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仙途 第十九章 弃剑
作者:撒家小哥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落湖很大,湖边景色唯美,不过此时这些学生没有任何心思去欣赏,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碧的,人却是崩溃的,但几乎所有人都在坚持,其中方石也在,这对他而言太过简单,他的身体素质可以比得上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了。

  有人累的瘫软在地上,有人还在继续奔跑,这些人大多是书生,身体素质远远比不上那些即将参加文试之后武试的人。这个时候陈寒鼎正跟方石说着几天后武试的事。

  “武试的人也要进书院?”方石诧异的问道。

  “不仅要进入书院,而且还会跟我们一块上课,并且三个月后还有考试,达不到书院要求的人会被淘汰”陈寒鼎皱着眉头道,心想方石怎么连这些都不知道。

  方石闻言有些惊讶,继续向陈寒鼎打听关于书院的事。

  玄舍的学生被教习罚跑十圈落湖的事很快在书院传遍,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放学离山,但玄舍的还在拼命的奔跑在道上,惹来其他教舍的人幸灾乐祸。

  “还好我没分在玄舍,哈哈哈”

  “这教习也太严厉了吧”

  “你看,好多人跑不动了”

  对于这些声音,玄舍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只能低着头奋力奔跑,不过也有人仗着背景来历并没有参与进去,这些人大多都是贵族子弟,其中就有户部尚书侄儿。

  落日渐斜,整个落湖只剩下玄舍的人,渐渐的有部分人完成了十圈,拖着疲惫的身体隐入林中小道,而方石也终于完成了十圈,然后跟陈寒鼎打了一个招呼便匆匆离去。

  西路长街十三巷,墨府草庐内,方石拿着一本书在蜡烛光下阅读,一只小黑狗在旁边跑来跑去玩耍,方石微微一笑,突然想到了什么,抱起小黑狗便出了草庐,朝墨府后山而去。

  星空璀璨,小路寂静无声,方石朝昨天那个洞府而去,他似乎对那里很感兴趣。

  再次来到那山洞,方石把小黑狗放下,然后仔细打量起这里来,山洞并不是很大,里面没有阴冷阴森,反而很温暖,并且生长着一些植物爬在洞壁上,很普通。忽然,方石眼睛一亮,并轻咦了一声,那植物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他走近一看,发现在角落有一把剑,刚才正是这把剑反光。

  方石拿起剑沉甸甸的,上面没有一丝锈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丢弃在这里,而就在这时小黑狗突然叫了起来,他转过身一看,发现小黑狗正在刨土,位置正好是埋葬腐烂棺材的地方。小黑狗越来越兴奋,嘴里呜汪的同时不停地刨土,土质很松,很快就被小黑狗挖出一个小坑方石连忙阻止。

  小黑狗被方石强行抱在怀里,然后放在一旁,最后将那小坑埋了,拿走了那把被遗弃的剑便离开了。

  草庐内,方石仔细的打量着那把剑,很锋利,上面没刻纹,无字,很普通但是很不一般,而小黑狗却躲得远远的,好像很怕那把剑,方石笑了笑,不去理会这些,熄了灯便睡去。

  第二日,天落之府山脚的书院,教舍公示栏里贴出了一张布告,七人被逐出书院,而这七人正是昨日未完成惩罚的人,上面赫然写着户部尚书侄儿的名字。

  人群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待会闹出什么事来,毕竟这七位都不是普通人。

  “方石,你跟庆府小公主的事怎样了?”陈寒鼎靠了过来,似乎一点也不把这布告的事放在心上。

  “我明天去庆府”方石如实答道。

  陈寒鼎立刻兴奋了起来,连忙道:“记得通知我,一定啊”

  方石古怪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轻轻点头。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怒起:“真当书院是这群教习开的了,我们不服!”

  原来是被逐出书院的那几人到了,此刻一脸怒容,很快就炒成一团。

  一位教习站了出来,淡漠道:“教习的规矩就是书院规矩,半个时辰之内卷铺盖走人,否则以擅闯书院请出去”

  这位教习并不是肖姓女子教习,说完话便走了。

  但是这七人并不信,在那里大声嚷嚷了起来,而陈寒鼎等人却像看白痴一样的眼光看着那几人,书院是什么地方?这是圣地,就算皇帝老子来了也得恭恭敬敬的,不属于世俗,不归朝廷管,超然世外,别说你是户部尚书侄儿,就是太子陛下来了也得规规矩矩的。

  钟声响起,那些看热闹的学生纷纷走进教舍,而那七人也想进去,不过被扫地的一位老妇人拦住,被几扫把刷了出来,就像是在清扫垃圾一样。

  户部尚书侄儿王维周愤怒地涨红了脸,然后愤然一甩袖而去。其他几人迟疑了一下也跟着离去。

  ……

  玄字教舍,一位教习走了进去,一声儒雅气质,年纪不大,微笑看着学生,从衣袖里拿出一本书,道:“今天上的课是说儒,有人知道什么是儒吗?”

  满座寂静,然后有学生站起,道:“礼乐仁义”

  四个字,教习微微点头,继续看着众学生。

  又有人站起,回答道:“儒即是道,道为中道,遵德、厚生、尚礼”。

  教习点头不语,继续望着众人。

  没人站起,因为这两人已经回答够好了。

  方石起身,道:“儒就是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满座惊讶,纷纷抬起头看着方石,教习也微微惊讶,微笑看着方石,问道:“回答很好,只是先生我有些不解,格物致知为何?为何列在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

  方石微微沉吟,道:“格物才能后知,格物就是分析探究事物原理,然后得到学问”。

  先生点头,微笑示意方石坐下。

  “他们三人都回答的不错,特别是第三名学生,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很好,仁礼乐义这些都是大圣贤者提出的,一般来说你们学习的就是这些,但是,这里是书院,那些知识我不会教授你们,藏书楼里数十万册书籍,你们自己能看懂。书院要教你们的是革新,也差不多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革新就是去发现,去理解,甚至动手去实践。儒学不仅是学习前人留下的学问,也就是知儒,这是基本的,然后是找到自己心中的儒,这要你们自己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