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封神正源 第八十六回追忆琼池迷离事,巾帼也把武艺习
作者:wyg黑夜的小说      更新:2018-10-11

  太姜离去了,青鸾斗阙外发生的一些莫名故事,令文王感到很是疲惫,他就把一切事务都托付了子牙。

  朝歌归来,西岐一切是百废待兴,文王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现在已经是不堪扰袭,特别是这多天里发生的事情也实在是太过繁杂,更令他心脆,完全没了头绪来处理,然里囚之恨醢尸之痛又不能忘记,让他时时挂心。若非是迎来了子牙,憔悴的他真不知如何去处。

  子牙的到来,令文王释怀,如何中兴西岐,报文王里囚之恨醢子之痛极需作长远打算。

  为了释解文王心中迷惑,子牙巧作了封神大计,为西岐的未来是未雨绸缪,作出了长远规划,文王有此依持,这才得到休养,使他疲惫的身心有了释放的去处,得以时常到青鸾斗阙享受天伦之乐。

  如今西岐正处在复兴的关键时刻,王宫后院的稳定需起一定作用,子牙对文王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以便作一番警示。

  这是发生在东海境内的一个真实事情,大约在二十多年前,那时候,东海老平灵王没有与朝歌牵联上关系,受了一位自号通天的道人恿惑,在平灵一代称王,帝乙欲派兵清剿,却无合适的领军统帅,当时,有皇弟比干,年轻气傲,听说东海平灵郡内美女成群,特别是平灵王的几个女儿,那般美貌,恰是世间无双,天下少有,在那中间他必可寻得如意女,可依持终身的伴侣,比干便心生向往,向帝乙争得领兵挂帅的特权。

  年青时的比干相貌堂堂,能言善辩,机智多谋,再加上他是帝王之后,所以,他的心性也很高,对婚姻的选择很苛刻,对美女的要求也就高,那时候,全国的名模都不在他的眼中,全国的名门闺秀也不在他的眼中,或是嫌她们有貌无才,或是嫌有才无貌,在他眼里世上才貌双全的女子少之又少,于千万中也难寻一个。

  他这般挑剔,千寻万寻,千难万难,就算是登上非诚勿扰的舞台也不能心动,就算是名门之后,如首相商容介绍的一些亲事,杜元铣之女,梅伯之妹也一概不在他的眼中。

  这般的挑剔,却也致使比干婚姻一直无着落,直至二十大几了,他还是单身一个,若按以前男子十几二十就成年成婚的话,他那时也就是超大龄青年了,呵呵,在当时他是全国少有的钻石王老五,按现在的话说,他的婚姻是高不成,低不就,虽贵为王弟,却没有合适的女性成家。

  首相商容替他着急呀,怎么说呢,平常里和帝乙相处不错,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商容巴不得他早点成家,为成汤多留下一支血脉,使成汤江山得已永固。当平灵作乱的消息传来,商容就来了主意,转而透露消息给比干,平灵之女世间少有,美艳无双,必有可求。

  比干动了心,少女怀春,君子好逑,他向帝乙争取到这次领军的任务,作为统帅,须有一般好将领相扶持,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能人。

  黄飞虎也就是在那一次开始出人头地,他打败了后来做潼关关主的陈桐,做了大将军,随同比干远征东海。

  比干远征东海的最初目的,就是听商容透露的消息,平灵王有七个美如天仙的女儿。他动了凡心,就想着到看一看,睹一睹芳容。

  可以说平灵王作乱正是提供了比干求亲的机会,磨着帝乙让他挂帅监军,在那时,帝乙对这个小弟弟特好,也希望他到东海能捞着一个适意的弟媳妇,故而同意了他的请求。

  比干虽是年过二十,然女人特殊的风采,他却没有见识,好奇兼有探险,欲望与理想搭配,成就了他冒险的信念,与黄飞虎做了搭档后,更增添了他的信心,平东海他要马到成功。

  上天也还真是眷顾了比干,给了他机缘,因恰好在这时平灵王和通天道人闹翻了脸,竟是不顾险患,激走了道人。

  原来这通天道人不知使了什么谋略抑或是诡计,竟使平灵王的诸多女儿都迷失了心性,愿意跟随他学道,作弟子事学他所谓的仁爱天下道德,曰: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有分化,也有邪恶,唯有归他毂中之物方有爱,有大同之化。

  当姐姐意姑和父亲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平灵王自是和通天道人闹翻了,其时,通天也不叫通天,他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通天不过是他自封的道号,平灵待他是上宾,依旧呼他名号,张道长或是灵宝师傅,但却并不希望他能反客为主,平灵特疼爱女儿,道人若收去他几个女儿也就收去平灵所有。

  然通天语气强硬,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平灵王自然恼了,两下里反目成仇。

  没了通天的帮助,平灵王竟是连吃败仗。

  黄飞虎勇冠天下,英勇无双,率队连打胜仗,平灵王不得已讲和,了解了比干的愿望,他就许愿送女儿过来。拼着失去一个女儿也好过女儿全都离开,通天的胃口太大,平灵王认清形势有所选择,况且,女儿去朝歌不是受罪而是高升,从银窝窝里搬到了金窝窝里,他又有什么不乐意?

  比干年轻英俊,相貌堂堂,配东海美女也是相当,若是她们跟随着通天道人去学习道德,今后还能有回头的期望?

  只怕七个女儿都没有了。

  平灵王思虑再三,还是答应了黄飞虎的请求。

  知道平灵王愿意受降,比干很高兴,既然达到了目的,他也不想多添麻烦,就同意平灵王俯首称臣。

  平灵王带着降书降表,前来见比干,言明七个女儿都是一般年纪,都到了出阁的年龄,任由使君来挑选。

  当下,降书一上,谈到此来情由,平灵王道:“比干王爷,飞虎将军已经传达了上意,败军之将是不胜惶恐,哪里敢有不应,只是臣女皆是蒲柳之色,怕不堪使役,王爷,你若是执意,就在臣的七个女儿里任挑一个。”

  美女如花,目不暇接,隔着画屏,比干内心是激动不已,待那个最小的女儿出来,他就一槌定音,就是她了。

  平灵王稍现犹豫,随即也就答应了。

  “王爷,就这么定了,且待小臣去和她沟通,数日后不需你催,直接送入你的府中。”

  “好吧,且由你去安排,侯爷当知,我今来唯是此意,别无他求。”

  比干风度翩翩,能说会道,平灵王暗里比较,心中也是属意,此番造反因祸得福,却是好事一桩,只是不知小女儿会有怎么样想法,啊,还需他前去沟通。

  回到后院平灵王就对小女儿道:“女儿,为父做主替你配了朝歌城里的比干王爷,啊,你什么也不用说,快去做准备吧。”

  “什么比干王爷,不过也是些香干和臭干,装出来的清高,能有什么稀罕?我不去,父王,你总是这么专横自断。”

  七小姐虽是应了这一句,声音也极其低微,根本引不起平灵王的注意,他把大手一挥,道:“去吧,你必须去,且去准备吧。”

  如此一来,这事就是板上钉,铁定下了,谁知事有蹊跷,这其间发生了变故,七小姐居然跟着一个放牛娃私奔了。

  原来,平灵王府的后院和岐山这边的情形差不多,也有一个很大的池子,水晶铺底,白玉为堤,岸边琼花碧树,老柳成荫,池里更是水清草绿,游鱼隐隐,因而平灵名作琼池,七位美女和她们的母亲们都住在那里。

  琼池的护堤连着阡陌,良田千亩,花香稻谷,一眼望去,纵横无际,茫茫无涯,为了耕种这大好良田,平灵王圈养了许多牛来,由一班专业的牛郎喂养,这牛郎中,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琼池边有一天然牧场及其供牛儿饮水的便池,那牛儿停下饮水吃草的当儿,放牛的年轻小伙拿出牧笛,背靠着琼池边的垂柳,悠扬的吹了起来。

  小伙手中的横笛,不过是一节普通的竹管,到他的嘴里却发出了美妙的音乐,自然引起小姐们的猜疑。

  放牛的小伙清洗了容颜,分外的清亮,有着不同一班人的神韵,他倚着老树干,翘起一条腿儿,悠然自得的吹着笛子,那美妙的姿态,美妙的声音,引得了小郡主们的注意。

  乖乖,他居然是如此年青英俊。

  吹笛的小伙,祖辈都是平灵王的家奴,没名没姓,因为放牛,大家只叫他牛郎,或是“牛”还或是“刘”,那时的文化无人去细辩。

  上天的眼里,人也没有奴隶和贵族之分,只有年轻和老迈,男人和女人之分。

  俊男靓女,就如干柴靠烈火,青藤缠上山崖。

  平灵王的七公主和英俊的放牛娃之间碰出了爱情的火花,也不知是在什么时候?七小姐竟然于他私定了终身,这其中的曲折,只有他们自己能说得清了。

  讲述到这里,子牙就诚恳的对文王说道:“贤王,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人搞明白,小臣也不便妄言,唯有见到他们当面问清楚了。”

  “丞相语意深刻,孤明白了?啊,丞相,后来的故事呢?难道比干能让了吗?孤听闻比干王爷妃正是平灵王之女,难道比干王爷甘戴一个绿巾,依旧娶了七小姐?”

  “贤王,你听我来说,比干王爷自然不会甘愿戴绿头巾,他就是想戴也没了戴,那七小姐听说把她许配了人儿,竟是跑了。”

  “啊,这是怎么说?”

  话说在一个月黑之夜,七小姐和放牛郎竟然私奔了,王爷您想呀,这是多么大的一个事呀?他们一个是公主一个奴隶,这身份地位悬殊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嘛,平灵王能不震怒?

  “是,该震怒。”

  平灵王追查几天,却也没有结果,眼看迎娶的日子要到了,他没有了办法,不得已就禀报了比干王爷,比干虽是恼怒,却也无着落,他是机敏的人物,各种办法想过了,在东海境内四处追查,还是没有结果,最后,只能是放弃,平灵王又作了许诺,让比干在其余的六姐妹中再挑选一次。

  这一次,三姐梦姑因同情七妹,自告奋勇替代父亲解难,以七妹的装扮,赏悦的容颜赢得了比干王爷的青睐。

  比干王爷对七小姐并没大的印象,隔着画屏看了一眼,只觉赏心悦目,怡香可人,哪里就真动了感情?

  七个美女长相都差不多,都是世间少有的尤物,三姐和七妹尤为相像,比干王爷都有了错失的后悔。

  当然,平灵王也不怕丢丑,把一个女儿跟牛郎私奔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对黄飞虎讲了,“黄将军,请您在比干王爷前帮着说些好话,我愿意让他再多挑选一次。”

  “好嘞!”

  飞虎爽快的就答应了,年轻人性直,况此来就是为有如此好事。

  有着黄飞虎从中说合,这事又岂有不成之理?最后,比干王爷就看中了梦姑,也就是后来的孟氏。

  帝乙知道以后,不但认了这事,封梦姑为比干王爷妃,服一品,同时还加封了黄飞虎为平东元帅,黄飞虎后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官至镇国武成王。

  东海平灵王因此姻亲而得保侯位,改称为平灵侯,世代相袭。及至老平灵侯既去,其子继位,比干被杀,孟氏孤苦伶仃,哥哥有心与妹妹和解年轻时的误会,便再次称王,却又被闻太师手下辛吉所诛。

  王爷,七小姐乃是平灵王妃亲生,哪有母亲不巴女儿好的?经过了多次追查,终究被访着了踪迹,牛郎也在那时被抓住,当然,故事还没有结局。

  故事说到这里,子牙的嘎然而止,西伯文王是聪明绝顶之人,他岂有不明白姜子牙所讲故事的含意?

  所谓女大不中留,瑶池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更使文王下定了决心,在瑶池里进行一项改革,守护瑶池外的兵士尽数撤换,由一些受过宫刑的人来担任守卫,至此,历史上就又添了一种人,这就是宦官,(呵呵,各位看客,这里仅当说笑而已。)

  但是,确切的来说,在那以前,宦官并没有具体的概念,只是刚知道这种事,用现在的话说,还在实践阶段。王宫后院中还没有限制大臣们的进入,依旧是进出自如,现在,因为文王年纪大了,有些事他必须加倍小心了。

  各位朋友,如此多的佳丽住在青鸾斗闕,他怎么能不小心呢?

  姜子牙对文王所讲述的故事,及其后来的结局,应该还有想象的空间,关于平灵七小姐的故事,在《封神传奇》第一部与第二部中都露出过痕迹,况且,七小姐和牛郎的故事,及其武成王黄飞虎年轻时的一些故事,已经不在《商周演义-封神正源》这部书中,这些事应该是单独成书,大家若是喜欢,作者以后一定将它补出来,另外成集。

  且说文王,他受了子牙故事的启示,即在瑶池里重新作了安置,而后又兵发崇侯虎,归来后不久,他即驾鹤西去。

  文王这一走,青鸾斗闕中的妃子更是少了,但这一次群妃走的很平静,没有像辛妃那次闹。

  也就在文王兵伐北虎的期间,在岐山的西南方向珉江侯在他那一方闹起来,而东边的旬阳侯也是借机起事,子牙借手中权力巧做安排,龙香龙岚姊妹就相继出了青鸾斗阙。

  姐姐们相续出阁,这时候瑶池也更加冷清起来,龙吉小公主常常一个人坐在池边发呆,对着荷花细端详,这时候,她已经是十一二岁的人儿,通常在这年龄,女性的心里都有点小秘密,每个小姐妹相互间说话,都有点含意了,甚至于客套。特别是在三姐龙颜出了青鸾斗阙后,最是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走了,青鸾斗阙更是雅静,小姊妹说话间含蓄的意味愈加明显。

  这日,龙吉正拿画笔在娟丝上细描着,龙芊龙颍龙湄等一起来了。

  “九妹妹,画的是什么?我来看一看。”龙芊边说边挤到跟前,看到了龙吉所绘,惊讶起来道:“呀,好美的荷花,妹妹真是神来之笔。”

  “啊,六姐姐,你们从哪里来?”

  “山谷口那儿鼓乐喧天,我们听着了,就想跑过去看看。九妹妹,去嘛。”

  “有什么好看?能出去吗?”

  “不去看怎么知道,走吧。”

  龙湄拉着龙吉的手,不容她分辨,姊妹几个离开瑶池,向山谷入口处走去,那里已换上人,领头的却是她们都熟悉的张公公,龙颍就问他:“张大哥,今天是什么日子?前面锣鼓喧天又是为什么呀?”

  “回禀六公主,姜丞相从南方回来了,他还带来了许多贤能人归附西歧,对了,六公主,听闻有一位女将军呢?这位女将军不但人长得漂亮,武功还又好呢。”

  小姊妹兴致来了,女将军?女子也能作将军?走,去看看?

  她们想着法子调开了守卫,趁着不注意,姐儿几个一溜烟跑出了瑶池,龙湄拉着龙吉的手,悄悄溜到银安宝殿之后,偷看宝殿里的景况,隔着屏风,她们看到一个长者一个僧者,几个年长的将军则是各秉姿态,有庄严,有悠闲,而年轻的将军当中,既有一个矮子,也有手持铁桨的高个子,还有一个亚赛雷公的黑面孔,另外几个一般高的将军,不是很特别,但其中有一个面孔白净的武士,她虽作武士装,却有女子的风范,这瞒不了她们的眼睛,那是她们同性,啊,将军中居然真有女性?被武王哥哥知晓岂不是有欺君之罪?

  不,不。

  她们不敢想象,也不愿去想。且听殿堂上是怎么说,啊,果真是女将军。

  听了姜子牙在殿堂上的介绍,她们明白那果真是一位女将军,而且是身经百战的女将军,立了许多军功,她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竟比男子汉还风采,呵呵,最起码比那个矮子风采。

  小姊妹几个很是羡慕。爱惜不已,她比大姐姐龙香大不了几岁,但和大姐姐相比,她显得壮实,非是那弱不禁风的样。

  小姐妹几个挤在一起,忽看到追她们过来的几个公公远远站在那里招手,心一慌龙芊就弄出了响动,武王向这边张望过来,龙吉急忙把姐姐按下去,代以一个桃花枝遮挡着。

  这是她们和武王隔离的信号,龙吉有一次见太妃,恰武王也在,行了礼之后,见武王目不转睛的望着,她就红了脸,带着撒娇的语气说:“二哥哥,以后你在母后这里的时候也给我们一个信号,我们也好回避些。”

  “回避?”

  武王笑着说:“妹妹的脸就似桃花开,哥哥真舍不得,除非那真桃花现出面前来,啊,真的桃花也不一定有妹妹漂亮,母后,你说是也不是?啊,妹妹,桃林里花枝多的是,你拿一支挡着,哥哥看看,究竟哪个美?”

  “哥哥,是否有了桃枝你就不笑话我们了?就让了我们。”

  “是!”

  看到桃花枝,武王是会心一笑,姐几个得到允许,屏住心跳,趁机悄悄向后退。

  武王却是有心,让那矮子将军到庆功楼前表演武功,小姊妹又悄悄跟过去,躲到庆功楼,观看了校武场中邓蝉玉土行孙对李金奴李银奴的那场表演战。

  飒飒英姿的邓婵玉,对几位小姑娘的冲击很大,原来,我们女人并不是生来就是纺纱织布的料。也可以耍枪弄棒上战场。

  她们对婵玉顿生爱慕,恨不得现在就到场中去结识她,但是,规矩又不允许她们这样做,她们只能是郁郁离开。

  这天,武王来见太妃,母子说了一些体已话后,太妃就道:“王儿呀,姜丞相这次到南方去了,不知要多少天,姬叔聃聪明有才智,大有你父兄的遗风,外事一切皆托付与尚父,内事或可适当的交点给你兄弟,让他也多些历练。”

  武王应了声是,然后道:“母后,南疆这次闹的很凶,三山关的邓元帅遇了难,尚父这次代孤家行事,需多少天就不得而知?”

  “邓元帅?三山关的邓九公?”

  太妃道:“王儿,上次,他的女儿到这里来,我还没有好好看看,她有本事,是飞石女将军,很让人羡慕,这不,你那几个妹妹和我说了几次,都要当面见识见识,跟着她学些本领呢。”

  “母后,邓蝉玉也到南疆去了,这样吧,待她一回西歧,我即令她来见母后,母后,你看如何呀?”

  “也只能这样了,以后再提这话。”

  太妃不免怅叹,得她允了,武王也就起身告辞。

  瑶池边,龙湄,龙颍在采菱角,她们用一长长的竹竿将菱草挑过来,龙岚和龙吉把挑来的菱草翻找,陶器里已有半下青菱角,嫩菱子黑菱子她们都留着,翻找过后,将菱草再小心的放回水中,依旧正面翻上。

  龙岚对妹妹说:“男孩子多好,可以到水中翻找菱角了,管哥蔡哥他们多野,无论多大的水都敢下,哪似我们,站这水边危险,前一年,三姐掉下去,幸亏大姐二姐都在,若是被祖母知道,只怕连累娘亲都受牵连。”

  刚采下的嫩菱角,略有点苦,但是很好吃,龙吉边吃边应:“五姐,我们得注意些。”

  “那边还有呢,看我钩来,啊。”

  龙颍一语未了,就传来了她的惊呼声,只见她身子晃了晃,手握竹竿向着水中栽去,堪堪撑着也是将及水面,待龙湄反应过来,伸手来护也已是迟了,龙吉正在水边,却也没有办法相助,她只能是啊啊叫着。

  “六姐,你要小心,小心。”

  手里的菱角被撒出了老远,散在水面满是惊痕。

  龙颍已经接触到了水面,眼看着她必成落汤鸡,一个人影飞飘过来,好似蜻蜓点水面,也不见她怎么把手伸过去的,答着龙颍的竹竿,用力一翘一拉,就把龙颍从水面上拉了回来。

  “啊!”

  龙颍尖叫起来,她的脸都已吓白,面前的衣服亦已湿透,她心跳不停,好险呀,若是掉下去,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呢?被太妃责骂是难免的,说不定还要被罚进织房,再也不许出来了。

  姬昌升天后,青鸾斗闕中的事,全靠太妃一人说了算,其他妃子整日在织房里再难有面世的机会了。

  唉,姬昌死了,她们少了依持,能出来的机会极少,没有召唤就只能老死在织房。

  当然,若说她们这是受难也是不尽然,姬昌死后她们就没了主心骨,已经乐意在这里,苦中作乐。况且,同在织房里的还有端娘舞娘,小公主出了青鸾斗阙,她们也没有机会再教授技艺,也只能是老死在青鸾斗闕。

  西岐在不断的发展,前方的兵源在源源不断的增加,所需的给养,衣物鞋帽越来越多了,这些都要青鸾斗阙的女人们来完成,有了这样繁重的任务,她们都得没日没夜的纺织,连些许言笑的机会也没有了。

  小姊妹都晓得娘娘们的苦,都愿意去帮助她们,但若是违了太妃之意着意于玩耍弄出事端被惩也是不甘。

  此时,龙颍是惊魂未定,想着湿了衣衫又该被责怪,从此被锁进了青鸾斗阙再也不放出来。

  “父王在世时,准许姊妹几个可以到瑶池来玩,这是得他老人家的恩,唉,老天保佑。”

  菱角熟了,龙颍带着姊妹几个出来,本想采一些来慰劳娘亲们,却不想要出了这样的事故。

  龙颍责怪起自己来,好险呀,一旦出了事故,连娘亲都会受到责罚,啊,说起来得感谢相救助自己的人,是他,是他救了自己,应该感谢他来相救。

  咦,这是谁呢?竟是一介武士?坏了,男女授受不亲呢。

  “哪里来的狂徒?竟是吃了豹子胆进了瑶池来。”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他救了自己?她还没来及感谢,倒先骂了,岂不是恩将仇报,对不起了他,他不要怪我才是。

  就在六姐犹疑的当儿,太妃跟前的丫头叫做琴儿铃儿的两个气喘嘘嘘的跑了来,她们口中说见过六公主七公主八公主九公主。挨个见了礼后,说话还是结结巴巴。

  “六公主,七公主八公主九公主太后要你们见,见他呢?、、、”

  “见,见谁呀?”

  难道是她们在这里不检点被前面知晓了,太妃要见她们,处罚她们?

  到此时,小姐妹几个俱都是心跳不止。

  这正是:

  春满园林大地辉,瑶池儿女渐出闺。

  不为真爱绽一春,只为千秋蓝图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