗阙龙吉生

  史记记载:周人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叫姜原,乃有邰氏之女,为帝喾的元妃,有一次,姜原外出来到郊外,看见了一个巨人的脚印,心中生出爱慕之情,就想踩它一脚,一踩就觉身子怀孕了,满了十个月生了一个儿子,她认为这孩子不吉祥,于是把他扔在一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牛是马都躲着他,而不敢去踩他,于是,把他又扔到树林里,恰逢树林里人很多,来来往往在忙着生计,姜原就没有了丢弃的机会,把他又挪动到沟里的冰上,却有飞鸟飞来用翅膀盖在他的身上,垫在他身下,不让他受到寒气的侵袭,姜原觉得这太神奇了,把他就抱了回来,起了名字叫弃。

  弃在儿时,即好耕作,善种树木麻椒,谷物稼禾,民众皆以为能,相继效仿于他,待长大后,帝尧听说他很有才能,就赋予了重任,举为农师,使天下百姓皆得其利,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贡献。

  帝舜即位,加封他于邰,号为后稷,别姓姬氏,并颂其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

  后稷死后,其子不窋继位,直至传到了昌,开国为大周。下面是后稷的宗代表:

  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喻---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

  昌就是本书中的西伯侯。大家对这个历史有所怀疑也罢,没有怀疑也罢,(我是在那怀疑之列,不是怀疑别的,只觉得千余年传了十几代是有点不可思议,难道那个时候竟都是些不老的神仙?)总之,不会有人再回到那个年代去证实了。

  列举这么多,我并不是为了检举前人犯有什么样的错误问题,只因为这本书中要多次提到历史,所以把它写在前面,另外,这本《封神传奇》用的是许仲琳版本,书中历史只与封神榜对应,与真正的史实,或者说与史记的记载也略有出入,关于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理解。

  理解也罢,不理解也罢,只希望不要开口来骂,骂我的无知,骂我的浅薄。不管怎么来说,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唉,世间痴男怨女,付出那么深究是为什么?

  英杰烈妇,一世成名又若何?

  士宦大夫,精明算计如何去?

  工贾农商,辛劳一生却为何?

  世间一遭梦一场,来来去去赤条条。

  心如止水胜明镜,尘埃落定何来染?

  一切都不复存在,即便来世间一遭,该丢下时也该丢下,拍拍手转过身,大笑一场是轻松。当看淡了红尘,以为眼前迷茫时就该离去,不要想,万事眼前也是绕星云,花与草,红和绿,高山与河流,月亮和太阳,不去南柯梦不知。

  怅归怅,叹归叹,忍不住,你会还想问,这世间,究竟是有没有情与爱?有没有恨与怨?

  既来世一遭,不能免了俗,唉,世间不过凡俗子,高深道理理不清,还是立足神本位,辩出正源理。

  且说季历归西以后,西伯侯姬昌继位,为发扬光大后稷,公刘的遗业,效法古公,公刘的法则,姬昌一心一意施行仁政,敬重老人,慈爱晚辈,有时,为了招待贤明之人,他都顾不得吃饭,忘记了睡觉,所谓日理万机,废寝忘食。

  因为他凡事都能亲力亲为,所以士者都愿意来归顺,西歧也就兴旺了起来,而西伯侯姬昌在这个时候就娶了二十四个妃子,且为他养了七八十亲子,若加上女儿及其收养的义子,姬昌一共有了百子之多,这百子中有九个女儿,分别是七位妃子所生,哪七位?

  这七位妃子分别叫做童妃,蝶妃,英妃,金妃,灵妃,敏妃,梅妃,西伯侯姬昌将她们都安置在瑶池边的青鸾斗阙里,当然,另外还有一些妃子如松妃,兰妃,绵妃,竹妃……等等,也都住在这里。

  瑶池乃在歧山西南凤凰山内,山脚下有一个非常大的池子,这里地势平坦,四面环抱在山中,池中水一年四季长青,岸边草一年四季长绿,池中荷花水草相印成辉,游鱼忽隐忽现,远处还有天鹅嬉戏,阡陌相连,桃花盛开,真就是一处人间仙境,世外桃林

  鲜花满院,珍宝遍地,池水映如天边霞彩,碧石如斑斓佩玉,鱼戏浅底,荷满花池的美景,令人是赏心悦目,青鸾斗阙的小公主们就把水池称为瑶池。

  为了欣赏这人间美景,也便于更好的休息,西伯侯姬昌在这池边就建了一座宫殿,取名叫青鸾斗阙,哈哈,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此工作休息两不误。

  可以说,青鸾斗阙既是姬昌的离宫,也是他的书房,别院,欢娱的同时他又可以办理事务,思考着西岐的党政大事。

  群妃住在青鸾斗阙里,一言一行皆得循规蹈矩,虽说贵为西伯侯爷的妃子,可没有特权,还须得劳动,纺纱织布,田间劳作,甚至挑水砍柴,劈麻压桑,皆须她们亲力亲为。这里的行政长官应该是太妃,作为一宫之主,却不住在此,她是姬昌的原配夫人,又是长公子伯邑考,次子姬发的母亲,享有一定的特权,在西岐城里另有宫殿,那里也是西岐的王宫,既有前进院,也有后进院,前殿,后殿,亭台,楼榭,正院,边院,一应俱全,青鸾斗阙不过是姬昌的离宫,王宫以外的一处院子,一条曲幽小径从边院里伸出,直向岐山而去,两边是亭台华舍,幽栏斗轩,在一大池前分向而去。

  太妃为姬昌操持着后院事务,代夫尽孝,服侍着老祖母太姜。闲暇时她会陪着老祖母到后院里转转,管理那里的桑和麻,桃和杏,赏着花和草,鱼和水。

  在这如画的空间,所有的妃子们,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如果谁能生了儿子,母以子贵,姬昌一般也是准许她搬出来,在瑶池以外另建行宫,所以,姬昌每次来到青鸾斗阙,每个妃子都要暗中较劲,互相争宠,甚至,她们之间还会大打出手。

  当然,这一切不能让姬昌知道。妃子们在争斗中,自动的就结为数派了,以童妃,蝶妃等结为保守派,松妃,绵妃则为激进派,梅妃柔弱温和之性则成了中间派……,为了便于介绍,这里就把她们分为这几派了。当然,也有的妃子,不肖和别人争斗,虽然是生养了男孩子,却因喜欢这里的山水,不愿搬出去,还有的妃子因为和这里的姐妹相处情深意重,也不愿搬出去,也留在了青鸾斗阙。因而,姬昌即便有百子,妃子们搬出去的很少,青鸾斗阙里依然住着了二十位以上的妃子,姬昌喜欢她们,也准许她们带着孩子,只是男孩到了十来岁,必须要带出这里,交由嬷嬷带,女孩子则留在这里,直至出阁。

  姬昌如果不在,青鸾斗阙里面将看不到一个大男人的身影,外围的守卫,他们决不敢从山谷口进入瑶池里半步,即便姬昌来了,护卫他的兵士也没有进入瑶池的特权,一列是站在瑶池边,青鸾斗阙的外面。

  金碧辉煌外表的青鸾斗阙既是唯美的殿堂,丽舍华庭,馥香幽所,也是阻隔众多拥有青春年华女子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实实在在完美无缺的一堵墙壁,阻隔了她们的自由,她们的行动,锁住了她们的心扉,让她们默默的荣誉的在此度过了一生,这里的女子,包括贵为西岐的公主,也一样得接受制约,即便她们能被允许常到瑶池边玩耍,也不能越过通往瑶池谷口的警戒线,即便能到王宫后院里拜会太姜祖母,也不能越过亭台檐廊见识人世间的真情,她们成了不识人间烟火的仙子,尘世间的一切纷然繁杂皆于她们无歹,凡尘俗念更是她们所不肖。

  长公子伯邑考年轻时,极是留念瑶池的景色,和小公主们在一起唱吟诗词,留下了许多佳话,被众多追随者爱戴的同时,他也博得了风雅公子之名。

  伯邑考曾留下了赞美瑶池妹妹的诗篇。

  山美水美春色美,鹤美荷美游鱼美。

  叶美花美朦情美,栏美亭美画廊美。

  此间究是谁最美?瑶池姊妹美中美。

  这叫什么诗?感情是取笑来着?小姐妹虽略是害羞,却也不甘相让,一人一句,竟是联句成诗以对。

  后稷有灵,古公有德,忠孝之名,勤勉之能,世世流传,代代不休。

  承祖风采,博取众家,丹青妙手,和风裁柳,音律无双,梅香寒来,

  采花成蜜,吐丝成茧,风雅公子,博学多才,春水泛舟,美名长留。

  她们在夸他呢,多好的小姊妹?伯邑考心生敬佩,有这等姊妹在,岂不是人生幸事?他红着脸儿,欲再向小姊妹们讨教时,她们却笑着跑进了青鸾斗阙。

  青鸾斗阙内风光究竟如何?每个人都想知道,奈何青鸾斗阙的大门每日都有人严严把守,这些护卫都是美貌的女子,由姬昌的母亲,太姜亲自从西岐境内挑选出来的佼佼身手者,她们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太姜的允许,任谁也进不了青鸾斗阙,那怕是王子皇孙,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太妃处处也维护着太姜,听她的安排。太姜已老,王宫后院交由太妃打理,青鸾斗阙里的女子也皆由她来管理,她们的生活,劳动,待遇,一切行动皆有她监督,生老病死皆由她赋予。当然,但凡有重大的事端,她却必须禀报太姜。

  姬昌不到青鸾斗阙来,这里再看不到一个男人,纯粹就是西游记里面的女儿国,祖母太姜是至高无上的国王,太妃则是女丞相,太姜已老,不识人情,即便如唐僧,早生两千年想到女儿国里探个究竟,察觉了也是一个死罪。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可不能去冒这个险,且去等待着机会,随着西伯侯姬昌的脚步到青鸾斗阙里窥探一番,里面究有什么稀缺?

  且说这日,办完政事,姬昌到老母亲那里报了到,请了安,便带着一班卫士向青鸾斗阙走来,在瑶池外,卫士们持住脚步,分列两旁,姬昌也停住了脚步,稍作交代,便由瑶池里出来的女侍迎入青鸾斗阙里面,一排的雕梁画栋,一排的楼阁瓦舍,当一个女侍摇起了楼阁里的响铃,一众妃子便姗姗走了出来。

  虽然早有了通报,然没有太妃的允许,她们谁也不敢先迈出阁门,这也是规矩,太妃不在这里,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来掌控,她们的思想,她们的行动也因之变得小心而敏感。

  当然,响铃是姬昌的发明创造,他喜欢这样,愿意一众妃子都围着在身边,在女人堆里突显出他的人性,审阅周围的女人,他有成就感,有巨人临空般的伟大。

  簇拥他四周的妃子,会争相献宠,这一会,有了眼前的依靠,她们没有了惧秫,也不怕突然来的责罚,自是尽力来博他一笑。

  这一众妃子里,数童妃的年岁稍大,在太妃没有前来查看的时候,她就是这众妃子的领导,由她引导一众妃子进入姬昌休息的厅房,然后任他来挑选,挑选出晚间中意的妃子。

  童妃已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这众妃子里,也数她最为操劳,儿子还小,须她抽空照顾,大女儿龙香到了要出阁的年纪,也须她照应,每一天,她还要参与劳动,和大家一起采桑劈麻,纺纱织布。

  招贤纳杰,西岐兴旺,姬昌既高兴也疲惫,来到这里当然希望开心的度过愉快的夜晚。但是,这么多美人,耽误了谁也不会高兴?

  现在,群妃正分列在厅堂两边,含情脉脉的望着姬昌,都想得到他的青睐。

  太姜不在,太妃不在,他是这里的主宰,这么多的美女环绕在身边,任一血性男儿也不能脱俗,她们来自母亲太姜对他的厚爱,为了姬氏一门的血脉远流,太姜踏遍了西岐境内,大多的美人也就在那时来到了青鸾斗阙。

  古往今来,来自美人的诱惑,除了柳下惠还没听说过再有谁拒绝过?当即,姬昌就示意,“蝶妃和梅妃,你们留下来。是的,你们俩个留下来!”

  绵妃冲过来,她拉着姬昌的手,嗲声道:“侯爷,侯爷,你不要我了?”

  看着怀中的梅妃,姬昌犹豫了一下,终是挥手示意。

  “你去吧,先去吧,下次,啊,下次吧。”

  童妃领着众姐妹退了,绵妃走的甚为勉强,盯着梅妃,她眼中冒出火光。

  梅妃柔顺的低下了头,她躺在姬昌的怀中,温柔的说:“侯爷,侯爷,我想你了。”

  姬昌喜爱她的温顺,并没在意群妃的离去,他今晚就要她了,这个可人儿,最是善解人意,她有姣好的面容,迷人的身体,花一样的笑,云一样的情。

  所有这些,都让姬昌为她心颤,为她陶醉不已,情不自禁的抱起了她,正是“情溢满沟渠,难识真面目,进入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蝶妃跟随着他们后面,轻轻的走进了厢房,这也是规矩,服侍好主子是她的唯一,在姬昌轻逗梅妃的时候,她轻轻的帮他细抹,柔柔的敲着他的身体,使他无比的舒服,情绪更被带动,顿时高涨起来,随着梅妃娇柔的一声呼喊,夜的宁静终被打破。

  能得侯爷的宠幸,是妃子们的荣耀,她们极力扶持着他,当梅妃不支的倒向了一边,蝶妃便补应了过去,直至侯爷沉沉睡去。

  也是自那日以后,西伯侯就少来了瑶池,他有自己的政事,即便来到瑶池,也并不一定就被梅妃接着,梅妃虽有奢望,却不敢摆明了和绵妃松妃去争,她只冀望于侯爷,宠幸来的时候,于自己留下一粒可以收获的希望种子。

  当期望萌发的时候,收获也许就能成真,不久以后,梅妃和蝶妃都感到了肚子里的蠢动,她们怀上了娃。

  若是、若是、若是男娃,她们欣喜起来,那就可以出了瑶池,重返世间、、、或可以见识人间的风景、、、、、、

  然而,侯爷不再来了,她们失却了倾诉,细心的童妃知道了,禀报了太姜和太妃,特准许她们出了青鸾斗阙,来到瑶池边解闷,散心儿。

  这日,梅妃正在瑶池边望着荷花发呆,想着侯爷怎么就忘了这里,没有侯爷的看顾,她们也失却了风采,即便有了身孕,也难感受到爱护。

  蝶妃此时正痴呆呆的在和一群游鱼说话,似自言自语,又似失常了精神。

  “鱼呀,来呀,到我身边来,啊,还想我吗?啊,我喂你小草吃,可要记住我呀!”

  看她的神情,梅妃想笑,又不好笑,方忍住了,太姜身边的丫头硕儿匆匆走了过来,蝶妃突然转身,上前拉着硕儿的手,低声的问:“好妹妹,好妹妹,你知道侯爷这么长时间为什么没来看我们吗?”

  硕儿笑了。

  “蝶妃娘娘,你还不知道呀,天下诸侯大会,四大诸侯和八百小诸侯都要到朝歌去,哦,侯爷也去了。”

  蝶妃有点失望,哦了一声。

  “是的,走了,要有几个月,也许就要回来了,听说这次朝觐大王,侯爷带了很多礼品。”

  “是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姐姐,你傻了呀,什么事也挨不着我们呀,想那么多干什么?我们就盼着侯爷能早点回来。”

  闲聊一会,有些无聊,梅妃和蝶妃就进了青鸾斗阙,来到了织房,希望能帮着做点什么,童妃看见了,赶紧来拦着。

  “哎呀,我的妹子,你有点闪失,我可担待不起呀。”

  “是呀,我们可担当不起?”

  “你们歇着吧!身体好了再过来。”

  “是呀,歇着吧,这会掉了可不是玩的。”

  “侯爷回来知道了,还不心疼死了?”

  “可不,你没见侯爷把她当命指子般的疼爱。”

  一时,风言风语俱来,使她们很受伤,童妃恼怒了。

  “你们少说两句行吗?不会有人说你哑巴?”

  梅妃默默地抱来一团麻,蝶妃接过来,朝地下一放,拉着梅妃的手。

  “走,我们再出去玩一会,那时谁不是这样?”

  梅妃没言语,来到织机旁摩挲着机架,蝶妃叹了一口气,帮着她轻轻的摇了起来。

  松妃和绵妃再也无话可说了,做了一会,棉妃借拿麻的空当儿,故意来到梅妃旁边,伸腿将她的麻丝搅乱了,

  梅妃没有在意,蝶妃却看见了。

  “你欺负人呀?把它理好了。”

  “什么?瞎嚷嚷啥?你看见啥了?谁弄的?”

  “是你,把她的麻丝搅乱了。”

  “你看见了?你这是想栽赖,你想怎么样?人家本主都没说是我?要你操什么心呀?”

  “算了,人家也不会是故意的,我自己理好了。”

  梅妃默默地理了一会,蝶妃看了心疼。

  “这人呀,人与人就是不一样,有的人良心就似被狗吃了,唉,也不知她有心没有?”

  “你骂谁呢?”

  绵妃冲了过来。蝶妃朝她面前挺了挺,道:“你想怎么样?”

  蝶妃没有让,绵妃甚觉尴尬,松妃在那一边开口了:“你过来吧,不见她现在怀上了侯爷的种吗?臭美啥,好象这里谁没生养过一样。”

  “蝶姐,算了吧。”

  绵妃借坡而下,依然放下了狠话。

  “好,今天算你有种,等着瞧。”

  梅妃默默地收拾,眼中饱含着委屈。

  女人呀女人,你何必为难女人?

  几个月后,蝶妃肚子疼了,生下一个女儿,太姜也很高兴,孙子比孙女多,不缺传宗接代的人,姬氏依然会源远流长。孙子虽多,却都要走出去,而多了一个孙女,青鸾斗阙就多了一分热闹,一份动力。

  蝶妃生养小郡主已经过了十多天了,梅妃竟然还没动静。

  松妃来禀太姜:“这莫不是怪异,凡沾上了山精的邪气,都是这样的。”

  “胡说八道,哪里有山精?”

  虽是恼怒她的言语无端,太姜却也有点儿疑惑?梅妃是怎么了?难道她肚子里真有问题?

  疑惑归疑惑,毕竟不便因为这个而处罚她来。

  直到这一日,从人来报,侯爷从朝歌回来,已到了城外,太姜听说,很是高兴,即让太妃陪同她迎接。

  在他们母子,夫妻,即将相见的时候,青鸾斗阙那边送来飞报,梅妃肚子忽然疼了,亦生了一个女孩。

  这可是大喜讯,吉祥呀!姬昌欣喜的将女儿起名叫龙吉。

  这正是:

  朝见君王把家还,飞龙送来吉祥娃。

  此乃苍天降洪福,瑶池上演新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