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仙途 第二十八章 祭山
作者:撒家小哥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等到路颜回到大师兄的山谷处,所有的师兄师姐都已经到了,他见怪不怪的躺在草地上看着这群奇葩。

  “很好,大家都到齐了,都坐下,开会”大师兄一身白色长袍,温和的看着众人道。

  “半个月之后山里会举行登山仪式,各位师弟师妹务必在半月之内将所有阵法布置好”大师兄继续道。

  几乎所有师弟师妹们都颓丧着,知道这半个月又要忙来忙去,自己的功课又要落下,不由得有些抱怨的看着大师兄。但大师兄毕竟是大师兄,没人出言反对,都答应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半个月后都把三院统一的服饰穿好”大师兄看着众师弟师妹,有的衣服破烂,有的不知多少时日没有洗漱,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道。

  “大师兄,听说你得了一本棋谱,快拿来师弟一观”终于,痴迷棋道的那位十师兄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大师兄眉头一皱,视线转向躺在草地上的路颜,路颜这个见势不妙,站了起来眉开眼笑道:“师兄,师弟突然想起要去儒院给人砍柴,这就去了”。

  说完,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山林里。

  大师兄摇了摇头,眼前这些师弟师妹那火热的眼神像是盯着一块肉看着他,自己只能尴尬的脸红,咳嗽一声立马严肃道:“只有你们把老师交待的功课我才会把那些东西给你们,不要再提此事”。

  众师弟师妹幽怨的看着大师兄,委屈的不知所措。

  路颜欢快的走在山林中,心里窃喜,这群师兄师姐还是一样好骗,心里叹道这群家伙要是哪一天下山,那不得被别人骗的什么都不剩。

  ……

  方石考了六门甲上的消息在书院飞速的传走,加上与云喜公主有关系,方石的名气迅速上升,不再有人小看他,很多世家子弟都热情的过来打招呼,并抛出了橄榄枝。

  作为当事人的方石很有礼貌的婉拒了,然后一个人下山,心里对考了史无前例的六门甲上丝毫没放在心上,想的都是半月之后的上山,那才是真正的出世之地,为了将军府的冤案,他必须上山入院,这样才能习得修行之法,然后为将军府几百口人报仇。

  齐王乃是一名合道修士,这段时间方石已经把所有与将军府惨案有关联的人查的清清楚楚。合道修士在整个天府帝国乃至整个大陆都是顶尖的大能者,要想击败几乎不可能,他对仕途无兴趣,就算当上当朝宰相也奈何不了,要杀他,只能光明正大的去挑战击败他,这是唯一办法。

  修行之法世间不可见,要想修行,必须选择出世之地,而现在机会来了,不仅是能修行的出世之地,而且是世间最神圣之地,所以方石很兴奋,也很紧张。

  没有任何人打扰的方石回到南长巷,三个月的时间,那条小黑狗也已经长大了不少,很有灵性,一直陪伴着方石,让处在寂静冷清院子的方石很是欣慰。

  利云空很少再来,也没有人再来打扰他的生活,出奇的平静,方石知道,那是那位皇子对自己示好,但对于这些他依旧不关心,不想卷入党派皇室斗争。

  修行,除了修行,方石无所想。

  每天的泡澡方石都不落下,先生依旧没有踪影,每个月方石都会从自己写书所赚的钱里面分出一大部分寄给阳城关外的村民们,同时寄出的还有信,大多是问先生回来了没有。

  ……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终于,天落之府祭山仪式开始,名义上是祭山,实际上是三院对全天下年轻人的挑选。

  众一品大臣到了,六部尚书,宰相去了,齐王去了,云亲王去了,相王也去了,皇帝陛下也亲自到场。

  规模宏大,非处高官要职的人没有资格到场,其中就有管理帝国修行者的修道监察部几位大佬。

  “祭天仪式开始,请陛下登台”一个尖尖的嗓音响起,皇帝陛下走到书院后一片广阔草地处,一条宽阔的石板路通向不知尽头的大山,山路前有一座古朴的高台,平日里那里是禁地,没人看得到那里的虚实,今日显化出来,高台上有一尊大鼎,鼎里烟雾升腾,皇帝陛下对着大山先作揖,而后走上高台把点着的香火插入鼎中,所有人朝大山礼跪。

  礼部户部人员开始祭祀,一切完成之后皇帝陛下退台,空旷的草地一览无余的空了出来,不多时,有两人从山路悄然而下,众人激动兴奋的睁大了眼睛,但是无法看清那两人的模样,似乎眼前有什么遮挡一样。

  那两人站立在高台之上,声音不知从谁嘴里发出:“祭山仪式完成,开始登山”。

  说完,礼部官员安排登山,山路突然消失不见,只见路口,不见婉转的山路。

  众人大惊,但无人有怯意。

  方石握紧了拳头,看着同窗们一个有一个走到路口消失不见,有些紧张。

  “不知今年有人能上山,山上很多年没有人上去了”皇帝陛下自语。

  “今年星象异常,天下将乱,必有应兆者,想来今年会有人能到山顶”祭星台的一位老人轻声道,他站于陛下左侧,身份特殊。

  皇帝陛下点头,静静的看着一群年轻人上山。

  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走这条山路,山上下来的那两位高人会告知能否登山,最后有资格的才五十多人。

  方石走到山路口,里面他清晰的看到了一条山路通向深处,没有等那两人判断,他就忘我的走进了山道口,那两人微微惊讶,然后点了点头。

  这五十多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有人半路迷失,有人沉迷一路的幻境,还有人走进死胡同,各有各的经历,但就是绕着山转,无法登上去。

  五十多人都不是简单普通之人,终于有人发现自己走出来了,然后看到一条山道,迈步而行,但堪堪几十个阶梯,最终无法再前进分毫。

  走出第一道幻境的人只有三十六人,走的最远的却只是止步半山腰,但有一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