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悲风 第三十五章 故人重逢
作者:陌上楚笙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一日,李爽闲来无事,决定去山中打猎,在昆明市效的破庙度过的一段生活虽然清苦,却是逍遥自在,无人管束、无甚压力,也培养了他打猎的极大兴致。这一天,他悠闲地策马前行,马背上挂着刀、弓箭等物,不一会儿,就来到应天府城郊的金陵山山脚下。只见前面有一中年妇人带着一个约十一二岁的男童,缓缓前行。路过他们身边时,似乎听到了隐隐的哭声,李爽不觉放慢了脚步,投眼望去,可不是,中年妇人与男童都哭得很伤心,男童一边哭一边说:“娘,娘,你不要不要我啊,不要丢下我。”

  李爽心下奇怪,就翻身下马,问道:“这位大嫂,你们哭什么呢?”

  妇人啜泣道:“小兄弟,你有所不知,我家男人在这山上采石时被石头给压死了,如今连掩埋的钱都没有,我家还有另外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我如今只能卖了这个大的,换些钱去掩埋了孩子他爹,另外三个也可勉强度日一段时间,呜呜……”

  李爽看着眼前这对可怜的母子,想起了自己父亲去世后,他与哥哥相依为命的情景,失去了家庭支柱的家,随处面临着解体的风险,眼下,即使这妇人卖了这孩子,对于他们那个家庭又能有多少帮助呢?李爽轻轻地问道:“大嫂,你想把这孩子卖到哪里去?”

  妇人抹了把眼泪,说:“但凡有人要,给我些钱,我就卖,孩子他爹已经在家停放了三天了……”

  “那你想要多少钱呢?”

  “我,几两银子就可以吧,我也不敢奢望太高。”妇人说。

  “这样,我给你十二两银子,你就不要卖这个孩子了。领回家去,好好过日子,好吗?”

  妇人拉着那孩子,“扑通”一声跪下,一边叩头一边说:“恩人呐!好心的恩人呐!您一定会得到菩萨保佑的!”

  李爽拿了十二两银子给妇人,准备转身就走,这时,妇人叫道:“恩人,请等一下,我这孩子,本来是要卖的,如今即使领回家去,我也很难养得起,家里还有三个小的呢,我想让这孩子跟恩人您走,让他供您使唤,你看可好?”

  李爽犹豫了一下,这好几年来,他都是一个人生活的,习惯了独来独往,如今真多出一个人来,还真不习惯。

  正踌躇间,又听妇人说道:“恩人,就请你行行好,带他走吧,我也不希望这孩子跟着我活活饿死呀,让他随了你去,好歹还有碗饭吃。”

  李爽无奈,迟疑了一会儿,说道:“好吧,就让孩子跟我走吧,如果他想家,还可以再回去。”

  妇人欢喜地谢道:“大恩人,太感谢您了!但求你给这孩子一碗饭吃,没有别的要求了。”

  于是,李爽携了那孩子,牵了马,慢慢往前走。

  李爽边走边仔细端详着这个孩子,男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眉目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心下不由升起一阵欢喜,便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孩子道:“我爹娘都叫我强子。”

  李爽又问道:“你姓什么呢?”

  “姓钟。”

  “哦,钟强,好名字啊,我叫李爽。”

  “公子,感谢你今天给我娘钱,又收留我。”

  李爽吃了一惊,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称呼自己为公子,他摆了摆手说,“我也是穷孩子出身,你叫我哥就好了。今后你跟着我,咱们也是相互照应一下,没必要那么拘礼的。”

  这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哈哈,真是好心肠啊。”

  二人吓了一跳,这深山老林的,谁如此放肆的笑呢?

  在回头的一刹那,在一棵老树下,他看到了一张久违的脸,那一对长长的如蝴蝶翅膀般扑闪着的长睫毛下,那双别有风情的蓝眼睛正闪烁着惊喜的光,可不正是阔别已久的雅若?

  雅若开心地奔跑了过来,一下子紧紧抱住了李爽,打小儿受传统儒家教育的李爽,面对如此夸张地表达感情的雅若,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忙掰开雅若的胳膊道:“雅若,你怎么在这里啊?”

  雅若开心地说:“是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李翼,我可算是找着你了,你不知道,我找你找得多辛苦。”

  李爽笑说:“我也很想念你,不知道你这几年过得可好?

  雅若道:“自听你嫂嫂说你来应天府,我就多次来应天府,四处寻你,可是始终不见踪影,不想今日竟然在这深山之处见了你。”

  “是呀,真是无巧不成书,我今儿个是到山中打猎来了,没想到,竟然在此遇到故人。”

  雅若微微弯腰,一双眼睛弯弯的,含情脉脉地看着李爽:“几年不见,你真是成熟了好多,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小子了?”

  李爽被她盯得脸上发烫,“哦,是吗?我自己感觉没有什么变化呀。今天我是出来打猎的,刚才在路上收留了这个钟强,钟强啊,过来见过雅若姑娘,这是我的老朋友啦。”

  钟强走过来,恭敬地行了一礼,雅若向他微笑含首。

  钟强接过雅若的马,一人牵着两匹马,在后面跟着,李爽和雅若二人说说笑笑,在前面走着。

  三人一路向前走,李爽跟他讲了些这两年去安南行军打仗的所见所闻,雅若津津有味地听着。“李翼,几年不见,你成了战斗英雄了。”

  李爽笑了笑,道:“我现在叫李爽了,你别老叫我李翼啊。”

  “好吧,李……李爽。”

  接着,李爽告诉雅若,本来想近期回去把嫂嫂与侄女儿接过来应天府同住的,但是因事耽搁了。

  雅若笑说:“这么担心嫂嫂啊,你这嫂嫂好着呢,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的日子,但吃穿用总少不了她的,你那小侄女儿,随着一天天长大,倒是越发显出美人坯子来了,长大后肯定是倾国倾城啊,不知道会招来多少男人前仆后继、流血争夺。”

  李爽听她说的有趣,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有这么夸张吗?”他顿了顿,看着雅若,真诚地说:“不过,这几年,真是多亏了你,没有你的帮忙和关照,我真不知道如何安顿嫂嫂啊。”

  雅若爽快地笑笑,“跟我还客气什么呢?咱们不也是故交了?”

  “那是,那是,大恩不言谢,我只能把你对我们家的这份好默默记在心里,他日有机会一定回报。”

  “你又来?大男人不要这么啰嗦好吗?”雅若向他抛去了娇嗔的目光,“这样吧,既然你不方便回去,由我来接你嫂嫂和侄女儿过来,这样可好?”

  李爽双眼放光,“真的?那实在是太感激了!”说着就要行礼。

  雅若伸出双手,用力按住了他的手,他看着自己粗大的手上雅若那白皙小巧如葱白般娇嫩的纤纤小手,不觉心中怦然一动,微微怔了怔,过了好一会儿,才略带尴尬地抽出自己的手。

  雅若又问道:“你说你最近有事,有什么事呢?安南不是刚刚征讨完?难道又要出征了?”

  “不是,是有关鞑靼人的事,是这样的,我大明皇帝自继位以来,曾数次派出使臣要求与鞑靼通好,可“北元”鞑靼领袖鬼力赤却一概不予理睬,有时还拘留使臣,简直是对我大明的极大蔑视,岂有此理,必须去讨伐他们,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忽然,李爽看到雅若的神情黯淡了下去,关急地问道:“怎么了?我哪里说得不对?冒犯了姑娘?”

  雅若笑了下,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你大概不知道,我就是鞑靼人。”

  “啊?”这个李爽倒真是没想到,他只知道,雅若跟中原人是大不同,没想到竟然是鞑靼的。

  雅若看李爽神情有恙,又带着一种释然的笑容说:“也没什么了,自元朝灭亡之后,鞑靼分为各派,北元与大明之间打打和和,这是我们个人无法避免的。”

  李爽也笑了,“是啊,这是朝廷的事,我们个人无法左右,且不去想这些。”

  这时,钟强突然叫起来,“看,有只野兔!”

  李爽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到“咔嚓”一声响,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把小刀已经将野兔的脖子嵌入树中,鲜血顺着树往下流下来。

  李爽愣了一下神,称赞道:“雅若,没想到你的身手这么敏捷!”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多少感觉雅若的行为有点残忍。