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女修仙之剑开长生 第一章 天煞孤星
作者:酒醉琉璃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日近黄昏,一驾马车悠然自得的在山间行走,不急不缓,高头大马神骏昂扬,周身雪白,脖子上挂着两个金黄铃铛,不时清脆作响。

  而那山间绿树蔽空,杂草丛生,处处有枯枝蔓叶遮挡前路,不禁令人惊奇,若是寻常马车怎能自由行走?

  却原来那驾车的白马蹄下自生白云,凌空而行,偃草齐飞。又见其后车厢精致素雅,帘帷紧闭。底下车轮旋转,亦是闪烁白光,恍似神灵出行,仙人过路。

  马非凡马,车非凡车,驾车的人自然也不是凡人。

  那寻常车夫坐处盘腿坐着一女道士,眉眼含霜,俏脸生寒,一头青丝挽着道髻,宽袍广袖将她的身材若有如无的遮掩,只见得她跏趺而坐,闭眼调息,神奇的是她鼻中不时喷出一道道白气,绕成氤氲一片,继而被她檀口微启,吞入腹中。

  好一幅神仙练气,乘车随云的景象。

  行了不知多少时辰,前方远处传来袅袅炊烟,原来是一村落,有栖息村民辛劳一日正做晚食。

  那女道士睁眼看去,似乎眼观千里,将那村落之景收之眼底,目光中微有惊讶,随即玉手一挥,马车骤然停下,漂浮在空中。

  白马昂头嘶鸣,响彻四野,似乎有些不满,又见那女道士忽然从马车上跳下,落在地面,慌不迭低头连啃了几株青草,大嚼特嚼,显得贪婪至极。

  女道士见状,眼角露出半分笑意,似乎在笑话这白马贪吃,再将袖袍一挥,那整驾马车,连车厢带白马,犹如被黑洞吸引,若隐若现间自成一漩涡,化作一道玄光,消失在了女道士袖袍之中。

  这就是袖里乾坤之术。

  女道士满意的点点头,心道这门法术自己总算入了门。

  收拾衣装,女道士又从袖中取出一破旧拂尘,将身前一扫,挡路的蔓藤纷纷退去,让得她一人往那村落走去。

  此时天色将黑,各家各户都农忙归来,妇人煮好吃食,男丁归来满脸笑意,男耕女织,好生祥和。

  女道士进得村来,那些正四处乱跑玩耍的童子垂髫总角,看见女道士好像看见了什么稀罕玩意儿,既好奇又胆怯的隔着老远看着她,时不时冒出一两句惊呼感叹。

  而那些大人们闻得动静也纷纷从家中端着饭碗出来,只是乡间村民何曾见过如这女道士般的艳丽女子,更何况见她目不斜视,一举一动间俱是不可侵犯的仙子模样,哪里敢上前问话,只得议论纷纷,一时这村里热闹非凡。

  “哇,这女子看着好漂亮,怎么就做了道士?”

  “什么是道士?”

  “这你都不懂?就是女道士,我那次进城卖柴,听人说道观里住得有女的道士,还可以驱妖捉鬼什么的。”

  “你又想吹嘘你进过城了,你要真这么能干,你说说,这女道士是要去哪儿?”

  “这,这我哪儿知道!”

  “就说你在吹牛!咦,我怎么看她好像在往疯丫头家走?”

  “果真是,快跟过去看看,别让那疯丫头把这位女道士给得罪了。”

  “对,对,咱们都得跟过去看看,那丫头疯起来,九头牛都拉不住,千万别再给咱们村子惹上什么祸事,快去看看!”

  就这样,女道士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一大群的村民,男男女女,端着饭碗,成了一条长龙。

  女道士耳力何其惊人,自是将后面村民的窃窃私语听之入耳,有些疑惑。

  她本修仙之人,常见观气之法自是娴熟,远远便见这村子一股煞气与怨念直冲天际,其中又有无数青光暗藏,当是福相,故而有些疑惑,便想一探究竟。

  走了数十步,女道士眼前便见一个茅屋,孤孤单单的坐落在村子一角,不大不小,有些破旧,房顶的茅草稀稀薄薄的一层,一眼便知道这户人家堪称清贫,只是门前干净,不见灰尘,当是一雅士所居,与寻常村民房前泥土遍地、牲畜屎尿截然不同。

  或许是这一行人动静太大,那屋里忽然走出一小丫头,约莫十二三岁,粗布淡蓝衣裙,几块破布破料但还算样式新颖,有些奇巧的补丁打在裙裾下摆,一头乌黑长发颇是浓密,但却乱糟糟的随意披着,也未盘梳,那一张稚嫩小脸板得阴沉,抿着嘴唇,眉目间还有一股莫名怨气,正冷冷的看着站在自家门前的女道士和村民,

  女道士冲着这小丫头道:“小妹妹,你家长辈可在,我有些事想与他商量。”

  小丫头冷冰冰道:“你问我娘么?”

  女道士道:“然也,令堂可在屋内?

  小丫头冷笑一声,忽然手指着那些村民,道:“你问我娘在哪儿,我娘在他们这些人身后呢,哈,我就看着我娘一会儿趴在你身上,一会儿骑在你身后,还有你,我娘正往你身上爬呢,你不是就盼着么,啧啧,只是我娘身上还滴着水,你有没有觉得身上冷?”

  这小丫头的话妖异诡秘,怨气冲天,又把小手连连指向那些村民,被她指着的人纷纷一脸惊骇,不由得后退一步。

  “你乱说什么?你娘年前自己不小心落了水,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对,是她自己不小心,你别在这里装神弄鬼来吓我们!”

  “正好这女道士也在,干脆就请她看看,这丫头是不是什么妖怪,克死了爹娘,还倒打一耙说是我们害的,整天拿鬼呀什么的来吓我们。”

  “女道长啊,我跟你说呀,这丫头生下来就是个扫把星,你可别听她瞎说……”

  ……

  一时间,七嘴八舌,这些村民纷纷数落这丫头,小丫头也不还嘴,只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

  女道士将村民的话收之耳底,好半天才从这些乡下咒骂中听出个始末。

  原来这丫头出生之时,天有星崩,划过她家门口,正焦急等待孩子降生的她爹不知怎么就摔了一跤,偏偏还一头着地,顿时一命呜呼。

  说起来奇怪的是,他家门口没有台阶,没有石块地坑,她爹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摔倒?

  接生了这小丫头的产婆,抱着小丫头出门就要给她爹看看,谁知刚推开门就见得一具死尸,和满地鲜血,直吓得魂不守舍,差点把怀里的小丫头给掉地上。

  喜事变丧事,这小丫头自然被人诟病是克死了她爹,幸好她娘并不嫌弃她,一个人把她拉扯大,甚至卖掉了田,卖掉了房,住进了这茅草屋,靠做些针线活养家度日,孤儿寡母好生可怜。

  俗话道,寡妇门前是非多,小丫头她娘一个妇道人家,模样不仅端正,甚至在整个村子里都称得上是俊俏,村里那些个懒汉光棍自是垂涎三尺,半夜的时候还老有人在门口鬼鬼祟祟的走来走去,一些妇人还经常说道,天还没亮就见到有汉子从她家翻墙出来。

  小丫头渐渐长大,或许是生在了这个糟糕的环境,本来一两岁时还算阳光的小丫头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总是低头思索着什么的样子,浑没小孩子应有的天真烂漫,自是更惹人闲话。

  待到她十岁那年,她娘带着她出门,村里一个有名的闲汉调戏了她娘几句,还动手拍了拍她娘的屁股,她娘倒没什么,羞红了脸拉紧她就要匆匆离开,谁知这小丫头目露凶光,径直回家拿了一把柴刀直接找到这闲汉,趁闲汉不注意,愣是一刀往闲汉腿上劈去,顿时血如泉涌!

  当时只见这小丫头神情狰狞,力气大得不像一个小孩儿,好似中了邪一般,谁若想劝架阻拦,她便把柴刀挥得呼呼作响,纵使成年壮汉见了也要心寒,那闲汉更是吓得屁滚尿流,一瘸一拐,哭喊连天的被这十岁小丫头撵得满村乱跑,

  直到小丫头娘慌慌张张的寻了她,夺下柴刀,也不骂她,只一把抱着她嚎啕大哭起来,声彻全村,凄厉惨绝,似乎要把这十年独自抚养小丫头所受的委屈尽数哭出来。

  而小丫头不哭不闹,只冷着眼一一看向那些曾经欺负过她们母女的人。

  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调戏这寡妇。

  只是同样的,母女俩好像被村里人孤立般,没有人跟她们说话,没有人愿意买她娘做的针线活,似乎要把她俩饿死。

  她娘没办法,只好在外采野菜,下河捉鱼虾,早出晚归,方能活口。天有不测风云,年前,她娘下河的时候竟一不小心摔倒在河里,一头撞在河底碎石上,魂归西天,在旁许多汉子妇人,没有一个上前收尸,也没人告诉小丫头。

  直至深夜,小丫头见她娘久不回家,出门寻找,才在河间发现快要泡肿的尸首,她大哭着将她娘就埋在河边一处角落,第二日,满村的人就看着这小丫头十指满是淤泥血痕,周身狼狈的站在村口,哭肿的眼睛就直勾勾的盯着村子。。

  从那以后,全村人就好像生活在小丫头仇恨的目光中,总觉得这小丫头恨不得杀了所有人,偏偏没有人敢再去欺负这个随时可能发疯的小丫头。

  这女道士听了这段往事,若有所思,见这小丫头还是站在那儿一脸的杀气,叹口气道:“既然你在世间再无依靠留恋,不如你跟我走罢,我带你寻仙访道,求长生,觅飞升。”

  谁知这小丫头眼中忽然一亮,继而冷笑一声,不客气的问道:“能让我娘复活吗?”

  女道士摇摇头,道:“自古人死魂消,若没有大神通大手段,凡人哪里可能复活?”

  小丫头闻之沉默了一下,又抬起头不信般向着这女道士问道:“难道修仙的人也不能让死人复生?难不成这世间就没有阴司地府,没有六道轮回?”

  女道士眼中流出一丝疑惑,反问道:“阴司地府是什么?六道轮回又是什么?”

  小丫头眼中失望之色显而易见,她又看看那些村民,满是恨意道:“那是否可以修成神通,把这些见死不救,欺负我娘的人都杀了,为我娘报仇?”

  四周村民又是骂声四起。

  女道士还是摇摇头,一口否认道:“我琅琊剑阁以剑求长生,下剑斩匹夫,中剑立国土,上剑决天道,既入剑阁,当以无上天道为对手,这些凡尘俗子岂能再肆意杀戮!”

  小丫头转身回门,“砰”的关上,竟是再也不理会这位可能是给她带来这一辈子最大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